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女大使之所以成为新网红,除了与时俱进,懂得利用网络媒体从事外交活动外,打动了人心是重要原因。 跨年之际,一位新网红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受到关注。她就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 2019年12月31日,侯大使在社交平臺上用英语和尼泊尔语发文:“真正的美总是触碰心底。美丽尼泊尔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值得一游。祝‘2020尼泊尔旅游年’取得成功!”同时,侯大使附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女大使之所以成为新网红,除了与时俱进,懂得利用网络媒体从事外交活动外,打动了人心是重要原因。
跨年之际,一位新网红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受到关注。她就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
2019年12月31日,侯大使在社交平臺上用英语和尼泊尔语发文:“真正的美总是触碰心底。美丽尼泊尔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值得一游。祝‘2020尼泊尔旅游年’取得成功!”同时,侯大使附上四张本人在加德满都名胜古迹前拍的照片,一袭红裙,温柔一笑。尼泊尔旅游、文化及航空部部长巴特拉伊转发了这条推文,同时表示“非常感谢”。
这条推文也感动了尼中两国百姓。短短数小时内,留言过百条,点赞数过千。尼泊尔网友说中国大使“尊重和热爱尼泊尔”“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有人在留言中表示要将侯大使照片设置为手机壁纸。有中国网友赞道:“大量尼泊尔民众对她一片称赞,完美宣传了中国形象,干得漂亮。”中国女大使的网红照成为中尼两国一段新佳话。
当巴格达国际机场的伊朗高官命案引发全世界对于新战争的极度恐慌之时,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这段佳话无异人间一股清流。中国女大使之所以成为新网红,除了与时俱进,懂得利用网络媒体从事外交活动外,打动了人心是重要原因。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重要文物古迹遭重创,给旅游业造成重大伤害。2020年是尼泊尔的“旅游年”,尼方希望向外界展示其重振旅游业取得的积极进展,并制订计划吸引200万游客来尼旅游。中国是尼泊尔游客重要来源国。中国女大使的言传身教,意在“双赢”,深得两国民心。
侯艳琪大使这一有创意的举措展现了中国新一代外交官的靓丽风采。70年来,身负重大使命的中国驻外大使队伍一直有着浓重的时代特色。从上世纪50年代诸多“将军大使”到如今众多懂外交、懂外语、懂得利用网络讲好中国故事的年轻一代大使,这本身就是中国历史性进步的生动缩影。
成功的外交要讲究得人心、接地气,要有人性之光。因为归根结底,外交就是在做人的工作。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出席华盛顿州地方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习主席说,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人民之间的关系。他做出了一个“人”字的手势说:“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中美友好,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
国事即人事。以人为本是一突出特点。惟其如此,最能打动人心,最利解疑释惑,也因此最助相互理解。天下大事,最终还是一个“人”字。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更多的中国驻外大使在努力表达中国主张、讲好中国故事时能够从论理、论据、文风、传播手段等各方面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具有人性之光和理性之光,就必然具有更为强大的民心穿透力,更能取得良好的传播与接受效果,也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为中国发展大业创造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他文献
岁月不居,重庆朝天门码头下长江嘉陵江汇合处,四十多年来浩浩荡荡地流逝了多少水!对于当年教育和引导我们年轻人的《新华日报》的记忆,依然很鲜明地萦绕在心头。 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覆盖在重庆上空的白色惨雾更浓重了。我那时曾在一篇短文里这样写道:“浓雾充塞了山国,锁着江流,压着山峦,塞着人们的嘴,好象连呼吸也感到不自由。”这是一个沉闷和压抑的低潮时期,也是一个寻觅和追求的理智时期。当时重庆有九家大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灵公设计准备除掉赵盾。在危急中,亏了灵公一位名叫灵辄的甲士突然倒戈,赵盾才得以幸免于难。对此,《左传》中有如下文字;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引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这里交待了赵盾当年救活灵辄的一个片断。在这段话中,“存”字作什么讲
