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高职院校党建信息化建设虽取初见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各级重视不够、系统规划欠缺、建设水平有限、管理相对滞后等诸多症结。要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认清当前高职院校的迫切需求,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通过对网络平台构建等具体工作的创新探究,取得实质性的工作进展。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党建工作
党是改革和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抓好党的建设是有力推动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对高职院校而言,在党建工作上打基础谋发展求实效,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也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任务和形势需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迎来了网络服务低成本高效率带来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不良思潮侵蚀渗透加快加剧的严峻挑战。可以说,如果党建工作迈不过“网络关”,就更加无法迈过“时代关”。因此,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时间晚、发展历程短,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办学理念的滞后性,导致学校建设中重业务轻党务,教育上重技能轻思想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另一方面,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与党建工作研究,目前都以本科院校为主体,高职院校话语权缺乏、存在感极低,严重制约了自身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2)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形势。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者在信息化知识储备上明显欠缺,计算机使用只局限于简单的文档编辑和党内统计,这与信息化潮流的发展需要格格不入。
(3)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不够系统和全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不同学校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应用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造成了资源上的严重浪费。同时,高职院校的党建网站大都依托校园网平台搭建,独立性不够,而且主要栏目设置简单,信息资源更新缓慢,站点维护不够及时,网站设计过于单调。
(4)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信息安全化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在:对国家党务政务网站安全管理法规学习掌握不够,不能依法管理;对学校党建网站信息安全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无法按责问效;对系统操作使用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不够经常,没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安全防护系统和数据备份中心的构建不够及时,遭遇“黑客袭击”、“系统崩溃”等突发状况无法快速有效作出反应、避免损失。
(5)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缺少充足的财力支持,导致党建工作者参与主观能动性不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涉及内容多、牵扯精力大,网络服务器、多媒体设备、办公电脑、数据终端的购置更新,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等等,无一不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大部分院校没有对素质过硬、表现优异、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建工作者给予必要的表彰奖励,导致活力动力明显不足。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需求及必要性
(1)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就高职院校而言,面对西方网上“信息殖民”的文化侵略,面对各种政治杂音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师生信念信仰造成的巨大冲击,亟需以创新精神改进和提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能力,利用网络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时效性、拓宽覆盖面、强化影响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利用网络宣传阵地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切实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有力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
(2)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需要。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板块,对加强党对高职院校的领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纳入学校党委的议事范畴。建好用好党建工作网站,是不断强化党委班子成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体现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落实成效的有效途径,必须一以贯之。
(3)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的需要。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在线组织学习辅导,党员可以通过通信平台实时汇报思想动态,师生可以浏览下载网站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总之,党建信息化建设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制约,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共享,有利于降低党建工作成本,提高日常党务工作效率。
(4)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创新党务工作,提升党建工作吸引力的需要。利用党建工作网站,可以实时更新党内时政要闻,宣传主流思想,展示各级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当中的突出贡献;可以举办网络讲坛、开设交流信箱、邀请专家访谈,努力打造精品栏目,进一步发挥网络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优势;可以组织精干力量,对党建工作分专题进行深度系列报道,挖掘独特视角、提出深刻观点、给予受众启迪,同时提供优质党课等资源的下载服务便于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5)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党务公开的需要。信息化所具有的扁平化延伸和资源共享的特点,使得党建工作能够更加满足各级对党务公开的强烈诉求,为广大师生参与校务管理和大事研究、监督党组织和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合理充分地行使党员民主权利创造了便利条件,进而有助于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保证了党对学校实施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通过对用户账号的统一管理和访问操作权限的设置,在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的基础上,能够更好落实“先党内后党外”的要求。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路径及方法
