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就是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为社会的繁荣安定服务。实践教育服务理念的核心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重建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以科学客观的教师评价引领教师发展也就成为了实践教育服务理念的关键环节。
基于教育服务背景下教师的能力构成
班级管理能力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学生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教育服务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是参照社会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学生原有水平等因素,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帮助、引领学生得到最大的满足。教师必须加强修炼,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需求。
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上。首先,一堂好课应当提倡单位时间效益最大化。其次,一堂好课应当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育服务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是不断依据学生状况调整教学行为的动态备课过程。再次,一堂好课应当充满人文关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教师不但追求让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
家校沟通能力 教育服务要重视家校沟通。首先,要畅通沟通渠道。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实验小学通过“校讯通”平台反映孩子的情况,每学年印刷家校联系卡片给家长。其次,要培养与家长沟通的语言技巧。再次,要善于向家长解释教学培养策略。我校每学期都给家长印发《作业设置和批改要求》,明确了学生该怎么预习、怎么写作业,明确作业的不同类型。最后,要把家长视为教学资源。教师不但要经常征询家长对教学和管理的意见,还要尽量引领家长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我校尝试开展“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活动,很多家长就能自觉做孩子的示范,与孩子一起读书。
基于教育服务背景下教师评价的特征
基于教育服务背景下的教师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师评价。
兼顾各方利益的多元评价主体 教育服务时代的学校,办学质量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教师评价的主体必然是兼顾各方利益的多元主体。围绕教育服务,我们很容易找到教师评价的五个主体:家长、学生、领导、同行和自身。
“五维评价”标准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实行对教师的“五维评价”,即学生是否喜欢、家长是否满意、领导是否称心、同行是否佩服、自我是否认同。并给不同的等级指标赋分,将评价结果进行量化汇总。
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目的 教育服务背景下的评价功用,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基于教育服务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实施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教师自身围绕“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家校沟通”三个方面的能力和效果进行总结,陈述亮点,自我评议。
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学校的公开课、校本教研活动、相互检查督导等是教师相互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随机抽取学生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高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反映,主要是评价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基本的专业人格、基本的职业操守。
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主要通过发放意见征询表或家长会的形式进行,侧重于教师是否较好地履行服务承诺,对待家长的态度等问题。家长的评价意见统计一般只应该反馈给教师本人,因为数据横向比较缺乏依据。
领导评价 领导对教师的评价重点在于对其他评价结果的综合和审核,重点评价教师的职业行为是否符合学校的主流价值观。
“教育就是服务”理念是教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思想基础,体现教育服务内涵的教师评价制度也必将促进教师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实验小学)
基于教育服务背景下教师的能力构成
班级管理能力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学生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教育服务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是参照社会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学生原有水平等因素,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帮助、引领学生得到最大的满足。教师必须加强修炼,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需求。
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上。首先,一堂好课应当提倡单位时间效益最大化。其次,一堂好课应当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育服务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是不断依据学生状况调整教学行为的动态备课过程。再次,一堂好课应当充满人文关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教师不但追求让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
家校沟通能力 教育服务要重视家校沟通。首先,要畅通沟通渠道。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实验小学通过“校讯通”平台反映孩子的情况,每学年印刷家校联系卡片给家长。其次,要培养与家长沟通的语言技巧。再次,要善于向家长解释教学培养策略。我校每学期都给家长印发《作业设置和批改要求》,明确了学生该怎么预习、怎么写作业,明确作业的不同类型。最后,要把家长视为教学资源。教师不但要经常征询家长对教学和管理的意见,还要尽量引领家长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我校尝试开展“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活动,很多家长就能自觉做孩子的示范,与孩子一起读书。
基于教育服务背景下教师评价的特征
基于教育服务背景下的教师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师评价。
兼顾各方利益的多元评价主体 教育服务时代的学校,办学质量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教师评价的主体必然是兼顾各方利益的多元主体。围绕教育服务,我们很容易找到教师评价的五个主体:家长、学生、领导、同行和自身。
“五维评价”标准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实行对教师的“五维评价”,即学生是否喜欢、家长是否满意、领导是否称心、同行是否佩服、自我是否认同。并给不同的等级指标赋分,将评价结果进行量化汇总。
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目的 教育服务背景下的评价功用,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基于教育服务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实施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教师自身围绕“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家校沟通”三个方面的能力和效果进行总结,陈述亮点,自我评议。
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学校的公开课、校本教研活动、相互检查督导等是教师相互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随机抽取学生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高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反映,主要是评价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基本的专业人格、基本的职业操守。
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主要通过发放意见征询表或家长会的形式进行,侧重于教师是否较好地履行服务承诺,对待家长的态度等问题。家长的评价意见统计一般只应该反馈给教师本人,因为数据横向比较缺乏依据。
领导评价 领导对教师的评价重点在于对其他评价结果的综合和审核,重点评价教师的职业行为是否符合学校的主流价值观。
“教育就是服务”理念是教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思想基础,体现教育服务内涵的教师评价制度也必将促进教师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