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来自学习,发展源于反思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b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始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同样如此,从建国前的注重学校体操教学到建国后的八次体育课程改革,足以显示国家相关部门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视。
  从建国以来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进行的七次体育课程改革,为学校体育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1年开始的第八次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则是在继承前七次体育课程改革的优良传统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诠释中小学体育教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改革毕竟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体育新课程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
  诚然,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问题,而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审视自身的不足,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世界各国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自身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以解决这些问题。[2]从美国SPARK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思路与启迪:
  1. 通过体育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融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偏向于竞技化和程序式的体育教学没有兴趣,因为这种“就教材教教材”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除了能够学到些许运动技能之外,剩下的就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恐惧”与“厌恶”。体育新课程提出通过体育学习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学习目标,而全面健康发展是需要建立在学生获得丰富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自体育新课程实施以来,大部分一线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们开始尝试着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一些与运动技能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种教学依然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未能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SPARK课程中,“红绸舞”和“跑遍美国”两个案例,便很好地凸显了体育教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与其它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跑遍美国”案例中,体育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线路,将学生最“害怕”的田径耐久跑课上得趣味横生,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很多与本国历史和地理相关的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的最终达成。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不妨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将其它学科的知识真正地融入到体育课堂中,让学生既对常换常新的体育学习内容产生新鲜好奇感,激发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又能通过体育学习获得更多、更广泛的其他知识。
  2. 注重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美国的SPARK课程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详细的要求。例如,在他们的教案中,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是否为塑胶场地、室内场地或者草地都会事先有所注明;而对于练习的绳子的长度、课后体育器材的保养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这些问题看起来比较细微,但实际是针对我们日常非常关注的安全问题而言的。这种试图通过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极大地减少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在我国,体育教师的教案也可能会写得非常详细、具体,但与SPARK课程教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我国许多非常详细的教案更多的是在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干预细节,强调对于教学和学习行为的“规定”。对于器材而言,可能我们更多也只是关注上课内容所需要的器材,而很少考虑这些器材的安全性以及课后的维护。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易变因素。因为在课堂上,体育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而不同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思维与行为,即使是同样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时间,其教学情景也可能会有很大区别,体育教师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予以及时改变和调整。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们需要规定教学场地、器材等外界客观的、易于掌控的教学条件,但对于一些需要通过主观判断后才能确定的可变行为不宜做过多的规定。
  3. 设计各类游戏活动,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更多注重的是运动技术的传习,较少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而缺失了兴趣的体育学习必定是空洞乏味的。体育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通过情景化的游戏教学来予以实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规律,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激情。[3]
  在SPARK课程中,体育老师非常注重课堂创新,尽量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如“蛇形”、“伦敦桥”等,这些游戏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了体育活动的乐趣,既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又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再比如在“方阵散射型舞蹈”和“加利福尼亚舞步”中,体育教师借助“风滚草”这种植物的特性,让学生在地面上模仿“风滚草”的旋转动作,使学生通过形象的模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这些游戏活动由于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顺应了孩子们“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真正激发了他们进行体育学习的动力。[4]
  在我国体育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部分体育教师却仍然固守那一些陈旧的体育游戏内容,不管上课的对象是谁,均用几个固定的游戏进行热身,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严重的厌倦心理。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要立足教学一线,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对象自编游戏,使体育课游戏的设计更具针对性。
  4. 更加重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型体育项目的学校体育化
  美国SPARK课程在课程资源的挖掘方面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拓展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以跳绳为例,在小学3-6年级的SPARK课程中,跳绳单元共16学时,教师不仅教授学生基本跳绳动作,还创造性的开发了双摇、摇铃跳、体侧叉腿跳、“X”跳、缠绕跳、360旋转跳等复杂技能。[5]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练习,通过多维度的自主开发跳绳课程资源,形成一套成熟的运动项目教学资源。这种全面的课程资源开发,不仅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创新开发能力。
  新课程呼吁体育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尤其是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要立足本土,着眼实际,将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弥补本地区开展某些运动项目的局限,又能起到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良好作用。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文明古国,民族众多,在传统体育项目方面,有着更大的潜力可挖。[6]如果我们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将各种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加以改造并引入课堂,不但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还能让学校体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轮滑、旱冰、街舞等时尚体育运动已在社会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它们正在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学校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应注意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当改造,使其更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教学。
