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倩本是一个弃婴,被江西省九江市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妻领养。所有人都认为林倩天经地义应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林倩却在父母暮年来临时冷漠相对,并扬言:我不想给你们养老!林倩的态度被周围人贴上了“忘恩负义”的标签。她却倔强地说:我认为我没错!
她到底有错吗?
1
“你没事别给我打电话了,我忙着呢。”林倩掛断父亲林大勇的电话,将手机扔到办公桌上。每次一看到父母的来电,林倩从心里到生理都条件反射似的产生出反感情绪。一旁的同事看到林倩又这样对待父母,对她嗤之以鼻。林倩习惯了来自身边人的这种眼神,无力解释。
林倩,时年36岁,她不是林大勇的亲生女儿。林大勇和妻子蔡春明是江西省九江市街道工厂的工人,两人结婚四五年都没怀孕,于是在居委会的介绍下,在江西省九江市福利院抱养了一个3个月的弃婴,也就是林倩。
一开始,林大勇夫妇对林倩很好,心想反正自己没有孩子,安心把林倩养大。
结果,林倩3岁的时候,蔡春明竟然怀孕了,不久以后在九江市人民医院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可把夫妻俩给高兴坏了,他们把儿子林峰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自此以后,林倩在家里的处境就发生了巨大变化。
林峰出生的时候,林倩也只是个三四岁的孩子。一家人住在20平方米的平房里面,家里只有一张床。原本林倩是跟父母一起睡,弟弟出生后,一家四口睡在一张床上就显得很拥挤。
于是,蔡春明就在卧室的窄走道里铺了褥子,再放上薄薄的枕头和被子,这就算是林倩的床了。晚上铺好,第二天早上,林倩一醒来要赶快把褥子卷起来整理好,不然一家人没有下脚的地方。
他们三人在床上,林倩在地上,一直到林倩7岁。
后来,林大勇夫妇双双下岗,两人做起了食品批发的小生意,经济条件渐渐好了起来。他们买了一套2居室的商品房。可是,林大勇夫妇让儿子林峰单独住一间房,让林倩继续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林倩常常偷偷在深夜哭泣。
有一次,林大勇在打牌,林倩和弟弟林峰在旁边玩。隔壁就是小卖部,林峰玩了一会儿就跑到爸爸跟前蹭着说:“爸爸,我想吃冰棍。”
林大勇立刻抽出一张一元纸币递给他。一根冰棍5毛钱,弟弟买了一根,将剩下的5毛装进了口袋。弟弟嘬冰棍的声音特别大,心满意足的样子让林倩口水不自觉地流下来了。一旁好心的牌友提醒林大勇:“给你女儿也买根冰棍吧。”林大勇摸着手里的牌,盯着桌上的动静说:“等我赢了钱再说吧。”所有人都说林倩特别懂事,什么都不要求。每天一放学,林倩就赶紧帮妈妈做饭;爸妈的碗一放下,她就收拾起来去厨房洗涮。
林倩自己明白,不是她不想要,而是她知道要了也没用;不是她生性勤快,而是她知道只有勤快点,父母才会偶尔给她个笑脸。
2
初中毕业后,林倩就辍学了。15岁的时候,她主动提出跟家里的亲戚一起去南方打工,父母欣然答应。在父母看来,家里多个挣钱的,总比多个花钱的好。
因为年纪太小,林倩找了好几家工厂才被接收,而且工资特别低。终于熬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她欣喜地打电话给妈妈,妈妈问她挣了多少钱,她说400块呐。妈妈说:“那你寄回来300就行了,剩下100自己买点衣服吧。”
电话挂断,她感觉好像想说的话还没说出。是啊,她本来是想告诉妈妈她想家了,可是妈妈没问,她也忘了说。
后来,她跟同一工厂打工的九江男孩刘江谈恋爱了。两个人商量后,觉得一直打工也不行,所以就打算自己摆摊卖早点。
生意居然出人意料的好,两个人很快挣了不少钱。她本想在那里一直干下去,有朝一日两人能买个小房子,安家落户。
但刘江说他是家中独子,还是想回家乡生活。林倩只好跟他一起回了老家。