梁启超用来衡量历史上经济思想的一个标准,是从亚当·斯密开始的、系统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在梁启超看来,从亚当·斯密开始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是真正的科学,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伟大力量。他由衷地赞叹说:“吾著生计学史至斯密时代,使吾生一种异感。吾乃始惊学问左右世界之力如此宏大,吾乃始惊二百年来欧美各国以富力霸天下,举环球九万里为白种人一大玛杰。而推其波助其澜者,乃在一眇眇之学士”(见《分类饮冰室文集全编》
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但人们却时常可以见到一位着长衫马褂的老先生,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在校园内昂然前行,这便是辜鸿铭。辜氏在当时的学术文化界有如一只怪鸟。他在课堂上高谈孔孟之道,以清王朝的遗老自居,却又是个精研西文的语言天才(他精通英、德、法、希腊、拉丁等九种语言),讲起外语来如珠走玉盘。连以英文见长的林语堂,在谈及辜氏时亦不能不承认:“无论才思及英文文字的风格,至今无出其右者。”
读康德《导论》有感 如果把哲学史上的浩瀚的著作比作一个群星起落的苍穹,那么康德的《导论》就是其中一颗长久引人注目的星星。《导论》虽为阐释《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观点而作,但其意义却远不止此。在《导论》中,作者不仅出色地批判和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成果,而且也扼要地阐述并发挥了自己的哲学见解,正如作者本人所宣称的,《导论》是哲学革命的“纲要”。 康德的著作和思想素以艰深晦涩著称,但读者一旦掌握了《导
中国现代文学成为历史已经有近四十年了,而王观泉所著《“天火”在中国燃烧》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现代传播的经验教训的第一本著作。这也许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经常只是从政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尽管也有些现代文学史零星地回顾和记载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情况,但这些记述还远未深入到理论分析的程度,还很少从文学过程本身着眼分析马克思主义文艺在各个时期和具体领
谷林同志在《迟来的新书》(载《读书》今年第九期)中提到,不清楚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雅舍忆旧》中《忆老舍》、《忆冰心》、《忆沈从文》三文的出处。此三文都作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最初都曾在台湾报刊上发表,如《忆冰心》就刊于《传记文学》第十三卷第六期。后来均收入梁实秋先生的回忆文集《看云集》,此书一九七四年四月由台北志文出版社初版,同年七月香港文艺书屋出版了港一版。书中共收回忆周作人、胡适、冰心、老舍
《历代诗歌选》(北京师范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初入淮河四绝句》诗有注云:“刘岳张韩:指刘光世、岳飞、张浚、韩世忠。四人都是南宋早期抗金将领,唯张浚后来阿附秦检陷害岳飞,晚节不终。”这里的“张浚”实是“张俊”之误。张俊是个利禄熏心之徒,“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而张浚却是南宋最坚决的抗金将领兼著名丞相。因此,被主和派奸臣秦桧诬陷而罢相遭贬。所以,此诗中赞道
我小时候读小说的启蒙书是《足本全图金玉缘》,第一印象是这一大家子人老在吃饭。我小时候读历史的启蒙书是蔡东藩从先秦到民国的《历代史通俗演义》,第一印象是各朝皇帝,老的小的,都不断地跟女人厮混:一会儿“云雨”,一会儿“鱼水”,床第之事,触目皆是;蔡老先生对哪个皇帝评价好,就赞为风流韵事,评价不好,就贬为好色善淫。 后来长大些,听师长说,野史无征,不足凭信。又后来听人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以帝王世系作
文艺理论体系缺陷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在哲学史上,哲学的基本命题一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上出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人们为了坚持唯物论,比较注重客体对主体的规定和制约。因为在认识论的领域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样一来,主客体范畴便消融在哲学基本命题之中。把艺术审美关系纳入认识论的逻辑框架,用反映论原理来解释文艺现象,这样构筑起来的文艺理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