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数控加工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控加工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CAD/CAM软件应用、模拟仿真软件应用、实际操作训练等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际操作进行一体化实施。把任务驱动教学引入一体化教学中,是通过设置某项任务,让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紧紧围绕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是以任务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任务引入
  如何顺畅地将任务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是关键。在设计任务时,教师一定要统筹兼顾,将知识点设计成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二、任务分析
  提出任务后,教师应该运用相关知识来分析任务,主要有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等方式,为完成任务做好铺垫。例如为了完成加工某一零件的任务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图纸和加工工艺,包括模型构建、编程编制、刀具选择、切削速度、主轴转速、加工余量设置等内容。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统一讲解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再单独辅导个别学生的问题。
  三、任务实施
  在任务实施阶段,由于数控机床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台机床进行操作练习。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的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再对学生进行分组实操训练。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应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教给学生分析方法,指导学生的实训过程,让学生有充分讨论和分析任务的时间,使他们通过自主探究或协作来解决问题,感受成功的愉悦。
  四、任务评估
  任务评估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总结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评估方法分为过程评估和作品评估:过程评估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自主探索、发言、协作和创新等能力;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学生能否通过互相交流来探讨问题的解决途径等。作品评估是指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以及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等。评估方式有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几种方式。例如在数控加工中,教师采取对学生加工出来的零件进行检测的方式,来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检测的内容包括:①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的合理性;②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的掌控;③表面粗糙度的控制;④装夹方式的运用;⑤切削刀具的选择和运用。而且,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创新作品,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学生自主练习、勇于创新。
  五、反馈总结
  这是整个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各个小组代表对本组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进行小结,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反思、学会归纳总结。教师也要对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针对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滑动面上扬压力通常出于安全考虑只在排水孔处折减,未考虑防渗帷幕的防渗减压作用对深层抗滑稳定造成的影响,引入当量长度及附加阻抗概念分析了帷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与改革热切关注,从演变脉络上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进行"横断面"解读,从阶段划分上对其进行纵向考察,从基本经验上对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