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缅怀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厚民,男,1928年9月9日出生,汉族,黑龙江省依兰县人。1948年3月参加工作,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从东北电影制片厂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1950年1月被组织上安排到中南海工作,主要任务是为第一代领导人拍照,当时年仅21岁。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等职。
  他毕生在摄影创作的沃野上耕耘,有高尚的艺术追求和高超的艺术才华,用镜头永远留住了伟人的音容笑貌,凝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在摄影组织工作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照,代表作有《欢送志愿军归国》、《毛泽东与周恩来》、《毛泽东打乒乓球》、《周恩来与邓小平在颐和园》、《毛泽东在书房》等。作品多次参加过国内外影展,被报刊杂志大量采用。在北京、东京、纽约、洛杉矶等地举办过多次个展。出版了《领袖风采》、《毛泽东》、《公仆颂》、《瞬间之旅》等画册。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1月获纽约东西方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世界杰出艺术家”奖。1997年9月在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第24次代表大会上获荣誉奖,同年11月获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杰出贡献奖。2006年获第六届中国文联造型艺术表演奖。同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时获“杰出贡献摄影家”称号。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10月15日,作为摄影界代表出席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
  追忆在一起的日子 朱宪民
  我们俩相识大约有四十年的时间,真正在一起工作、共处有38年。
  1978年,他推荐我从《吉林画报》调动到中国摄影家协会工作,之前我在全国影展、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一些作品,到了摄协就负责中国摄影作品拿到国外去展出等事宜,属于由他分管的展览部和国际部,一年多后我去了《中国摄影》。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有十年,既是同志,更是朋友。后来,我调去了别的单位,但我们之间的友谊几十年始终如一。虽然他年长我15岁,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一直并肩在摄影一线创作,所以感情尤为深厚。
  我所了解的吕老,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在摄影界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在生活中,他和蔼、善良、谦和,从来不议论每一位同志。在工作中,他的作风正派,一点儿官架子都没有,总是愿意帮助人、关心人。不论每一个人,他都用善良的心态去对待,以大局为重,以党的事业为重。凡是有利于摄影事业发展的事情,他都会站到协会的角度去支持,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1950年,吕老从北京电影制片厂调入中南海摄影科为第一代领导人拍照,一直到1964年。他是在毛主席身边时间最长的一位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史料。在为毛主席拍摄时,他的手法更加生活化,他并不完全按照新闻照片的思路去拍摄,而是以一种平实的、叙事化的摄影语言去展现伟人平凡的一面。早年在北影厂的工作经历,赋予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因此他很注意影像的结构和光线的运用。他拍摄的毛主席在庐山、在北戴河的照片,还有毛主席和子女们在一起的照片,都十分自然,有着独特的表现力。1963年,他的作品在古巴举办的国际摄影展上获得了一等奖,他去找主席请示要不要去古巴领奖,主席欣然同意,还表扬他说,“吕厚民,不简单,短小精悍。”
  在摄影创作上,他一直很勤奋,文革下放期间,还坚持创作了不少反映江南水乡风光的作品,《垛田》、《放鸭图》都是这段时间创作的。有一次,我们相约到东北的伊春去拍摄雪景,他在零下39℃的环境里坚持拍摄了两个多小时,那时候已经60多岁了,精神让人钦佩。
  2014年11月,我们一起去湖南举办摄影作品展,他是第一个在毛主席故乡展出毛主席影像的人,更没有想到,这是他此生的最后一个展览。展览之后,我们一起深入到东江湖的老矿区拍摄,到了棚户区,他和当地的居民交流,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情景让人感动。那次拍摄回来之后,他就生病住进了医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创作在第一线,始终深入基层,勤奋、善良、感恩,这样的品德和人格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继承、发扬。
其他文献
