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设计素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教学环节。本文将以往“素描”“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课程中的优秀理念融合、拓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对设计素描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以创意培养为主线,以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前提,围绕分析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如何从多种方法合力实现设计素描交互式教学。
关键词:设计素描;交互式;教学
设计素描有别于传统的素描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设计素描观察方法与表现技法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对物象的造型意识、形体表现形式、物象的重新再创造等理解与掌握。
作为必修的基础专业课,在本学院各个设计专业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关注基本的造型要素,并运用造型方式对形式语言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使学生既获得理论知识与表现技能,又获得艺术思维的深化,以适应艺术设计的要求。更好地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搭建桥梁。在本学院制订2016级教学大纲时,更有意识地根据各不同设计专业,各有侧重学习方向,除了让学生从传统素描到设计素描学习有思维的转换,还要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探讨不同教学创新思路,优化教学环节。
1 交互——学习思维的转换
灌输式教学,这是很多在高考专项训练基础课上惯用的教学方法。而设计素描是素描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传统素描为切入点,然后运用设计原理,创造性描绘事物,将具象形态的再现手法与侧重意象形态的表现手法有机融合。如何改革传统的素描课教学模式,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把教与学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空间,超越单纯的技巧,注重多元化艺术观念的启发与创造。在课程实训选题上不千篇一律,比如在结构形态训练、创意形态想象与联想训练中,可根据不同专业有相应的倾向,如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中有工业产品的设计素描实训,游戏设计专业有人物结构实训,数字媒体设计有综合形态结构实训等。
2 交互式教学模式优势
2.1 教师与“教材”的交互
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工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内容。“教材”:可以是纸质的教参,也可以是网络平台,计算机功能以及软硬件功能与教育资源,并进行人机交互,比如教师可以在各大高校建设的“教学资源库”中,“备课神器”APP中选择下载优秀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同时,这“教材”,可以是教学智囊团、集体备课、集合教学研讨小组,研究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方法,合力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
2.2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
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以保证学习的主动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体——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3 师生(课堂)与生活间的“交互”
強调师生与生活间的“交互”,就是创设情境,让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用e-mail、QQ、微信等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构筑功能相对完善、简单易行的交互平台。让学生在更真诚、宽松、随和的氛围中,灵活多变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去。
2.4 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学生协同学习,共同探究。第一,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互”:传统课堂组织教学活动,最容易被忽略。例如,在教学中,笔者会让学号相邻的学生客观的互相点评实训练习。即活跃气氛,同时让学生学会评价、表达,并能及时修正调整实训效果。第二,分组合作学习:这也是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模式。它的核心是个体与多人的交互,这样交互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共同学习讨论,集思广益,一起解决创意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有着显著的优势:一是让学生更好地得到认知能力的发展,二是让学生较充分地获得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
3 设计素描交互式教学模式实现
交互教学有着如此多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如先抛出同学们热衷关心的讨论话题“谈谈你喜欢的电影”“雾霾天气”等,然后让学生从“文化与视觉艺术语言”角度进行创新实验。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笔者会先引导学生思维预热、开阔思域、头脑风暴、鼓励创意和开发素描表现的无限可能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从“材质”角度进行创新实验,从“传统视觉艺术语言”角度进行创新实验。
因材施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所积累的知识背景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因“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采取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适当的引导、归纳。让学生对个人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或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进行评价,教师能及时获取教学信息反馈。在课堂上,笔者尽量让学生去评价自己对素描的应用能力以及对设计性、创造性的把握。如此,笔者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侧重点,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表1是笔者在设计素描互动教学中设计的评价表格。
3.1 将“以心为主”“以理为主”结合“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3.2 《素描语言中的韵律》——设置主题(如爱情、母爱)下,选择合适的“点线面”在纸张上用炭条或水墨等便捷的材料进行组织练习
课外延伸。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与教材的交互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课余通过网络平台,设计展览等多看多思多练,不但能即时表现出所见形象,而且能表现出眼前所见不到的形象角度的形体。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二是以创意培养为主线、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是在开放多元语境下探索当代艺术教学的尝试;三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融性,将以往“素描”“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课程中的优秀理念融合、拓展交互式发展。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更具视野、更全面的专业基础能力,形成完善的《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叶平.教学模式:从“广播式”向“交互式”演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2] 賀国强,蒋烨,何辉.设计素描[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松林,李中华,薛亚军.新设计素描——素描语言基础[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4] 秦秀杰.重要的不是素描[J].美术大观,2005.
