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在垫料中加入发酵剂的类型(日本洛东式的发酵养猪类型)。在猪圈地面上铺上由谷壳、锯末和菌种等组成的混合物,猪就饲养在这种混合物上面,排出的粪尿在混合物中经菌种完全发酵被迅速降解、消化,从而实现养猪场废弃物的“零排放”。
吉林省的试验点上,是在圈栏区域挖90厘米的深坑,用锯末、玉米秸、稻草等作为垫料,加入当地少量的腐殖土及相应的发酵剂,对猪排出的粪尿等进行及时发酵,发酵产生的热量对躺卧区的环境十分有利;为了保持猪的适度运动和发挥其拱地觅食等行为特征,可喂八成饱,1天只喂1次,以使猪在围栏内经常翻拱,促进发酵。
东北三省冬季气温偏低,用挖坑的办法有利于保暖,适用于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方。
山东也曾试过挖坑养猪,但一到雨季常被雨水泡塌,因此,大部分地区仍以地上养猪为主。
国产发酵剂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物美价廉,可放心使用。
3.不添加任何发酵剂的类型。新西兰北岛公司创造了浅床养猪技术。这种技术在正常的饲养密度和不需要任何专门的酶或微生物添加剂的情况下,一直运转顺利。
通过充分搅拌,促进氧气作用于粪便。好氧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是通常参与厩肥制作的天然微生物。
自1991年采用这种方法后,在沙土地上建猪圈,小猪断奶后转至半开放猪圈培育和育肥,圈内铺锯末。
这种养猪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基本建设和维持费用大大低于原先的猪舍养猪,由于取消了用水冲粪清圈,粪便处理大大简化。
生长育肥猪圈面积为4米×4米,主要由钢架和固定在底坐上的预制水泥板构成,顶部覆盖波纹铁皮,朝阳面敞开。垫料是40厘米厚的新鲜锯末。猪圈前方的水泥板很容易拆开,以便拖拉机进圈清粪。
圈的后方铺一小块水泥板,上设自由采食食槽。门也在这一面,水泥板向外倾斜,使溅出的饮水不致弄湿锯末。
要特别注意,既要使每个圈内养尽可能多的猪,又不冒圈内粪便积存过多的风险。当猪的数量超过垫料吸收猪粪便的能力时,可见到粪便堆积,这样不利于养猪。
粪便过多也容易使垫料被浸透。虽然一定的湿度是制作厩肥所必需的,但过分饱和会抑制厩肥制作过程。
据观察,把猪放在垫锯末的圈内,并不会改变猪固定大小便地点的习性,所以为了避免粪便在局部积聚过多并使粪便很好地被垫料吸收,必须进行额外的搅拌,在养猪数量少时可由人工用铁齿耙或铁叉进行,隔天一次,大型猪场可采用机械搅拌的方法。定期往猪床上撒新鲜锯末也是必要的。
当猪床的厚度达到65厘米时,要彻底清除,换上新垫料。在实际工作中,大约每6~8个月应彻底清除一次。
这种养猪方法的缺点是圈内常有泥土气,夏季也易招引苍蝇。需要酌情喷洒些水分,并配合施用灭蝇技术。我国北方冬季可以推广此类型。
二、自然养猪法的技术要点
1.一定不要把带有传染病的猪带进圈内,应着重自繁自养,如确需购入仔猪,须从同一来源的经畜牧主管部门核准的养猪场引进仔猪,按程序经免疫后再放进圈内饲养。随意从集市上购买仔猪,很可能导致失败。
2.猪场进猪后进行封闭,严禁参观,本场人员出入圈舍也应遵守消毒规则,场内外的工具和人员的衣、鞋、靴、帽不得交叉使用。
3.自动食槽必须规范,随着猪采食而随时漏料。
4.自然养猪法省工、省力,但不能放任不管,要随时观察猪群状况,饮水器漏水状况,自动食槽状况,地面干湿状况等,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和处理。
5.所用垫料一定要新鲜、清洁、干燥,经铡碎后垫到圈内,垫料厚度应不少于40厘米,应尽量多掺些锯末,因锯末松散性大。
6.自然养猪法在冬季应用非常顺利,而夏天要进行防暑。猪场周围要栽植树木或速生爬蔓瓜菜类,以调节气候。气温达30℃以上时,每天下午要利用喷淋器进行喷淋,每平方米一个喷头,每半小时喷一次,每次两分钟。
7.搞好饲料配合,保证充足营养。一般生长育肥猪的饲料配方是:玉米(或大麦、高粱、次粉等)60%、豆粕18%、麸皮15%、预混料5%、其他2%,其营养水平每公斤日粮约含消化能12兆焦,粗蛋白16%,赖氨酸0.8%以上,料重比3∶1,平均日增重700克,达95公斤体重需90天左右。
8.挑选并饲养二元或三元杂种猪。杂种猪生活力强,省饲料,生长快,患病少。
9.在猪场出猪口建设出猪台,以减轻劳动强度并确保猪体健康。
三、自然养猪法的专用发酵剂
