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材,用好教材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要】以30名0~6岁城市幼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城市幼儿父亲教养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式分析所得资料。研究发现,父亲教养观念投入包括育儿观、角色观和对幼儿发展的期待三个方面,父亲教养行为投入包括教养行为方式与内容两方面,个体因素、母亲角色、幼儿特征、社会环境均会影响父亲的教养投入。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养投入;扎根理论;父亲;幼儿  【中图分
【摘 要】当下“课前小研究”“前置性学习”等“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日趋流行,课堂也确实变得热闹,但这样的课堂怎么备课却成为了教师的一个大难题。因此,教师如果注意备课的几个关键处,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这些关键处分别为:备“合理却不规范”的知识处,备“数学知识网”处,备“儿童的个性化理解”处。  【关键词】先学 规范 个性化理解 数学知识网
【摘 要】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对数学云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合”知识,实施单学科综合化教学;“合”活动,实施跨学科综合化教学;“合”主题,实施超学科综合化教学。构建“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学科育人功能,以教材为素材,以综合理念为指导,让学习、生活、技术高度关联”的课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课程综合化;云课程教学  学校实施一周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教
设计思路:   身体移动是指独立和安全地将自己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是身体在空间上移动的技能。身体移动时需要运用视觉、听觉、本体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自己身体和环境中的各种信息,通过调整自己的步态以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各种感知觉能得到发展和完善。大班初期,幼儿已经具备身体移动所需要的平衡、协调、力量、耐力、灵敏等基本素质。基于此,我们利用“棋盘”编制游戏,创设“下战棋”的游戏情境,让幼
新冠肺炎疫情像雾霾一样笼罩了2020年的新春,翘首以盼的开学迟迟未来,我们只能宅在家里。疫情虽然隔开了我们与孩子的空间距离,却隔不开我们的心,我们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我们是教师   今年的寒假特别长。孩子们宅在家里肯定不习惯。不少家长表示很难管住孩子,希望教师能多提供一些教育资源。我们想,这时候向家长提供一些亲子游戏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上网搜集素材,发现网络上关于幼儿游戏的素材虽然很多,
【摘 要】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以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1.引导观察典型事例,初步建立空间观念。2.加强直观教具操作,提升空间观念。3.强化多样活动应用,深化空间观念。4.把握形体特征,提高空间观念。5.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深化空间观念。  【关键词】低年级 空间观念 培养策略 认识图形  “空间观念”是《义
【摘 要】小学生的“已知”,往往只是表面的“已知”。他们对这个结论是如何生发的,并没有深入思考。另外,个别学生的“已知”,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已知”。因此,教师只有深入分析学生“已知”背后的“未知”,深度挖掘学生“想不到”的东西,才能生动演绎数学课堂的别样精彩。  【关键词】巧妙设问 另类测量 顺学而导  学生都“知道”了,课该怎么上?这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经常遇到、倍感纠结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顾志
【摘要】职业决策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上海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准备、生涯规划等是产生择业意向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不同高校的学生在择业意向上存在显著差异。针对研究结果,研究者建议: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实践对学生职业认同的关键作用;建立生涯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单元,内容涉及重叠知识、集合思想。在执教过程中,笔者基于学生经验,立足学生视角,多次修改情境问题,力求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教材情境呈现及问题分析  (一)教材情境呈现  (二)問题分析  教材情境中呈现的学习任务要求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用韦恩图来理解并表示各部分的意思,感悟集合思想,难度偏大。同时这个问题情境没有立足于学生的视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师有舍身救助学生的义务吗  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首次将“保护学生安全”一条列入其中。网民曾就教师法与道德条例实施细则进行大讨论,普遍认为这是“范跑跑事件”的一大“贡献”。  记者王鹏在《时代周报》发文:范美忠曾将逃跑的理由归纳为:第一,他没有接受过逃生训练,在地震的那一刻,出于本能逃走;第二,他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一样宝贵,老师有救助学生的义务,但是老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