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竞争时代 CFO五大整合能力

来源 :首席财务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肯锡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和美国有1/5的CEO曾经担任过CFO。而在其他欧洲国家和亚洲地区,CFO升任CEO的比例也在5%~10%之间。美国《CFO》杂志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财富100强企业的CEO中,有20%曾担任过CFO。相比之下,国内CFO接替CEO的案例也开始逐渐增多起来。比如平安保险总经理张子欣、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国航前任总裁马叙伦等都有着纯正的CFO背景。一般来说,与其他CXO们相比,CFO更有优势担任CEO。CFO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和财务洞察力;对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洞若观火;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CEO及公司董事会打交道等等。但硬币的另一面是,CFO很容易成为CEO的“临时”接班人——位子还没有坐热,新的CEO又来了。虽然是否成为CEO并不应该成为衡量CFO是否成功的标准,但媒体、研究机构都热心地在CFO和CEO之间做出种种比对的原因倒是值得探讨。根据《首席财务官》杂志就此问题的采访和研究发现,尽管现实中,本土CFO与CEO之间的职能还是有差距的,但在全面竞争时代,工商业界对CFO的要求用“CEO的战略合作伙伴”来解释最合适不过了——他必须是具备“企业级”思维的财务超人。
其他文献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上世纪60年代,叶圣陶老先生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也就是学生入了门,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并解决问题了,就用不着再“教”了,这也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近十年的新课改的实践中,无数个教育管理者、研究者以及第一线的普通教师,都在不断的进行新的改革和新的尝试,都在为达到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而探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