其实多数手机都有两个摄像头,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如果你的脑洞够大,其实可以同时使用它们。即使只用其中一个,也有不同于普通拍摄的有趣玩法。  让现实多于现实  幻视  幻视是国内科技公司开发的一款App,能智能识别手机摄像头采集的画面,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与之匹配,进而在你的屏幕上看到更多的信息,并可以拍下来分享到微信和微博。不过目前现实增强(AR)技术仍然不算普及,可供我们扫描并能看到更多信息的
因愛好而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长期“作业”的非职业摄影师陈志贤,从1985年开始,就以山西晋城人民广场为坐标,用生动的影像串连起一个小城30余年发展前行的印迹。陈志贤的影像带给我们的信息量极大,不仅是源于30年的漫长时间跨度,更源于他丰富的自我体验、对这个专题难以磨灭的情感。从朦胧的记录意识开始,到持续30多年的自主拍摄,他的坚持,把“拍别人”这件事儿变成了自己的事儿。
谁能想到,首钢北京厂区这个昔日凝聚了几代人光荣与梦想的工业巨人,在搬迁停产后竟成为了各路摄影人会聚的乐园。在这片钢铁丛林里,无论是喜爱拍工业建筑、环境人像、观念创意,还是想拍点纪实报道,甚至是拍动漫故事,似乎都可以从中找到无穷无尽的灵感。笔者这样的器材烧友,自然也少不了紧跟潮流去装模作样创作了几把,而且第一次身入其中时还真有股喜出望外相见恨晚的激动。  最近,笔者为了试一试新拿到手的适马“大三元”
这个专题包含的作品来自三位摄影者,其中两位在国内,另一位在加拿大,他们之间并不熟识,但在网上展示和交流作品,碰巧都听过对方的名字。  由于从数码开始玩摄影,他们面对风景时,照片是否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后期处理,不是需要纠结的伦理困境,只是实现效果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些作品结合了前期拍摄与后期处理,从画面内容和描述中可见,这些风景的呈现更多受到小说、游戏与电影所構筑的魔幻世界的影响。  
“为悦常伴” BMW售后服务摄影作品征集是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连续举办了五届的面向宝马车主的一项摄影培训与服务,五年来选登的作品也越来越精彩,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悦常伴”,伴随着宝马的车主,也伴随着车主们快乐摄影的分享。一路有你,灿若星火 林雨果 摄君常伴,悦天下 赵力 摄用MINI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陈宣宇 摄温暖 赖宏铭 摄爱宝马,爱生活 刘宇光 摄不一样的3系 陆书翰 摄
每年春夏之交,天气由寒转暖,是回潮天气的多发期,这种天气让霉菌雨后春笋般滋生,不知让多少人的贵重器材面目全非,心疼不已。对于摄影师来说,一台好的防潮柜产品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该如何选择防潮柜呢?一般的防潮柜不够安全,数十万元的器材总让人放心不下;保险柜呢,是安全了,却不能防潮,仍面临着回潮天的巨大威胁。  近日一款思锐公司新推出的防潮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既可防潮又可防盗的终极产品。思锐品牌,在摄
中国摄影金像奖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授予的全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于1989年、新中国成立40年、摄影术公布150周年之际,在北京首创。20年后,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与新中国60华诞、摄影术公布170周年,又如约相遇。  纵观这20年,金像奖始终与中国摄影艺术节相伴而行。1989年10月,首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京拉开了序幕。如今,一年举办多次甚至一个月举
刘华的摄影作品无论是大场景还是小景致,也无论黑白还是彩色,每幅作品都带有厚重的意蕴。这与作者的观察与思考以及点、线、面的构成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幅具有美感的作品,才能够吸引更多观者的关注,继而引导观者深入地去读取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内在的情感。风起云涌 刘华 摄 - 佳能EOS 5D Mark III,24-70mm,F22光圈,1/15秒山峦迭起 刘华 摄 - 佳能EOS 5D Mark I
首先登场的是相机中的五防产品,这类相机体积和重量都要比运动摄像机大许多,但与专业的单反水下套装相比,还是会显得轻巧不少。  相机的操作感  对于习惯相机操作的人来说,TG-860机身上丰富直观的按键、清晰明了的模式转盘,都可以帮助你快速上手。我们熟悉的菜单、回放、闪光灯设定、删除、INFO、连拍/自拍、视频拍摄等功能按键,都可以在机身背面找到。机身顶部的开关、变焦杆和快门按钮手感也很舒适。  光学
北京易讯理想科技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国家软件司等多个部委一同召开发布会,宣布其首款应用化增强现实产品“幻视”上架,这也是国内第一款正式商业化应用的增强现实产品。本次随着“幻视”一同上线的云端内容编辑平台具有:自主选择目标图片、简便制作增强现实内容、快速预览发布的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