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府宏观调控责任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矛盾凸显,就业压力加大;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值得我们思考。政府作为管理事务的主体,如何在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中做好宏观调控,值得我们研究。
  一、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中政府宏观调控责任界定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基本方针是,“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调控
  高等院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还不能很好满足基层的需要,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把高校人才培养与基层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同时调整各省市、地区的高等院校的分布格局,合理调整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以及专科院校的比例,对民办高校中有良好基层就业前景的专业加以扶持,实行宏观调控。
  (二)对经济结构的调控
  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层经济快速发展,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具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和经济较好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有效调控。
  二、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中政府宏观调控责任的缺失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是: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就不了业;另一方面,广大基层就业单位招聘不到毕业生,出现了人才缺乏现象。政府作为管理社会事务的主体,在宏观调控上存在一定缺失。
  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不充分。随着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出现了人才过剩的情况,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高校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上投入不够,而政府又没有有效地进行调控,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地转变就业观念,出现了有业不就的现象。对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不充分,现行的产业结构模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西部地区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第三产业的发展受一定局限等,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三、落实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扩大基层就业需求
  (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
  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及时出手对高等教育加以调控。在招生规模、专业结构设置上进行调控,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适应基层的快速发展;对就业率统计过程进行调控,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控制高校的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
  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的质量急剧下降,这就需要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调控,提升高等教育的录取分数线,控制高校的招生规模,对就业情况不达标的高校逐年减少招生计划,对生源仍不足的院校(录取率低或报到率底)采取兼并或代管的办法,进行资源整合,从根本上提升生源质量。
  2.合理调整专业结构,适应基层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及社会需要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让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适应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如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的地域,应积极开展农业、畜牧业及类似的相关专业,毕业生毕业之前便进入顶岗实习、带薪实习阶段,把科学技术有效转变为生产力,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第一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最终走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3.建立新的就业率统计模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演变到“自主择业”阶段,受复杂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相对较长。就河南省而言,每年8月25日以前各高校将本校本年度的初次就业率上报省大中专学校学生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最后汇总上报教育部备案。近几年来,媒体曝光了部分高校就业率弄虚作假的现象。笔者认为首先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就业率的统计可以待毕业生毕业半年或一年后进行统计。其次从目前公布的就业率来看,国家只重视就业率高低、就业人数的多少,没有把就业的专业相关度、职业发展空间、薪酬水平等包含进去,新的就业率统计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学信网让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情况进行反馈,学信网应增加学生就业专项栏目,并加以细化,把大学毕业生是否就业、就业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对口就业情况、薪酬等详细指标逐一列出,并及时更新。政府宏观调控,高校只做引导。
  (二)政府对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
  西部、基层等不发达地区,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为主,接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有限,同时接收大学毕业生较多的第三产业又很少,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和基层区域第三产业的扶植和发展;同时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贷款等途径增加中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接收数量,在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使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就业后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刘志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责任[J].中国就业,2010(9).
  [2]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
  [3]陈建先.政府责任的多维度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2006(6).
  [4]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崔翠利.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庄光耀.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问题——作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副产品,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作为弱势群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他们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上。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增进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特点 班主任 沟通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重要性 方法  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比较淡薄,所以在思想政治的体会上还有所偏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能够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成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快速地融入社会,并且不轻易被社会的污浊之气腐蚀。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摘 要】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实践 专业 职业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目的探讨组织承诺与护理离职倾向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临床护士离职的关键因素,为临床制定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对上海市三所三甲中医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采用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替代病态骨髓,通过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同时重建的还有患者的免疫系统[1]。移植后绝大部分患者会获得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已占据高校本科生的一定比例,其素质教育已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工作。笔者基于所在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从大学生和学校管理组织层面,肯定了素质教育的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形成与专业学习结合的课程引领为主、校园文化推动的素质教育模式”,进一步科学化推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  【关键词】独立学院 素质教
【摘 要】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指出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有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新思路。  【关键词】“三有教学”实践教学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也逐年增加。高职院校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专业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对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也更加行之有效。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 应用思考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激增。高职院校是输出技能型汽车专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