  5. 加大学生自主性,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美国SPARK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同时还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常常与学生一起锻炼,体验学生的角色,变成与学生无异的学习者。他们除了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进行锻炼之外,还让学生骨干带领同学们一起练习,培养学生的教学与组织能力。另外,在整个体育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非常注意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例如,在“有氧游戏”案例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组成团队,并一起参与活动,各团队想方设法保护自己圈内的沙包不被别人抢走,而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多从别人的圈内将沙包取出。[7]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决策,与同伴一起合作、与对手展开竞争,充分发展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相应的基础。
  体育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舞台。因此,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开放自己的体育课堂,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6. 关注残疾儿童的体育学习
  目前,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残疾儿童的体育学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残疾儿童都在专门的特殊学校就读,只有少数一部分与其他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正是因为数量少,学校和体育教师常常会忽视这一群体。心理咨询工作者认为,残疾儿童的发展重在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残疾儿童更多的活动机会,让他们渐渐适应与普通学生一起进行体育学习,同时也让普通学生学会尊重和帮助身有残疾的同学。
  在美国的SPARK课程强调体育教学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包括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该课程从不同的角度,为残障儿童提供了很多学习条件。例如,为残疾儿童配备专门的体育老师,设计适宜的身体运动,自制有针对性的量表对残疾儿童的身体锻炼进行评价,强调残疾儿童的合作学习与活动参与,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改变游戏规则等。
  虽说在我国有专门的特殊学校供残疾学生接受教育,但仍然有部分轻微伤残和短时间伤残的学生留在普通学校学习,我们常常称之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体育学习,吸取美国SPARK课程的经验,不妨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加强残疾学生体育学习的立法;(2)对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3)开发适合残疾学生的体育锻炼器材等。
  7. 发展多元体育学习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
  体育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实现多元化。这样的评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主要是为了全方位检测与监控学生体育学习的总体状况,以利于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体育学习方案,因材施教,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在SPARK课程中有这样的一章:个人最好的一天。即在年度计划里规定个人测试周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状态最好的一天进行课堂测试。[8]从中足以体现美国SPARK课程测试的一个最大特点,即不是“为了测试而测试”。课程的研究者将测试与学生平常的体育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得测试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一部分。这种评价形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给予学生提供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案,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
  体育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的评价参与,教师可以规定一些测试项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认为掌握最好的项目进行测试。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体育学习成就感,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除了让学生自己选择测试内容以外,依据美国SPARK课程给予我们的经验和启示,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试时间,以最佳状态进入到测试活动中。在最佳状态进行自己相对最擅长的测试项目,有利于学生获得一种成功体验,展现自己的最佳体育学习水平,从而正向促进其进一步的体育学习与发展。
  8. 转变传统教师角色,使体育课堂更具多样化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谓是“惟我独尊”,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地消磨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因此,转变体育教师的角色,使其角色走向多元化,开放自己的课堂成为新课程推广过程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在美国SPARK课程的“协同教学”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在2位或3位体育教师合作完成的体育课堂上,除了主讲教师以外,其余教师更多的时候是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学习。我们在参考这个案例时,不仅可以让其他体育教师或者其他学科教师协同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考虑让体育学习骨干来充当教师B和教师C的角色,一方面可以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使体育课变得更为高效。又如,在“水管工人”的案例中,体育教师的重点不是带着学生进行重复的机械练习,而是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前提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教师只是在一旁担任“水管工人”,负责纠正学生体育学习的“漏洞”,包括技能“漏洞”、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漏洞”。“水管工人”这一角色成功地转变了体育教师的角色,从课程实施的“主宰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总而言之,转变体育教师的角色,就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先进的课程理念和开放的态度,放下传统体育课堂中“惟我独尊”的身份地位,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这对习惯了“吆三喝四”的体育教师而言,的确是一个挑战,然而,为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则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体验运动锻炼的快感。而开放课堂、转变体育教师的传统角色、强化教师为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有助于创造出美丽的体育课堂。
  9.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撑起学生体育学习的另一片天空
  在SPARK课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研究者们充分意识到仅仅通过有限的体育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实践练习,唯有开发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充分利用家长这一人力资源,带领和监督学生在课外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进一步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SPARK课程强调让体育教师在第一节体育课之前,给所有学生的家长写一封信,详细介绍SPARK课程的内容与设计,不仅让家长及时了解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开展情况,给予家长对孩子体育学习的知情权,更有助于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体育学习活动,帮助体育教师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同时还让家长们消除了“体育课会对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的顾虑,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强调家长的参与,比如在评价学生体育学习效果时,可以将家长纳入到评价主体之中,请家长关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帮助体育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活动。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国外的差异,家长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虽然体育课程改革者们提出应充分发挥家长这一课程人力资源的作用,但依然只有少数学校能够实施。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美国SPARK课程中获得一些经验,采取一些有益的措施,如给家长写信、发宣传单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体育新课程的新理念和新发展,让家长充分了解体育新课程,以获得家长对体育新课程的信任与支持。
  不知不觉,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已经走入了第九个年头。这期间新课程经受住了各方面的严峻考验,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总体状况是令人欣喜的。美国的SPARK课程带给我们很多新的经验和新的信息,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某些成功经验,克服目前的不完善之处,从我国中小学的具体情况出发,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改革,为中国亿万中小学生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汪晓赞,季浏.新时期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转型与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7,(3):8-10.
