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与古格王朝的覆灭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格是吐蕃王朝分裂后建立的若干个小王朝之一。古格的国王是吐蕃赞普的直系后裔。虽然始终未能将整个西藏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但古格王国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建立了世界最高处的政权和最高处的文明。它经历了35代国王,曾经拥有10万臣民,并以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发祥地而著称。王国延续了700多年,这在人类历史上也并不多见。但它最后的硝烟燃起,以致遭受灭顶之灾,暗然落下历史帷幕,其导火索,竟然是由于西方天主教的传入……
  
  耶稣会士与“圣母的希望”
  
  最早到达西藏西部的近代西方传教士是以安东尼奥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图式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对原有图式的“发现”与“激活”,对目标图式的“建构”与“内化”及对生成图式的“迁移”与“运用”等活动,提升学生在预测推理、理解分析、评价判断等方面的英语阅读能力,由此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图示理论;应用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
萨玛酒歌是在门巴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抒情歌曲,是一种自由演唱的助兴式酒歌,也是门巴族民歌中一个主要的诗体。  勒布沟内的人都认为次仁曲宗的萨玛酒歌唱的最好,“人那是相当的漂亮,歌唱的那是相当的棒!”于是,她的名字被叫成了“阿姐相当”。  阿姐相当  最开始,她只笑,说很少的话。我们有点一筹莫展。但当几杯酒下肚,她的脸上开始微微泛起红晕时,我就知道,有戏了。  这个清晨,并不是我与她的第一次见面。头一
12月1日到5日,著名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携最新电影《塔洛》来到拉萨,和影迷朋友们一起分享影片的创作心得。  12月2日,iTibet通过微信平台线上征集问题的方式,进行赠票,并组织影迷在乐百隆影城参加导演见面会并观看影片《塔洛》。  12月3日由北京伊迪传媒、西藏弘道文化旅游、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联合主办,i西藏(iTibet)协办的“文化碰撞中的思想者”高端论坛于君泰国际举行,论坛嘉宾就西藏文化,电
阿岗的逃亡  阿岗,66岁,因痛风而微跛。他个子矮小,喜欢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礼帽和墨镜,走在山南地区泽当镇的街头,你看不出他和藏族老人有何区别,或许只是更矮小一些。但他的家中没有佛像,他说的珞巴族崩尼语,整个泽当或许只有一两人能够听懂。他是珞巴族苏龙部落人。  1968年,21岁的阿岗和哥哥越过雪山,避开了印度巡逻兵,从印占区来到隆子县中国实际控制区内。出发时原本有4人,但两人回头了。  在那之
【摘 要】 “非纸笔”测评不再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而是凸显改进功能,主张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针对低年级学生在“非纸笔”测评中出现的时间管理问题做出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进,的确可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从而使这种评价成为一种绿色的教育评价。  【关键词】“非纸笔”测评;改进功能;时间管理  一、案例描述  根据学校低年级“非纸笔”测评的计划,一年级下学期的测评安排在杭州市青少年
“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拥有整个世界”。墨脱可谓是一个浓缩的地球,具备了从赤道到极地的所有气候和植被类型,能够让你在不到100公里的范围之内,实现从赤道到北极的跨越式体验。  当严冬到来,人们厌倦寒风、大雪、霜冻时,便想到中国热带去避寒。那里有蓝天白云,水清沙白,那里林木参天、空气通透、鸟语花香。  抱着对热带雨林的向往,《西藏人文地理》采访团队再次探访了中国五大热带雨林中的墨脱亚热带森林。在中国
2008年9月,青海省三江源科学考察工作历经41 天,行程7300 多公里的考察后,以著名河流探寻者刘少创领队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科考队认为,长江南源当曲才是正源,推翻了此前沱沱河为正源的传统观点。此次科考采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很多都是首次用于三江源头科考。通过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测绘仪器,测得沱沱河的最长支流长度为348.63 公里,当曲则为360.34
作为课堂研究的主要方法,课堂观察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小学日常教学中,课堂观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由于缺乏科学性与专业性,大部分传统听评课只是浮于表面、事倍功半。本文主要通过阐明当今课堂观察的现状,引出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详细介绍,并将其运用于具体实际中,形成一套专业的听评课程序,以供各位教师参考与借鉴。  一、 当今课堂观察的现状  课堂
简介 《在西藏读书的日子》是我国台湾的一位女子在西藏只身游学的生命体验,也是一部年过半百的女性只身赴西藏求学的催人奋进的励志故事,更是一段调节心灵,追寻生命意义的非凡的心路历程。该书记录了藏地地理、风情、民俗、佛教等,有助于读者了解藏地的这些方方面面。  推荐 该书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邱常梵在西藏求学期间所写的旅行游记。出于对佛教的热爱和对神秘藏地的向往,她曾在西藏游览了近一年,深有感触。于是决定在
甲桑古道是连接吐蕃王朝时最重要几大中心地“拉萨”、“甲玛”和“桑耶”的最重要通道。在甲玛和桑耶当地的传说中,认为人死后灵魂要沿着这条路到桑耶寺去“报到”。而且从甲玛到桑耶路上,有三道关口,人生前的罪孽要在关口用秤称出来,然后确定将来转世的“命运”。如果人在生前走过这条路线,死后灵魂将不会迷路,转世时,会有好运气。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拉萨前往山南地区朝拜和经商的重要通道,是拉萨与雅砻河谷文化交融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