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出人物的语言风采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导读】


  “言为心声”,语言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人物的语言描写就是写出人物说的话,写出符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性格等特点的语言。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技法揭秘】


  技法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请看下面的例子。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旁边一个戴乌纱帽的县官,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 ”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 这时,正好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是读书人,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技法二:语言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人物的语言,虽然不多却生动而有个性,如,“我”蹲在石架上,听到杰利和父亲的声音时:“我下不来!”“我”啼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稚气十足的几句话,把身处险境极其恐怖的感受传达得十分准确洗炼,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如,习作《石碾子之歌》中司机太太的一段话:“我嘛,你们看,蒸了点山药面窝窝,趁热来轧成片,回去切成丝,浇上点酸菜汤,比那白面好吃多了,等会儿,你们都去享享口福啊!”此句语言既是对石头大娘的“反唇相讥”,也从侧面赞美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技法三:语言描写要个性化。
  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一段对话:“别装傻!”孙侦探的眼盯住祥子,“大概你也有个积蓄,拿出来买条命!我一个月还没你挣的多,得吃得穿得养家,就仗着点外找儿,跟你说知心话!你想想,我能一撒巴掌把你放了不能?哥儿们的交情是交情,没交情我能来劝你吗?可是事情是事情,我不图点什么,难道教我一家子喝西北风?外场人用不着废话,你说真的吧!”同学们肯定对这一段对话比较熟悉,也许很多人都会痛骂这个侦探,一个生活在管理阶级最底层的人也会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最痛苦、最悲惨的人群勒索,这样一个赤裸裸的敲诈、明抢、恶劣的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习作《宿舍,我们的天堂》中的一句话:“元旦节上,你定要给全班同学唱个够,不然屁股切八块。”班主任很会说话,一句幽默风趣的话把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这句话出自老师之口就非常得体。
  要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平时应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不光要听清人物说话的内容,还要留心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声调、语气、习惯、用词,观察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以及相伴随的动作,这样才能使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

