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分离HIV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云南人免疫缺损病毒(HIV)感染流行区感染者采血,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Cs)共培养方法分离HIV,以逆转录酶测定法(RT)为检测终点。总共从24名无症状HIV抗体阳性者和一名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病人分离到10株HIV。经HIV1p 24 Elisa和HIV1 Pol和Gag基因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证实并鉴定所分离株均为HIV1型。与文献报道从同类人群所分离的毒株生物学特性相似,这些毒株仅在PMCs缓慢生长,不致细胞病变。目前正在改变培养条件以提高病毒滴度并对扩增的基因进行分析以寻找我国云南HIV流行株与世界其他地区HIV流行株的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以微量中和试验共检测501份血清标本。结果表明:临朐县儿童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之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82.54%、80.56%、82.94%和27.06、22.94、24.24,禹城县则分别为84.34%、51.81%、59.04%和16.78、2.79、3.40,除Ⅰ型抗体阳性率外,其余各项临朐县均高于禹城县(P<0.01);上述指标在2~4岁年龄组最高,而不同性别、不同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了,通过应用多位点酶电泳分型后的聚类分析与染色体DNA酶切谱分型以及i类外膜蛋白的(OMP)分亚型等技术,对本国17省市于本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从流脑病人与带菌者中所分离的200株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进行了菌型检定并结合本国近40年来流脑的发病率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了本国流脑确实具有周期性流行的特征,不同的周期流行是由A群Nm不同优势菌型周期变换引起的,每次周期流行基本
本文应用HI方法对混合型EHF疫区病例血清型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混合型疫区中随着地理环境不同,EHF患者感染的血清型别有明显差异,且有显著的季节、人群分布特征,揭示了绍兴市两型出血热的流行规律,为EHF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本文报告4例高龄军团菌病。4例均病情危重,除均有肺炎及少量胸水外,其中1例伴有腹泻,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伴关节炎。4例患者均用红霉素,其中3例加服利福定取得肯定疗效。其中3例由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感染。4例发病均在7~10月间。作者认为在呼吸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中,应警惕军团菌病的可能。疑为军团菌感染时,要及早采用红霉素及利福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