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油1208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SC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国华油1208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机械开沟、合理施肥、化学除草、防治病虫、适时收获等。
  关键词:国华油120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27-02
  1 品种简介
  国华油1208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常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2010-2011年参加国家长江下游油菜区试,2011年同步进入生产试验,2012年年底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12009。2011-2012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为189.7kg,比秦优10号增产5.5%。适宜密植,种植密度10 000~20 000株,适宜机械化直播,机械化收获。舒城县2011年开始引种该品种,实行机械化直播和收获,2a平均每667m2产量为192.5kg,比秦优10号增产8.5%。同时实行了机械化作业,比传统生产方式省工省时,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该品种符合油菜产业化发展方向,在我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 特征特性
  国华油1208(FRC02)为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苗期半直立,顶裂叶较大,叶色淡绿,无腊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4对以上,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缘有小齿,波状。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种子黑色。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26d,与对照秦油10号相当。平均株高158cm,一次有效分枝数7~12个,匀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285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77g。菌核病发病率20.62%,病指10.00;病毒病发病率6.59%,病指3.46。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芥酸含量0.2%,饼粕硫苷含量21.46μmol/g,含油量41.74%。
  3 国华油1208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3.1 田块要求 块要平整,填平田块中的轮辙印痕、深脚印;前茬留茬高度小于15cm。进行秸秆还田的田块应将切碎的水稻秸秆铺撒均匀,并应用秸秆还田机械进行旋埋作业。
  3.2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用旋耕机精旋一次,要求打碎大土块,切断杂草并旋入土中,旋耕深度20~25cm,耕深一致,不重耕,不漏耕。精旋一次后施入基肥,再用旋耕机粗旋一次,要求将基肥埋入土中。
  3.3 播种与定苗
  3.3.1 播期与播量 适宜播期:9月下旬~10月上旬,最佳播期:9月25日~10月5日。播种量:200~300g/667m2。
  3.3.2 机械开沟 播种前按播种机一个来回的宽度为一厢开沟,沟宽25㎝,沟深20㎝。沟土均匀抛撒厢面,开沟后及时播种。
  3.3.3 播种方法 将油菜种子与失去生命力(蒸或炒)的油菜籽按1∶9~10的比例混合均匀,选用2BG-6A型小麦免耕条播机间隔封堵播种口或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机播种,行距40cm,播种深度2.0~2.5㎝。播种后清理沟内碎土,挖通腰沟和围沟。
  3.3.4 间苗、匀苗、定苗 于油菜1~3叶期开始进行间苗、匀苗,拔去弱苗、差苗,梳理拥挤苗;4~5叶期定苗,每667m2留苗15 000~20 000株。
  3.4 施肥 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一般每667m2化肥施用量按纯氮15kg,五氧化二磷10kg,氧化钾10kg,硼砂1.25kg,折算成化肥或复合肥的实际用量。
  3.4.1 基肥 在总施肥量中,将80%的有机肥、50%~60%的氮素化肥、70%的钾肥以及全部的磷肥和硼肥作基肥施用。基肥结合耕地时一次施下。
  3.4.2 苗肥 油菜5叶期或定苗时,按照“早、速、轻”的原则,每667m2追施尿素3~5kg或腐熟的人粪尿750~1 000kg。底肥不足,苗势不好的要早追,并适当多追。
  3.4.3 腊肥 腊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草木灰、猪牛栏粪、厩肥、河塘泥等。稻田油菜可增施一定的速效钾肥。施肥时期以土壤封冻前,结合冬前最后一次中耕培土,先将土杂肥施在油菜根部,再进行中耕培土。有些缺肥田块以及三类苗可配合增施少量氮素化肥。
