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其“形”到学其“神”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onak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3月22日一24日我县举行了小学数学“新荷杯”赛课活动,本次赛课采用了同课异构的形式。22位选手上同一课题《圆的认识》,我听了所有的22节课,这是我有史以来连续听课时间最长的一次(而且是同一课题的课),听完后感想很多。
  《圆的认识》有很多经典课例,许多名师大家上过,比较有影响的有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华应龙等。可以看出这次比赛大多数选手都认真钻研了名师的课堂实录,并努力去模仿。有一位老师夸张到把每个名师的经典之笔都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容量”之大、内容之杂堪称之最,弄得自己在课堂上成了幻灯“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而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向评委和听课老师展示那些“经典之笔”,却忽视了课堂的真正含义。
  “名师”的光环确实让人心生羡慕,名师的课堂确实让人回味无穷。于是,普通教师纷纷学名师,出现了一股“学名师”的热潮。“学名师”不是坏事,可是学什么、怎么学却要慎重。
  学习名师的课堂不是“依葫芦画瓢”,更不是做“群英荟萃”,而是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个性”的课堂。“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也许是目前一线教师盲目学习名师课堂的真实写照。要上公开课了,上网一搜,看到张齐华《圆的认识》洋溢着文化底蕴,感觉不错;看到华应龙《圆的认识》引经据典,感觉也不错……最后将名师们的“闪光点”结合成一课,上完才知道那是个“四不像”,太形式,既无新意又不实用;听了名师的课,我们心潮澎湃,暗暗下决心,回去我也要这样上,甚至还不辞辛劳地找到名师的课件,可是到了自己的课堂,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似乎在走过场。名师是那么容易学的吗?照搬名师的教法、步骤,那只是一种简单的复制。某种教法在名师的手里,能运用自如、如鱼得水、呼风唤雨,毕竟名师在课堂教学中加进了自己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如名师的阅历、情感、学识、性格特长等,而这些不是依葫芦画瓢就能学到的。每一节课,在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学生、由不同的老师来教,过程设计应是不一样的。那么名师能不能学?当然能!名师的课堂当然是让我们学习的,但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应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动的智慧,将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地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有所创新,让课堂成为“真正自己的个性课堂”。
  学习名师必须做到从学其“形”到学其“神”的转变,促进自己健康的成长。大多数老师都喜欢模仿名师的“形”,甚至名师的一举手一投足、说话的语气都模仿。为了能上出名师课堂的味道,不惜一遍一遍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自己试上后再看录像,找出自己和名师的“差距”。通过模仿,虽然可以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但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名师,站在技术层面上演练名师的经典手法,简单移植和照搬名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而应该不断地去感悟、思索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因为教学情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对象,把名师的一些具体“招式”从整个教学情境中剥离出来,生搬硬套,其效果自然不理想。毕竟简单的模仿只是学名师的“低级阶段”。学名师的高级阶段是学其“神”。何谓“神”?神就是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只有真正领悟名师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不断地叩问课堂的真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始终站在以学生生命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阵地上。当然,名师的教学思想往往蕴藏在其精彩课堂技术的背后,需要通过课例研习,解构课堂表象,才能切身体会到。我们可以通过观摩课例、选择视角——组建小组、学习理论——专题研讨、反思自我三步实践流程对名师的课堂进行多维解读、深入探究。从名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人手,考察名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追求。也就是说要透过外在的“形”学到内在的“神”,即名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同时,还要学习名师是如何将“形”“神”结合,达到以“神”御“形”、以“形”显“神”的。名师之所以成名,名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好看”,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而这种文化底蕴则不是通过听其一节两节课就可以积淀下来的。因此,学习和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不能只是想着学一些简单的招式套路,不能只是想着学一些纯技术性的操作策略,不能只是想着学一些模式和技巧。而要学名师的根本,学习支配他们的教学行为的思想、理念、教育价值观。同时,还必须广泛阅读,潜心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厚重自己的文化底蕴上下功夫。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和借鉴,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和突破,一句话,不可能有真正的务实高效的、有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
  要在与名师的不断“对话”中反思,让反思成为自己的职业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有“个性”的老师,这才是学习名师的最终目的。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如果写十年的教案他不会成为名师;但如果他写十年的教学反思,他则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观摩名师的课堂,聆听名师的报告,阅读名师的著作,不能被动的看和听,更不能一看了之。而应站在与名师“对话”的角度去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看到名师课堂中精彩的地方,听到名师报告中独到的观点,读到名师著作中的绝妙之笔。不能只停留在“激动”和“心动”的层面,而要反问自己:我有什么收获,对我的课堂有什么启示。最终要从心动到行动。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不断成长。
