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关家沟组地层时代、物源及其构造响应

来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h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秦岭关家沟组贾昌沟砂板岩所夹的硅质岩层中发现晚石炭世和晚二叠世的古生物化石;在关家沟组砾岩中所采的花岗质和火山质砾石,利用氩-氩(40Ar/39Ar)法测年所获得的年龄为晚三叠世。对关家沟组物源及其古水流分析,其古水流方向230°-356°,其物源主要来自南东侧活动大陆边缘的碧口岛弧,且秦岭全面碰撞造山期为早中生代。由此,初步推测关家沟组形成时代可能与秦岭全面碰撞造山为同期——早中生代。
其他文献
位于哀牢山-金沙江新生代钾质碱性岩浆岩带南段的玉召块、马头湾和十里村透辉石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为38 Ma、34 Ma和37 Ma,相当于渐新世,属于喜马拉雅期,结合岩石化学
以准噶尔盆地21条典型的地震剖面上的329个取数据点资料为基础,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对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进行了沉降史回剥分析。从回剥的结果来看,盆地的沉降速率在不同时期显
针对传统多聚焦融合中图像局部模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多聚焦图像融合与深度估计方法。通过对不同成像平面位置获取的多聚焦图像堆叠进行处理,得出融合全聚焦(AIF)图像并估计其相应的深度图。利用聚焦度量对经过迭代细化或分割的不规则形状区域进行计算,得到初始的AIF图像并对其进行分割,分析每个区域的空间焦点属性确定是否应将区域迭代分割为子区域。在迭代分割后得到最佳聚焦,从图像堆叠中选择最佳聚
根据断层的上下盘施力方式的不同设计了两组实验,以探讨在刚性边界条件下的半地堑反转构造的变形特点。实验结果表明:(1)在自由边界基底驱动下形成的盆地反转规模较大,刚性边界处
本文根据铅同位素示踪的有关理论和隐伏矿预测的方法,对北祁连地区寒山金矿作了详细的地表野外地质工作和系统剖面采样。通过对相关样品的铅同位素分析和数据处理,对该矿的隐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