回到家里之后,两家人开始谈论他们的婚事了。林大勇话里话外说,别人家女儿彩礼多少多少。刘江没说什么,可他父母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最后林大勇提了20万,刘江的父母拂袖而去,愠怒地说:“你这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啊?”林大勇也怒了,说:“那你想白娶个媳妇啊,天底下有那么便宜的事吗?你们不愿意拉倒,我还不信我女儿嫁不出去了。”
林倩很惶恐,可经验告诉她这里没她说话的份。最终因为刘江坚持要娶林倩,他说服了父母,两个人才顺利结了婚。但公婆对她一直不冷不热。
公婆的态度是林倩心里的一根刺,但她知道公婆并没有错。回忆起以前的事情,她知道她和那个家的缘分尽了。
婚后,她很少回娘家,偶尔有事不得不回,才走一趟。刘江知道林倩的经历,也理解她的心结,所以常常劝她说:“父母终归是父母,他们偏心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也是难免的,他们没有虐待你,还把你养大了,你就不要记恨以前的事了。”
林倩说,她不是记恨,她是一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就感觉太可怜了。而且与其说是他们养大她,还不如说是她自己养大了自己。
小时候的家务,几乎都是她干的,长大后她给他们的钱,就算折成他们照顾她那几年的工资,也远远超过了。
林倩不想回娘家,父母也不主动联系她,她觉得这样也挺好。
3
弟弟结婚之后,林倩却发现,父母对她的态度好像变了。以前无论她做什么,殷勤地做家务也好,给家里钱也好,父母都态度淡淡的,远不像弟弟稍取得一点成绩,他们就能骄傲得意地满大街去宣扬。现在,他们似乎越来越需要她了。她觉得自己在家里的处境就像墙角的拖把一样,不到用的时候,谁也想不起。
平心而论,父母并没有虐待过林倩,只是弟弟有零食有玩具,她没有;弟弟做错事没关系,她做错事就是一顿骂;弟弟开心自在,想干什么干什么,她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做得不好,父母会冷脸相对。
他们对她没有多错,只是漠视,像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现在,她似乎在父母面前变得重要起来了。她明白,那是因为弟媳性格跋扈,稍不如意就指着弟弟的鼻子骂,弟弟从小被宠溺惯了,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所以两个人经常吵架,甚至动手。
她到底有错吗?
1
“你没事别给我打电话了,我忙着呢。”林倩掛断父亲林大勇的电话,将手机扔到办公桌上。每次一看到父母的来电,林倩从心里到生理都条件反射似的产生出反感情绪。一旁的同事看到林倩又这样对待父母,对她嗤之以鼻。林倩习惯了来自身边人的这种眼神,无力解释。
林倩,时年36岁,她不是林大勇的亲生女儿。林大勇和妻子蔡春明是江西省九江市街道工厂的工人,两人结婚四五年都没怀孕,于是在居委会的介绍下,在江西省九江市福利院抱养了一个3个月的弃婴,也就是林倩。
一开始,林大勇夫妇对林倩很好,心想反正自己没有孩子,安心把林倩养大。
结果,林倩3岁的时候,蔡春明竟然怀孕了,不久以后在九江市人民医院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可把夫妻俩给高兴坏了,他们把儿子林峰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自此以后,林倩在家里的处境就发生了巨大变化。
林峰出生的时候,林倩也只是个三四岁的孩子。一家人住在20平方米的平房里面,家里只有一张床。原本林倩是跟父母一起睡,弟弟出生后,一家四口睡在一张床上就显得很拥挤。
于是,蔡春明就在卧室的窄走道里铺了褥子,再放上薄薄的枕头和被子,这就算是林倩的床了。晚上铺好,第二天早上,林倩一醒来要赶快把褥子卷起来整理好,不然一家人没有下脚的地方。
他们三人在床上,林倩在地上,一直到林倩7岁。
后来,林大勇夫妇双双下岗,两人做起了食品批发的小生意,经济条件渐渐好了起来。他们买了一套2居室的商品房。可是,林大勇夫妇让儿子林峰单独住一间房,让林倩继续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林倩常常偷偷在深夜哭泣。
有一次,林大勇在打牌,林倩和弟弟林峰在旁边玩。隔壁就是小卖部,林峰玩了一会儿就跑到爸爸跟前蹭着说:“爸爸,我想吃冰棍。”