[5] 范迪安.国际当代素描艺术[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设计素描;交互式;教学
设计素描有别于传统的素描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设计素描观察方法与表现技法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对物象的造型意识、形体表现形式、物象的重新再创造等理解与掌握。
作为必修的基础专业课,在本学院各个设计专业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关注基本的造型要素,并运用造型方式对形式语言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使学生既获得理论知识与表现技能,又获得艺术思维的深化,以适应艺术设计的要求。更好地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搭建桥梁。在本学院制订2016级教学大纲时,更有意识地根据各不同设计专业,各有侧重学习方向,除了让学生从传统素描到设计素描学习有思维的转换,还要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探讨不同教学创新思路,优化教学环节。
1 交互——学习思维的转换
灌输式教学,这是很多在高考专项训练基础课上惯用的教学方法。而设计素描是素描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传统素描为切入点,然后运用设计原理,创造性描绘事物,将具象形态的再现手法与侧重意象形态的表现手法有机融合。如何改革传统的素描课教学模式,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把教与学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空间,超越单纯的技巧,注重多元化艺术观念的启发与创造。在课程实训选题上不千篇一律,比如在结构形态训练、创意形态想象与联想训练中,可根据不同专业有相应的倾向,如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中有工业产品的设计素描实训,游戏设计专业有人物结构实训,数字媒体设计有综合形态结构实训等。
2 交互式教学模式优势
2.1 教师与“教材”的交互
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工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内容。“教材”:可以是纸质的教参,也可以是网络平台,计算机功能以及软硬件功能与教育资源,并进行人机交互,比如教师可以在各大高校建设的“教学资源库”中,“备课神器”APP中选择下载优秀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同时,这“教材”,可以是教学智囊团、集体备课、集合教学研讨小组,研究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方法,合力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
2.2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
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以保证学习的主动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体——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3 师生(课堂)与生活间的“交互”
強调师生与生活间的“交互”,就是创设情境,让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用e-mail、QQ、微信等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构筑功能相对完善、简单易行的交互平台。让学生在更真诚、宽松、随和的氛围中,灵活多变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去。
2.4 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学生协同学习,共同探究。第一,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互”:传统课堂组织教学活动,最容易被忽略。例如,在教学中,笔者会让学号相邻的学生客观的互相点评实训练习。即活跃气氛,同时让学生学会评价、表达,并能及时修正调整实训效果。第二,分组合作学习:这也是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模式。它的核心是个体与多人的交互,这样交互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共同学习讨论,集思广益,一起解决创意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有着显著的优势:一是让学生更好地得到认知能力的发展,二是让学生较充分地获得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
3 设计素描交互式教学模式实现
交互教学有着如此多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如先抛出同学们热衷关心的讨论话题“谈谈你喜欢的电影”“雾霾天气”等,然后让学生从“文化与视觉艺术语言”角度进行创新实验。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笔者会先引导学生思维预热、开阔思域、头脑风暴、鼓励创意和开发素描表现的无限可能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从“材质”角度进行创新实验,从“传统视觉艺术语言”角度进行创新实验。
因材施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所积累的知识背景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因“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采取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适当的引导、归纳。让学生对个人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或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进行评价,教师能及时获取教学信息反馈。在课堂上,笔者尽量让学生去评价自己对素描的应用能力以及对设计性、创造性的把握。如此,笔者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侧重点,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表1是笔者在设计素描互动教学中设计的评价表格。
3.1 将“以心为主”“以理为主”结合“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3.2 《素描语言中的韵律》——设置主题(如爱情、母爱)下,选择合适的“点线面”在纸张上用炭条或水墨等便捷的材料进行组织练习
课外延伸。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与教材的交互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课余通过网络平台,设计展览等多看多思多练,不但能即时表现出所见形象,而且能表现出眼前所见不到的形象角度的形体。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二是以创意培养为主线、为设计而素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是在开放多元语境下探索当代艺术教学的尝试;三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融性,将以往“素描”“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课程中的优秀理念融合、拓展交互式发展。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更具视野、更全面的专业基础能力,形成完善的《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叶平.教学模式:从“广播式”向“交互式”演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2] 賀国强,蒋烨,何辉.设计素描[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松林,李中华,薛亚军.新设计素描——素描语言基础[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4] 秦秀杰.重要的不是素描[J].美术大观,2005.
[5] 范迪安.国际当代素描艺术[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