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季节可自制清喉利咽膏药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到一位朋友家里给他家的老人看病,因为老人行动不便,我就趁休息日去一趟。在给老人开方子的时候,我见朋友带了他家照顾老人的保姆来到我旁边,说是保姆好像也有点不舒服,希望我能顺便看看。我当然应允,我这同学还真不错,关心体贴他人。
  这位保姆姓丁,由于家境不好,所以夫妻双双到外地打工。俩人一年也就只有几个重要节日才能见上一面,很是辛苦。她告诉我,近两个月来,总是觉得好像有枣核似的东西,梗塞在喉咙里,摸脖子也没摸到东西。这种感觉时轻时重,重的时候还伴有如棉絮挠痒的感觉。另外,她吃饭不香,有时反酸烧心,睡眠浅,缺觉。
  我想丁女士也不像是爱发脾气之人,顶多就是没有人可以聊天,毕竟自己一个人在雇主家也不好随意说话。于是我接着问了问丁女士之前月经的情况,她回答我说:“我以前经常月经延后才来,来的时候痛经、腰酸、怕冷。”这听起来就是寒气在里,恐有瘀滞的表现。在给丁女士号脉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双手很冰冷,她说她的双脚也是常年不温,冬天尤其明显,夏天会好一点。
  我也不好再多问丁女士家里的情况,但我想丁女士应该还是有事闷在心里,加上原本就不太爱说话的性格,以及体内有虚寒兼寒瘀,引起了梅核气病。于是我决定给她开以散寒养血、清利咽喉为主的膏方,这样一来,她不用天天熬药影响工作。服用膏方不仅能治好她的梅核气,还能温补她长期以来受寒邪所侵的身子骨,虽说有点晚,但我相信认真吃药还是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的。于是我给她开了梅核冬补利咽膏。
  就在我再一次上朋友家给老人看病的时候,我发现丁女士的面色转润了,人也精神多了。在临走前,我问了问丁女士的身体情况,她告诉我早就好了,都几乎忘了这事了呢,还与我握了握手,告诉我连手脚都温暖了,这辈子,身体仿佛在这一次看了病吃了膏药后才开始活了起来。
  【梅核冬补利咽膏】
  1. 水煎药:白梅花100克、枸杞子100克、当归100克、川芎60克、白芍100克、柴胡100克、熟地100克、丹参100克、乌附子60克、干姜100克、青果100克、桂枝100克、夜交藤100克、百合100克。
  2. 成膏药:龟板胶100克、鹿角胶100克。
  3. 调味药:生姜汁100毫升、荆花蜜100克。
  4. 制作方法: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药液;将龟板胶和鹿角胶一起加入200毫升水中,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后,再加入生姜汁和荆花蜜,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5. 用药加减原则: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生杜仲;神疲乏力者,加茯神、生黄芪;发热、烦躁者,加黄柏、知母、酒军。
  6. 服用方法: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头2周早、晚饭后各1次,第3~4周内,于中饭后服用1次,之后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4~6周。
  7. 功效:补肾散寒,养血利咽。
  8. 注意事项:本方偏温,阳热亢盛之人需添加清热之品。
其他文献
改变美术课为单纯的临摹课与欣赏课,变教学为促学,打破常规,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积极性。 Change the art class as a simple c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针对传统电晕检测方法存在难以准确定位放电位置且在现场应用易受干扰等问题,笔者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提取了电晕放电紫外图像的光斑面积,并将其作为量化放电强度的参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