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力:“中国荧屏第一人”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力是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又是第一位電视主持人,曾主持《为您服务》《夕阳红》等经典节目,被誉为“中国荧屏第一人”。2020年7月28日,沈力因病去世,享年87岁。倪萍、敬一丹等诸多后辈称赞她为“好老师、好大姐、好朋友”,是“永远的楷模与标杆”。
  为人搭桥铺路
  主持人张泽群的成长与沈力有着不解之缘,当年23岁的他参加央视首届主持人大赛,担任评委的沈力给他打了一个高分,从此让张泽群对沈力难以忘怀。2003年的一天,沈力给张泽群打电话,告诉他少儿频道要开办一个讲老电影的栏目《童心回放》,约他和制片人李艾东聊聊。见面后,张泽群才知道沈力已经为这个新栏目录制了几期样片,并推荐他担任主持人。张泽群万分感激,因为当时他正彷徨焦虑着,35岁告别青年栏目《12演播室》,三年时间里换了几个节目都没有找到感觉,已经考虑是否还要继续了。而沈力的这次约见和推荐,让他一下子找回了信心。张泽群说:“她像母亲一样扶着我,帮着我,陪我度过了那段转型的艰难时期,她是我的老师和恩人。”
  为人不抢风头
  沈力退休5年后再次被央视返聘主持老年节目《夕阳红》,每次采访老年人时,她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跟他们打成一片,心里没有一点隔阂。有时候遇到场合跳舞,沈力也参与进来,有时候老人们做游戏,沈力也掺和到里头去。有一位老同志做布贴画,做得非常好,节目让他讲怎么做,但是他有口音,讲得不清楚,编导就跟沈力商量,能不能让她替老人讲,沈力说:“我有一个原则,我要边问边讲,不能冷落了老人,而且是我替他讲而不是我讲,我不能把人家的功劳扒到我这来,我绝对不做那种事。”编导一听很有道理,节目就照此编排,最后的效果非常好。
  为观众利益据理力争
  沈力主持的《夕阳红》,曾和名牌节目《东方时空》一起,成为央视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被评为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后来,这套播了18载的老节目停播,要告别荧屏。这时的沈力已经完全退休,不再主持节目。但当她听说《夕阳红》要停播时,不禁生气了,她觉得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唯一的就这二三十分钟的一个节目为什么就给停了,偌大一个中央电视台怎么就没有老年人一席之地?于是,在当年春节拜年会上,沈力对新台长说:“有一句不知道该不该说的话,因为我有想法但我没地儿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夕阳红》给停了,全国这么多老年人,怎么说停就停了?”这简直就是对台长开炮,不过沈力的据理力争,起了很大作用,半年后重新包装的《夕阳红》在央视复播。这事至今都被传为美谈。
  北宋哲学家程颐说:“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等的学问。”作为中国电视主持人的开山祖师,沈力的为人处世堪称第一等。有报告文学作家更是喻称沈力的高贵品行为“电视播音主持的第一滴水”,如今沈力这“一滴水”变成了喷泉,化成了河流,注入了一大批“后浪们”的心田,让人永远奔流向前。
  (编辑
其他文献
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例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   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单单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
做教师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孩子,也接触过千姿百态的家长。大多数的家长,尤其是做妈妈的,对孩子都是呵护惟恐不力,督促学业唯恐不勤。为了孩子她们操心忧心烦心:有放弃自己事业爱好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有费尽心机讨好老师期待给孩子更多关照的,有望子成龙严格要求的,有为给孩子创造更好条件勉力挣钱的……那份深厚浓郁的爱让人无比感动且。  可是,孩子似乎对她们并不领情,她们很疲惫,并且也一点不快乐。  是的,做妈
去京郊密云的穆家峪镇游玩,无论带着怎样的心情与情绪而来,都会萌生一种超然的轻松、清闲、不急不躁的感觉,穆家峪,给人们的是快乐休闲,是纯粹的“慢”旅游。街道宽阔而安静,树木与花草把这里的空气过滤得清新甜爽,偶尔还可以感受到来自不远处密云水库吹过来的阵阵沁心润肺的习习轻风,随心地享受这里的慢生活,完整地摆脱在城市中的紧张与忙碌,远离“风风火火”,让自己回归生活原始的样子。  穆家峪镇地处密云区城东,距
邛海,灿烂每一季    在四川西部的莽莽高原上,有一处令人特别心驰神往的地方——邛海。它宛若一块被高原热心的阳光暖暖融化的巨大的剔透的翡翠,足足地荡漾在群山之间,碧波万顷。  邛海特殊的地理纬度造就了这方碧水的旅游价值,那就是冬暖夏凉。刚入春天,湖边就多了无数着裙短衣的姑娘,爱美的她们是最先能创造春天的气息的。这时的邛海水波不兴,一任清风徐徐吹开湖畔的鲜花;入夏,雨水与凉风拨开肆虐的暑热,给人们一
胶州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境内。青岛人对海鲜的酷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馈赠。而在胶州湾众多的海鲜当中,最为当地人喜爱的,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蛤蜊。它养殖方式独特,吃法也多种多样。除此之外,青岛崂山海域,还有一种海洋里的蔬菜——条斑紫菜,也很有特点。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去了解一下青岛人平常最爱吃的海鲜小玩意——蛤蜊和条斑紫菜的生产过程。
站牌旁  公交车孤独地等待着乘客  沙漠里  一眼泉水渴盼着濒死的旅人  办公室内  叉腰嗔目的他与和善的老师  深夜里  或许你也在思念我  人世間  最大的事莫过生与死  (编辑 思智)
盘点新世纪的中国人阅读史,一个强烈的感觉是:好书太少!  从被无数中国人动来动去的“奶酪”,到穷爸爸、富爸爸,从张悟本的绿豆,到决定成败的细节……回头看看才恍然大悟: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人皆知却根本不值得读的书啊!  有人曾貌似赌气地说:看,那些无耻的书在畅销!但在阅读日趋碎片化、鸡汤化、趋同化的时代,看榜读书依然是大众最省心的做法。于是出现了越来越惹火的书名,越来越市侩的腰封…… 有业内人士
追捕
期刊
寻常的日子里,或者是在静谧的黄昏,或者是在悄然的雨夜,窗前独坐,我喜欢展开一卷书,默默地读着,此时,我是想让一颗心有所寄托。翻开的书页上,美丽的文字仿佛在纸上荡漾起了醉人的芬芳,让我流连不已。清朝大才子纪晓岚曾经感慨道“纸上云烟过眼多,半生心力坐销磨”,足见书的魅力之大,而纸上漫卷起的云烟,犹如盛开的花朵,着实让人喜爱。  在很多古人写的书中看到,古代不少的读书人在深夜读书,心中总是会有无限的绮思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员提供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员实践技能的场所。栾城区农广校按照“有阵地、有规模、有科技、有设施、有效益、有思路”原则,好中选优,将栾城区生旺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神农福地农业园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两个基地在种植经营上的引领作用。  发挥实训基地的经营模式示范作用。生旺源生态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占地100余亩,现有大棚20个。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