佳作展示


  宿舍,我們的天堂
  李 智(河北省平山县岗南中学(初一)4班)
  我喜欢腾格尔的歌:我的家,我的天堂!我更喜欢我自己的歌:我的宿舍,我的天堂!
  “下课铃响人人急,直奔宿舍速度极。欢乐不已上床去,进入梦乡笑嘻嘻。”这是我们男生宿舍都通晓的趣事。
  熄灯前,宿舍里小明唱了一句“我将如何……”正合我意。我便接着唱:“存在。”汪峰的歌我老喜欢了。宿友们都把目光投向我。我忽然一提:“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宿舍里顿时鸦雀无声,我躺着问:“怎么了?鼓掌呀!”小刚紧张地小声说:“别唱了,有情况。”我翻身抬头一看,Oh my god!我的上帝!一个健壮威武的身躯出现在了我眼前,原来是班主任!班主任笑嘻嘻地对我说:“元旦节上,你定要给全班同学唱个够,不然屁股切八块。”大家哈哈大笑。我脖子缩了一下,用被子把红着的脸捂了起来,心想:我完了!唉!“乐极生悲呀。”小明在一旁幸灾乐祸。我假装愤怒地向小明挥挥拳头,这时,铃响了,我们怀着刚才的欢笑进入了梦乡。
  “走进宿舍忙扮俏,拿上镜子左右照。看看我的酷发型,杰伦见了也害臊。”这是本宿舍的打油诗。我们宿舍有八名帅哥,都喜欢扮酷,小刚故意对小明说:“你脸上的青春痘怎么又多了?”小明灵机一动反驳说:“我感谢我的痘痘,因为是它让我知道青春的存在。”我故意一声怪叫:“啊!天呀!我脸上怎么长了斑?”大家呼啦一下围上来。一声柔和的声音:“太漂亮啦!简直美若天仙,今夜无眠啊!”“哼,娘娘腔。”“看我多像周杰伦,双截棍,哼哼哈嘿……”纸做的双截棍,啪!掉在地上,哈哈哈……好不快乐!
  “端着饭盆来冲刺,宿舍聚餐真惬意。几种炒菜虽然少,简简单单也可以。”铃声一响,直奔食堂,百米冲刺,毫不夸张。“留心点,值班老师在维持秩序。”“西红柿炒鸡蛋,一份。豆角炒肉,两份。”哇!好胃口呀!“来,会餐。”宿舍里饭菜飘香。“瞧,你的吃相,难登大雅之堂。”这位甩开腮帮子,狠咬一口:“你懂什么,这叫张扬个性。”“喂,给我留点,好几天没吃荤腥啦。”“瞧你,都赶上弥勒佛了,还不吃素!”“哇噻,你头上长菜花了。”一位认为沉默是金的舍友,眼睛始终不离饭盆,专心致志地吃饭,以至于舍友们把菜放在他的头上……哈哈哈,风卷残云之后,各自打着嗝,散开了。
  快乐的宿舍,宿舍的快乐,我爱宿舍,我的天堂!
  石碾子之歌
  王润萍(河北省平山县二中 7年级(2)班)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村头的石碾子骨碌碌、骨碌碌地唱着欢乐的歌。这盘石碾子可是改革开放以后,特意保留下来的“纪念品”。磕黄豆的、碾粉条的、碾花椒面的、推黏米面的……一个脚跟刚挪开,一个脚尖就又插上了。听吧,“三个女人一台戏”,妇女们的谈笑声差不多要抬起碾子了。
  石头大娘端着一簸箕磕好的黄豆刚挪开碾边,迎面巧姑奶奶和她的孙子就端着一筐子粉条颠儿来了。她把粉条往碾子上一倒,听吧,咯吧、咯吧一阵响,长长的粉条顿时就成了碎块块。
其他文献
暖红是温暖的红,是浓酽如酒的色彩,也是一种明媚温煦的感觉。  曹雪芹偏爱暖红,常以暖红映衬人物。《红楼梦》里刚进府的黛玉所见到的表哥“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一回再来时,已换了“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厚底大红鞋”。暖红,把宝玉衬得光彩而温暖。黛玉赴稻香村议诗,外罩“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脚蹬“红香羊皮小靴”。那鲜艳的红妆在素雪的辉映下,飒飒如一树雪中红梅。读红楼,看红妆,纸页间一片暖红。
霜天晓角·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  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唯有月。  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萧泰来,字則阳,一说字阳山,号小山,临江(今四川忠县)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又曾为御史。著有《小山集》。存词二首。  这是一首写梅的佳作。是作者自况之作。梅花是一种极有个性的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优秀的人对话”。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这样一个人的知识才会增长,比如:好词好句多了;写作文好写了;考试不用愁了;跟别人斗嘴谁都会输了等等。  有一次,下课了,我正津津有味的看着《100分作文大全》。“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这节课是音乐课,我还在看《100分作文大全》,突然我听见同学们嘻嘻哈哈的朝这边看,我心想:咦?他们笑什么?我有声么不对劲吗?不管了!看书要紧!我听见同学们的
之所以想读这本书,是因为历史老师在讲毛泽东人物评说时推荐了它,说它是“伤痛文学”之中的代表作。  “悲剧是把最美的东西砸碎了给人们看”,正因为如此,让我对它本能地有些逃避。但在内心深处,我又对这样的痛有一丝渴望:每次因痛彻心扉而攥紧的拳头松开之后,当蒙眬了双眼的泪顺着脸淌下来之后,总会获得一种深沉的快感,那是一种在被一棒子打蒙之后逐渐清醒时,心灵平静而有力地律动,是一种脱胎换骨般的洗礼,苦中方为真
经炀帝行宮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这首诗借咏隋炀帝行宫,讽喻时政。全诗共八句,句句是即景,句句含深意;景真、情长、意远。  开篇以反诘句陡峭而起:“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此地”指炀帝行宫。隋炀帝在此玩美女、杀无辜,极尽荒淫残暴之能事。但曾几何时,一个广袤
【摘要】一篇文章寄托了作者的写作情感,在心情浮躁时读起《边城》,能够让人在喧嚣的环境中感受一丝别样的静谧。关于沈从文,一位用自己的血肉文字为读者构建出一个美好的世界,尤其是在《边城》这部小说中,将湘西世界生动形象的还原,进一步突出湘西边城这一亮点。在《边城》这部小说中,对于景色的描写是十分温柔的,所描绘的边城天空始终带有一抹含羞的淡紫色烟雾,小河潺潺细水,在无形中将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洗涤干净
快递公司包裹分拣中心,成千上万的包裹堆在那里等待分拣,在工作平台上,几百个智能分拣机器人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它们托着包裹,迅速运行,到达指定位置后,准确地把包裹倒入分拣口,打包運走。  你是不是被这样的场景震撼了呢?这不是电影,这是义乌申通快递的分拣中心。  所谓的“快递分拣”,就是把需要快递出去的包裹,按照到达的目的地进行归类整理,以便快递公司打包运输。之前,这项工作一直是由人工完成的,由于包裹
“东西南北”对联二则  古人在对对联时,常常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嵌入联中,既显文采,又靠智慧,于是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对联故事。下面就列举二则,与大家一起品鉴。  刘凤浩巧对乾隆  刘凤浩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探花。他考中探花后,乾隆皇帝当面试他的才学。乾隆皇帝出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刘凤浩略加思索,吟出下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君臣一上一下,对成此巧联。
黑马!又见黑马!  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  27岁的切默季尔,肯尼亚的一名农妇,因此一举成名。  切默季尔的全家都住在山区,她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除了种地一无所长。一年前,切默季尔还一筹莫展,为无法给四个孩子供给学费暗自伤心。丈夫抽着闷烟安慰她:“谁叫孩子生在咱穷人家,认命吧!”  如果孩子们不上
一说起马戏,很多人都津津樂道,尤其是春节期间,一些地方的马戏团仍在城乡巡演,但马戏是怎么来的,很多人不知。其实,马戏是我国传统技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就有“马戏斗虎”的记载。这时期,马戏的技艺之一叫作“骗”,《汉书》注称为“戏马之术”。到唐宋时,马戏已相当流行。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也在皇宫里训练了一批御马跳舞,成为马戏团的雏形。唐玄宗为了把这些马装饰得花团锦簇,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