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ox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例经超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TIA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和IVUS检查,比较二者测定的管腔狭窄程度的差异,通过IVUS引导支架植入,术后再行IVUS检查评价支架植入是否合适.结果 IVUS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斑块的性质,精确测量斑块面积、管腔面积和面积狭窄率,IVUS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测量值及斑块检出率高于DSA.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结论 DSA低估了病变的程度,IVUS比DSA更能精确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性质,并可引导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及其对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卵巢癌细胞株SKOV3、AO、3AO细胞表面αvβ6整合素的表达,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法分析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及αvβ6整合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KOV3、AO、3AO细胞均表达αvβ6整合素,其相对荧光指数(FI)均为1.03±0.01.顺铂可以诱
目的 探讨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20例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翼点开颅,显露对侧前循环五个动脉瘤好发部位:眼动脉(OA)段、后交通动脉(PCOA)、颈内动脉(ICA)终末段、前交通动脉(ACOA)段和大脑中动脉(MCA)膝部分叉外,并进行显微解剖测量. 结果成功显露率:OA起始部为65%,PCOA起始部为50%,ICA终末分叉为100%,ACOA起始部为100%,
目的 评价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影像学表现.方法 218例病人行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扫描,然后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根据ERCP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的影像学征象和特点,讨论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扫描时间为5~7 s,优良图像为
目的 构建含Orientia tsutsugamushi Sxh951株(Ot. Sxh951)相对分子质量(Mr)为56×103外膜蛋白基因(sxh56)的重组质粒pQE30/56,表达Mr 56×103蛋白并观察其在ELISA中的应用. 方法 IPTG诱导sxh56重组质粒;观察SDS-PAGE和免疫印迹结果;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分别与Ot. Gilliam、Ot. Karp
目的 探讨受照后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和凋亡作为放射损伤生物学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H值中性彗星电泳方法,检测人外周血离体照射0.1~4 Gy后6 h和24 h淋巴细胞彗星率和彗星尾长,并观察其量效关系.结果照后6 h和24 h彗星率呈剂量依赖性上升,反应剂量阈值分别为0.6 Gy和0.1 Gy,r分别为0.967和0.927;照后6 h彗星尾长亦呈剂量依赖性上升,r为0.847.结论中性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