  [2]季浏,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2002,(3):8-9.
  [3]张明伟. 论新课改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15-116.
  [4]童甜甜,陈志飞.释放孩子们的天性(SPARK系列文章之三)[J].体育教学,2009,29(9):48-49.
  [5]胡卫星,梁龙旭.拓宽广度、挖掘深度——SPARK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SPARK系列文章之四)[J].体育教学,2009,29(9):50-51.
  [6]张新辉,朱梅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2):22-24.
  [7]戚明明,祁晓健.奏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乐章(SPARK系列文章之七)[J].体育教学,2009,29(11):47-48.
  [8]刑亚楠,张军.美国SPARK课程体育教学中的“二味药”(SPARK系列文章之八)[J].体育教学,2009,29(12):473-45.
其他文献
一、案例(描述问题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我在课堂上推行了体育委员和小组长轮换制,其中每节课我都随机抽取一人领做热身操。  在一次课上,一名女生低着头,明显表现出畏惧、逃避情绪。越是这样的学生,越应该加强锻炼。“请这位女生出列,领做徒手操。”这名女生顿时懵了,呆在原地很不自然地扯着衣角,肯定是在等待我的赦免令。“必须出列带操,因为这是你的任务。”我丝毫
“阳光体育”运动犹如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其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们学校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坚持“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每周五天,一天一个“主题”系列活动。另外结合我
【策划人语】  顶流安徽,持续刷屏。  今天的安徽,在“十三五”时期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历史性进展。这是安徽发展史上成色最足的时期之一,是安徽发展史上位势影响最凸显的时期之一,是安徽发展史上办成大事要事最多的时期之一,是安徽发展史上政治生态最清明的时期之一。  安徽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擘画的蓝图,标注下安徽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是优势集聚、蓄势突破的时刻。强劲澎湃的
阎良是西安市的一个远郊区,是我国集飞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培训于一体的重要航空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航空城”。全区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辖2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6万。现有中小学57所,其中中学13所,小学44所,教职工2654人,在校学生32000余名;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5700余人。2007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7号文件,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通过积极实施中小学体育
本届研讨会的15节现场课,从教师的教案书写和上课的表现看,都经过精心的准备。教案书写能够做到单元备课,重难点清晰,图文并茂,备课效果好。  1 教态方面。年轻教师的教学彰显青春活力有朝气,中年教师的课堂更显成熟稳重经验足。各地的课呈现出不同区域的教学特色,教师们规范优美的示范、清晰准确的讲解、自然大方的教态都给观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如李晋楠老师的“跆拳遭”、姬军老师的“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我校积极响应号召,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到主要日程上来,让阳光体育贯穿整个校园,为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从校本课程的高度来确立阳光体育运动的地位,专设了“阳光60分”活动课程。    一、变“课间操”为“阳光60分”课程,还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1 “阳光60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传统的课间操活动时间20分钟,
2011年9月29日下午3:50分,北大附中操场上响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届“单元杯”男子足球赛隆重开幕。在各个单元精彩的表演过后,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生玉海来到足球场中央开球,2011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单元杯”系列赛正式拉开了大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北大附中已实行单元制管理,打破传统行政班建制,将高一、高二常规班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不同数目的
笔者有幸拜读了2010年第9期《体育教学》中“改编‘长江一黄河’游戏”一文,非常钦佩王老师的创新思想。在仔细品读文章之后,笔者认为原文有的地方需要商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利用体育课进行了教学验证。另外,笔者又对这则传统游戏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下面,成以拙文,愿与广大同仁商讨。    一、游戏一:“两队向前齐步走,在行进间听信号相互追逐”欠公平    游戏一中的第二点提出改变起始动作,笔
IC photo  一位上海来安徽挂职的干部说:“安徽的形象不一样了,安徽的干部越来越自信了。”  一位江苏的专家说:“安徽现在抓了一手好牌,未来很有可能会打出‘王炸’。”  一位浙江的媒体人说:“安徽的显示度越来越亮了,辨识度越来越高了,涌现出很多带有安徽标记和符号的新形象。”  一位知名企业的董事局主席说:“错过浦东、错过深圳,现在决不能错过安徽。”  一向在外地人印象中略显低调的安徽,突然好
一、培训对象:全国各省(自治区)、市、县(区)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及中小学体育教研员  二、参加条件:  1、积极推动“阳光2 1工程”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或个人;  2、各省(自治区)、市、县(区)体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3、获省(自治区)、市、县(区)级体育学科教学技能评比三等奖以上者;  4、市级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三等奖以上的体育教师;  5、在省级以上体育类杂志、报纸发表文章者;  6、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