(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基于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着手“三个平台”(“党建工作平台、党建宣传平台、党员教育平台”)的建设,切实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和深化提供新途径。
1.科学搭建党建工作平台
(1)党员管理系统的建设。党员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系统:党内信息管理系统及干部信息管理系统。(见图1)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2948.png>
图1 党员管理系统
(2)党员考评系统的建设。绩效管理实施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包括建立考核体系、绩效实施、结果应用、评估改进4个环节,通过不断循环,提升绩效管理水平。(见图2)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2954.png>
图2 党员考评系统
2.加强党建宣传平台及党员教育平台建设
(1)党建网站建设。通过学校党建网站,建立网上信息发布渠道,使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广大师生以最快速度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见图3)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3005.png>
图3 党建网站
(2)网上党校建设。建立网上党校,实施网上远程教育。结合各支部的实际情况,建立网上党校教程,分别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教育。通过网络视频讲座、网络党校测试系统等,努力提高党校教育质量,突破对象单一、功能单一的局限,扩展网站功能和服务群体。(见图4)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3012.png>
图4 网上党校
(3)党员交流平台建设。可以通过博客、BBS、微博、QQ群的构建及其大学城空间的充分利用,特别是现在最盛行的微信平台,完成党员交流平台的建设,利用这些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既方便党员浏览,又有利于党员之间的互动,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完善党建宣传及党建教育工作。(见图5)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3020.png>
图5 党员交流平台
(二)实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利用先进的文化作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导向
应加大对网上党建的正面宣传,宣传健康高雅的文化,引导正面、积极、昂扬的媒体和舆论向导,彰显时代特征。
2.深刻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党建网络宣传的内容和形式
党建宣传必须跟上时代潮流,要使党建网络宣传的内容更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要紧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践,用大量鲜活、贴近群众富有生命力的宣传报道吸引公众,力求让党建宣传动起来、活起来。此外,党建宣传还必须逐步适应新时期互联网环境下的语境特点,充分利用健康向上的互联网语言。
3.加强主流党建网站阵地建设,健全舆论监管体系
面对党建网络宣传中不良信息的干扰和攻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加大在互联网上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力度,加强主流党建网站阵地建设,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同时,健全网络舆论管理制度,对网站监管工作进行细化,明确监管权力和责任,确保信息化党建力度不减、方向不偏。
参考文献:
[1]田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探讨,科技资讯,2012年10期
[2]张林达.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研究,理论导报,2012年05期
[3]周淑琴.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作者简介:
邵毅静(1983~ ),女,湖南长沙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干事、硕士。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党建工作
党是改革和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抓好党的建设是有力推动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对高职院校而言,在党建工作上打基础谋发展求实效,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也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任务和形势需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迎来了网络服务低成本高效率带来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不良思潮侵蚀渗透加快加剧的严峻挑战。可以说,如果党建工作迈不过“网络关”,就更加无法迈过“时代关”。因此,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时间晚、发展历程短,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办学理念的滞后性,导致学校建设中重业务轻党务,教育上重技能轻思想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另一方面,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与党建工作研究,目前都以本科院校为主体,高职院校话语权缺乏、存在感极低,严重制约了自身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2)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形势。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者在信息化知识储备上明显欠缺,计算机使用只局限于简单的文档编辑和党内统计,这与信息化潮流的发展需要格格不入。
(3)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不够系统和全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不同学校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应用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造成了资源上的严重浪费。同时,高职院校的党建网站大都依托校园网平台搭建,独立性不够,而且主要栏目设置简单,信息资源更新缓慢,站点维护不够及时,网站设计过于单调。
(4)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信息安全化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在:对国家党务政务网站安全管理法规学习掌握不够,不能依法管理;对学校党建网站信息安全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无法按责问效;对系统操作使用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不够经常,没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安全防护系统和数据备份中心的构建不够及时,遭遇“黑客袭击”、“系统崩溃”等突发状况无法快速有效作出反应、避免损失。
(5)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缺少充足的财力支持,导致党建工作者参与主观能动性不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涉及内容多、牵扯精力大,网络服务器、多媒体设备、办公电脑、数据终端的购置更新,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等等,无一不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大部分院校没有对素质过硬、表现优异、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建工作者给予必要的表彰奖励,导致活力动力明显不足。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需求及必要性