林大勇立刻抽出一张一元纸币递给他。一根冰棍5毛钱,弟弟买了一根,将剩下的5毛装进了口袋。弟弟嘬冰棍的声音特别大,心满意足的样子让林倩口水不自觉地流下来了。一旁好心的牌友提醒林大勇:“给你女儿也买根冰棍吧。”林大勇摸着手里的牌,盯着桌上的动静说:“等我赢了钱再说吧。”所有人都说林倩特别懂事,什么都不要求。每天一放学,林倩就赶紧帮妈妈做饭;爸妈的碗一放下,她就收拾起来去厨房洗涮。
林倩自己明白,不是她不想要,而是她知道要了也没用;不是她生性勤快,而是她知道只有勤快点,父母才会偶尔给她个笑脸。
2
初中毕业后,林倩就辍学了。15岁的时候,她主动提出跟家里的亲戚一起去南方打工,父母欣然答应。在父母看来,家里多个挣钱的,总比多个花钱的好。
因为年纪太小,林倩找了好几家工厂才被接收,而且工资特别低。终于熬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她欣喜地打电话给妈妈,妈妈问她挣了多少钱,她说400块呐。妈妈说:“那你寄回来300就行了,剩下100自己买点衣服吧。”
电话挂断,她感觉好像想说的话还没说出。是啊,她本来是想告诉妈妈她想家了,可是妈妈没问,她也忘了说。
后来,她跟同一工厂打工的九江男孩刘江谈恋爱了。两个人商量后,觉得一直打工也不行,所以就打算自己摆摊卖早点。
生意居然出人意料的好,两个人很快挣了不少钱。她本想在那里一直干下去,有朝一日两人能买个小房子,安家落户。
但刘江说他是家中独子,还是想回家乡生活。林倩只好跟他一起回了老家。
回到家里之后,两家人开始谈论他们的婚事了。林大勇话里话外说,别人家女儿彩礼多少多少。刘江没说什么,可他父母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最后林大勇提了20万,刘江的父母拂袖而去,愠怒地说:“你这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啊?”林大勇也怒了,说:“那你想白娶个媳妇啊,天底下有那么便宜的事吗?你们不愿意拉倒,我还不信我女儿嫁不出去了。”
林倩很惶恐,可经验告诉她这里没她说话的份。最终因为刘江坚持要娶林倩,他说服了父母,两个人才顺利结了婚。但公婆对她一直不冷不热。
公婆的态度是林倩心里的一根刺,但她知道公婆并没有错。回忆起以前的事情,她知道她和那个家的缘分尽了。
婚后,她很少回娘家,偶尔有事不得不回,才走一趟。刘江知道林倩的经历,也理解她的心结,所以常常劝她说:“父母终归是父母,他们偏心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也是难免的,他们没有虐待你,还把你养大了,你就不要记恨以前的事了。”
林倩说,她不是记恨,她是一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就感觉太可怜了。而且与其说是他们养大她,还不如说是她自己养大了自己。
小时候的家务,几乎都是她干的,长大后她给他们的钱,就算折成他们照顾她那几年的工资,也远远超过了。
林倩不想回娘家,父母也不主动联系她,她觉得这样也挺好。
3
弟弟结婚之后,林倩却发现,父母对她的态度好像变了。以前无论她做什么,殷勤地做家务也好,给家里钱也好,父母都态度淡淡的,远不像弟弟稍取得一点成绩,他们就能骄傲得意地满大街去宣扬。现在,他们似乎越来越需要她了。她觉得自己在家里的处境就像墙角的拖把一样,不到用的时候,谁也想不起。
平心而论,父母并没有虐待过林倩,只是弟弟有零食有玩具,她没有;弟弟做错事没关系,她做错事就是一顿骂;弟弟开心自在,想干什么干什么,她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做得不好,父母会冷脸相对。
他们对她没有多错,只是漠视,像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现在,她似乎在父母面前变得重要起来了。她明白,那是因为弟媳性格跋扈,稍不如意就指着弟弟的鼻子骂,弟弟从小被宠溺惯了,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所以两个人经常吵架,甚至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