我国各地有不少生物工程公司生产发酵剂,凡有正式批号的都可以应用。如山东济南亿安公司生产的“亿安奇安”发酵剂、山东临沂益康公司生产的“发酵床专用发酵剂”等都可以选用。(全文完)(山东农业大学 李铁坚 邮编:271018)
吉林省的试验点上,是在圈栏区域挖90厘米的深坑,用锯末、玉米秸、稻草等作为垫料,加入当地少量的腐殖土及相应的发酵剂,对猪排出的粪尿等进行及时发酵,发酵产生的热量对躺卧区的环境十分有利;为了保持猪的适度运动和发挥其拱地觅食等行为特征,可喂八成饱,1天只喂1次,以使猪在围栏内经常翻拱,促进发酵。
东北三省冬季气温偏低,用挖坑的办法有利于保暖,适用于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方。
山东也曾试过挖坑养猪,但一到雨季常被雨水泡塌,因此,大部分地区仍以地上养猪为主。
国产发酵剂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物美价廉,可放心使用。
3.不添加任何发酵剂的类型。新西兰北岛公司创造了浅床养猪技术。这种技术在正常的饲养密度和不需要任何专门的酶或微生物添加剂的情况下,一直运转顺利。
通过充分搅拌,促进氧气作用于粪便。好氧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是通常参与厩肥制作的天然微生物。
自1991年采用这种方法后,在沙土地上建猪圈,小猪断奶后转至半开放猪圈培育和育肥,圈内铺锯末。
这种养猪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基本建设和维持费用大大低于原先的猪舍养猪,由于取消了用水冲粪清圈,粪便处理大大简化。
生长育肥猪圈面积为4米×4米,主要由钢架和固定在底坐上的预制水泥板构成,顶部覆盖波纹铁皮,朝阳面敞开。垫料是40厘米厚的新鲜锯末。猪圈前方的水泥板很容易拆开,以便拖拉机进圈清粪。
圈的后方铺一小块水泥板,上设自由采食食槽。门也在这一面,水泥板向外倾斜,使溅出的饮水不致弄湿锯末。
要特别注意,既要使每个圈内养尽可能多的猪,又不冒圈内粪便积存过多的风险。当猪的数量超过垫料吸收猪粪便的能力时,可见到粪便堆积,这样不利于养猪。
粪便过多也容易使垫料被浸透。虽然一定的湿度是制作厩肥所必需的,但过分饱和会抑制厩肥制作过程。
据观察,把猪放在垫锯末的圈内,并不会改变猪固定大小便地点的习性,所以为了避免粪便在局部积聚过多并使粪便很好地被垫料吸收,必须进行额外的搅拌,在养猪数量少时可由人工用铁齿耙或铁叉进行,隔天一次,大型猪场可采用机械搅拌的方法。定期往猪床上撒新鲜锯末也是必要的。
当猪床的厚度达到65厘米时,要彻底清除,换上新垫料。在实际工作中,大约每6~8个月应彻底清除一次。
这种养猪方法的缺点是圈内常有泥土气,夏季也易招引苍蝇。需要酌情喷洒些水分,并配合施用灭蝇技术。我国北方冬季可以推广此类型。
二、自然养猪法的技术要点
1.一定不要把带有传染病的猪带进圈内,应着重自繁自养,如确需购入仔猪,须从同一来源的经畜牧主管部门核准的养猪场引进仔猪,按程序经免疫后再放进圈内饲养。随意从集市上购买仔猪,很可能导致失败。
2.猪场进猪后进行封闭,严禁参观,本场人员出入圈舍也应遵守消毒规则,场内外的工具和人员的衣、鞋、靴、帽不得交叉使用。
3.自动食槽必须规范,随着猪采食而随时漏料。
4.自然养猪法省工、省力,但不能放任不管,要随时观察猪群状况,饮水器漏水状况,自动食槽状况,地面干湿状况等,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和处理。
5.所用垫料一定要新鲜、清洁、干燥,经铡碎后垫到圈内,垫料厚度应不少于40厘米,应尽量多掺些锯末,因锯末松散性大。
6.自然养猪法在冬季应用非常顺利,而夏天要进行防暑。猪场周围要栽植树木或速生爬蔓瓜菜类,以调节气候。气温达30℃以上时,每天下午要利用喷淋器进行喷淋,每平方米一个喷头,每半小时喷一次,每次两分钟。
7.搞好饲料配合,保证充足营养。一般生长育肥猪的饲料配方是:玉米(或大麦、高粱、次粉等)60%、豆粕18%、麸皮15%、预混料5%、其他2%,其营养水平每公斤日粮约含消化能12兆焦,粗蛋白16%,赖氨酸0.8%以上,料重比3∶1,平均日增重700克,达95公斤体重需90天左右。
8.挑选并饲养二元或三元杂种猪。杂种猪生活力强,省饲料,生长快,患病少。
9.在猪场出猪口建设出猪台,以减轻劳动强度并确保猪体健康。
三、自然养猪法的专用发酵剂
我国各地有不少生物工程公司生产发酵剂,凡有正式批号的都可以应用。如山东济南亿安公司生产的“亿安奇安”发酵剂、山东临沂益康公司生产的“发酵床专用发酵剂”等都可以选用。(全文完)(山东农业大学 李铁坚 邮编:2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