  3.4.4 薹肥 薹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20%~30%。薹肥要以速效氮肥为主,每667m2可施用尿素8~10kg,见薹(薹高3~5cm)施用。严重缺硼田块,要喷施0.1%~0.2%的硼砂水溶液50~75kg。
  3.4.5 花肥 对前期施肥量偏少,或者前期长势过旺,消耗养分过多,而薹肥用量又不足,有脱肥趋势的田块,可以补施花肥,每667m2用尿素2~3kg。
  3.5 化学除草
  3.5.1 播种前处理 油菜播种前用灭生性除草剂处理一次:如田间存在较多数量的大刺儿菜、苣荬菜等多年生杂草,可在播种前7~15d,用草甘膦或农达于晴天细水喷雾。如田间只有1年生杂草,在播种前3~7d,可用百草枯于晴天细水喷雾,杀灭田间已出土杂草;或者每667m2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mL,兑水均匀喷布土表,立即混土。
  3.5.2 播后苗前封闭处理 于播后苗前用96%金都尔EC或90%乙草胺对进行土壤喷雾,进行封闭处理。
  3.5.3 成苗后茎叶处理 在油菜出苗后,对田间又长出杂草的情况,可用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除草。(1)对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油菜田,在杂草3~4叶期,每667m2用5%精禾草克乳油45mL或10.8%高效盖草能乳油20mL兑水45kg喷雾除草。(2)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油菜田,可在杂草2~3叶期,每667m2用50%高特克30mL或17.5%快刀乳油100~150mL,兑水30~45kg细喷雾除草。可选用30%草除灵SC进行茎叶喷雾处理。(3)以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油菜田:在直播油菜4~5叶期、每667m2用30%草除灵SC加10.8%精喹禾灵EC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3.6 主要病虫害防治
  3.6.1 菌核病 综合防治方法:实行与水稻轮作、深翻土壤、盐水选种、开沟排水降渍、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选用:40%菌核净(纹桔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40%灭病威悬浮剂400~500倍液喷洒,于初花期用药。
  3.6.2 病毒病 防治方法:适期播种,加强苗期蚜虫防治,杜绝病毒源。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5%蚜螨清乳油2 000倍液防治。
  3.6.3 菜青虫 防治菜青虫的药剂有,25%溴氰菊酯(敌杀死)3 000倍液;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苏云金杆菌或青虫菌粉800~1 000倍液。
  3.6.4 黄曲条跳甲 常用药剂有:80%晶体敌百虫1 000~2 000倍液;50%杀螟氰乳油800~1 200倍液;0.5%~1%鱼藤精800~1 200倍液;20%硫丹乳油300~400倍液。
  3.7 收获与脱粒 联合机收是采用机械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脱粒、茎秆粉碎分离、种籽清选等过程。联合机收要兼顾大多数角果的成熟度。一般掌握油菜90%熟(叶片基本落光,主轴上角果70%变黄,籽粒深褐色,分枝角果籽粒呈浅褐色)时选用履带全喂式“稻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注意调整好机械走速、留茬高度及幅宽,以减少落粒,机械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收获的油菜籽应尽快运至场地晾晒,防止堆闷引起高温“烧籽”,降低品质。
  3.8 贮藏 菜籽含水量降至10%以下进仓贮藏。
其他文献
平面倒F天线具有小尺寸、宽带宽、便于内置、加工简单、成本低、后向辐射小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是移动终端设备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PIFA天线的技术
分布式仿真系统可采用的联接方式主要有物理共享内存总线、消息传递网络和复制共享内存网络三种.物理共享内存总线和消息传递网络在分布式实时仿真中存在技术上的不足,但它们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 的学习能力和逼近特性,将传统方法中的局部/整体构架蕴涵于神经网络内部,对导弹稳定控制律进行局部(定点)/整体(拟合)设计,以简化设计步骤,提
目的:对清乳通贴膜剂的急性毒性与皮肤刺激性进行研究。方法:对家兔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贴敷清乳通贴膜剂,观察不同剂量制剂对家兔的外观、行为等指标及皮肤的影响。结果: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很多大型企业通过自行研发或购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仍在采用人工方式管
以某型飞机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自修复飞行控制系统舵面效率损失率的估算方法.首次提出了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来估算舵面效率损失率.因为舵面损伤故障采用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