  名师只是一座灯塔。真正的名师,总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反思,并一直笔耕不辍。而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名师们成为名师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个时期以来,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种“5 2=0”的现象,其中的“5”是指学生在一周的五个学习日内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2”是学生双休日回到社会后接触到的消极、负面影响,“0”指教育效果。“5 2=0”意为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与回到社会上所接触的社会消极、负面影响互相抵消,教育效果为零。    “5 2=0”源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    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价值观念呈现出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位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保罗·弗莱雷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相当的影响。他的著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的出版被称为“批判教育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通过吸收法农(Franz Fanon,1966)、凯布勒尔(Amilcar Cabral,1969)、梅米(Albert Memmi,1967)的后殖民理论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革命主义平等观,《被压迫者的教育学》自1970年出版至2001
———近日,报载陕西商洛某小学组织上百名学生,以勤工俭学的名义集体停课去茶场采茶,孩子们从早上7点干到下午6点,每个人的任务是采够5斤茶,所挣到的劳务费给学校搞福利。  如此高强度且带着创收目的的劳动,显然已违背了勤工俭学的育人目的。教育部有关规定指出,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劳动。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的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学生权益。以
[见闻之六]作业管理新思维——套餐式作业卡、三维批改符号、累积式作业评价表及作业协调员  新乡某小学在作业布置、批改、评价等方面有许多新招。  套餐式作业卡:学校强行规定语文、数学星期天作业要实行“套餐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业成绩、思维类型和学习潜力为学生提供与之能力相匹配的三类“套餐”——基础餐、提高餐、营养餐,让学生在自己最近发展区内“就餐”,同时作业最大量(包括学生答题占用的页面)不准超过
对于学校运动场地开放与否的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当前社会对于开放学校运动场地的呼声亦愈来愈高。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并开始积极参与到健身锻炼中去,加之我国社会体育场所的严重匮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所以要求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愈加显得迫切。通过下面两组背景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资源短缺,而另一方面却是某些资源闲置,没有得到
食品雕刻在我国是烹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点缀菜肴、美化宴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从这句话中就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尊重。对于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美食不僅仅需要食物有着非常好的口感,对于食物的外貌——“色”,又有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大型宴会的烹饪过程中,食物鲜美可口是一方面,另外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展现出一种美
班子例会上,教务处根据学校制定的学科教学质量奖励办法把相关科任教师的奖教金统计表呈给校长审批,校长就这笔奖教金该奖还是不该奖让各位班子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说,该奖!学校制度有规定,在新制度未出台之前应执行原有制度。有说,该奖!奖金不多(2000多元),激励教师意义更大。特别像我们这样一所教学质量落后的学校激励比惩罚更重要。校长说,这样的成绩还好意思发奖金!再说,这是自己学校老师阅卷批改的,平行班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2019年年初,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并公布了荣耀名單。其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位列28位候选人名单之中。  屠呦呦是此次入选的科学家中唯一的亚洲面孔,更是科学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  屠呦呦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是师生获取知识,锻炼身体,融入群体,适应人际,成长个性,提升能力的重要地方。管理者把学校治理成绿色花园、打理成书香校园、调理成精神家园、管理成人文乐园,对于师生阳光激情地工作,开心愉悦地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学校治理成绿色花园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起着陶冶人、滋润人、激励人、塑造人的教育作用。学校的美化、净化是应做的,而
一个校长要真正有教学的领导力,就需要明确教育不是为了选拔人、淘汰人,而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服务的。因此,基于这个理念,我结合自身的一些经验积累,对校长如何提升教学领导力做了一些思考。    什么是教学领导力    1.课程与教学  课程大于教学,还是教学大于课程,这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命题。笔者以为: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教学,理应包含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评价、修正等环节。就此而言,教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