(1)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就高职院校而言,面对西方网上“信息殖民”的文化侵略,面对各种政治杂音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师生信念信仰造成的巨大冲击,亟需以创新精神改进和提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能力,利用网络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时效性、拓宽覆盖面、强化影响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利用网络宣传阵地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切实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有力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
(2)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需要。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板块,对加强党对高职院校的领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纳入学校党委的议事范畴。建好用好党建工作网站,是不断强化党委班子成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体现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落实成效的有效途径,必须一以贯之。
(3)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的需要。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在线组织学习辅导,党员可以通过通信平台实时汇报思想动态,师生可以浏览下载网站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总之,党建信息化建设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制约,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共享,有利于降低党建工作成本,提高日常党务工作效率。
(4)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创新党务工作,提升党建工作吸引力的需要。利用党建工作网站,可以实时更新党内时政要闻,宣传主流思想,展示各级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当中的突出贡献;可以举办网络讲坛、开设交流信箱、邀请专家访谈,努力打造精品栏目,进一步发挥网络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优势;可以组织精干力量,对党建工作分专题进行深度系列报道,挖掘独特视角、提出深刻观点、给予受众启迪,同时提供优质党课等资源的下载服务便于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5)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党务公开的需要。信息化所具有的扁平化延伸和资源共享的特点,使得党建工作能够更加满足各级对党务公开的强烈诉求,为广大师生参与校务管理和大事研究、监督党组织和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合理充分地行使党员民主权利创造了便利条件,进而有助于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保证了党对学校实施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通过对用户账号的统一管理和访问操作权限的设置,在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的基础上,能够更好落实“先党内后党外”的要求。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路径及方法
(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基于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着手“三个平台”(“党建工作平台、党建宣传平台、党员教育平台”)的建设,切实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和深化提供新途径。
1.科学搭建党建工作平台
(1)党员管理系统的建设。党员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系统:党内信息管理系统及干部信息管理系统。(见图1)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2948.png>
图1 党员管理系统
(2)党员考评系统的建设。绩效管理实施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包括建立考核体系、绩效实施、结果应用、评估改进4个环节,通过不断循环,提升绩效管理水平。(见图2)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2954.png>
图2 党员考评系统
2.加强党建宣传平台及党员教育平台建设
(1)党建网站建设。通过学校党建网站,建立网上信息发布渠道,使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广大师生以最快速度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见图3)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3005.png>
图3 党建网站
(2)网上党校建设。建立网上党校,实施网上远程教育。结合各支部的实际情况,建立网上党校教程,分别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教育。通过网络视频讲座、网络党校测试系统等,努力提高党校教育质量,突破对象单一、功能单一的局限,扩展网站功能和服务群体。(见图4)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3012.png>
图4 网上党校
(3)党员交流平台建设。可以通过博客、BBS、微博、QQ群的构建及其大学城空间的充分利用,特别是现在最盛行的微信平台,完成党员交流平台的建设,利用这些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既方便党员浏览,又有利于党员之间的互动,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完善党建宣传及党建教育工作。(见图5) <E:\123456\速读·上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51220163020.png>
图5 党员交流平台
(二)实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利用先进的文化作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导向
应加大对网上党建的正面宣传,宣传健康高雅的文化,引导正面、积极、昂扬的媒体和舆论向导,彰显时代特征。
2.深刻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党建网络宣传的内容和形式
党建宣传必须跟上时代潮流,要使党建网络宣传的内容更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要紧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践,用大量鲜活、贴近群众富有生命力的宣传报道吸引公众,力求让党建宣传动起来、活起来。此外,党建宣传还必须逐步适应新时期互联网环境下的语境特点,充分利用健康向上的互联网语言。
3.加强主流党建网站阵地建设,健全舆论监管体系
面对党建网络宣传中不良信息的干扰和攻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加大在互联网上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力度,加强主流党建网站阵地建设,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同时,健全网络舆论管理制度,对网站监管工作进行细化,明确监管权力和责任,确保信息化党建力度不减、方向不偏。
参考文献:
[1]田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探讨,科技资讯,2012年10期
[2]张林达.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研究,理论导报,2012年05期
[3]周淑琴.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作者简介:
邵毅静(1983~ ),女,湖南长沙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干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