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23-01
  小组合作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是一项任务分配明确的互助性学习形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习小组进行优化管理,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的课堂行为方式,才能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一般采取的合作的模式为“促动———互动———联动”的程序模式,对小组进行角色、任务的分配。例如,每小组为4人,角色可以分为组长、发言员、记录员与激励员各一名;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配,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发言员作为小组的代表对小组近期的学习效果进行汇报工作;记录员将小组学习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量化与其他小组的学习业绩;激励员积极鼓励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意见等。这个模式需要注意的是,促动是个别,互动是小组,联动则是全班整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促动环节内,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课堂知识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根据老师给出的“教学提纲”开展自我交流学习,对课本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与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语文教学课堂上出现的难题,各个小组的组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交流,得出最佳的解决办法,达成共识。对知识进行复习和梳理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复习知识的质量,彼此间的互相交流、提问、互相帮助以及弥补知识的遗漏等现象,并及时纠正,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讨论、辩解、语言表达和讲解等形式来展现的。因此,创新和开展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和学习知识等。此外,积极拓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空间,实行多元化内容交流,争取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如果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和老师求教,将小组讨论得出的最后结果在班級上进行交流,促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分好小组是保障高效课堂的前提。在小组人员分配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性別等方面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例如,每个小组要至少有一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并且小组要有一名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能够保证小组之间的互补性,也能够公平开展小组竞争,增强小组凝聚力。
  2、注重设立小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小组之间的团结、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个小组成员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且小组制定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保障小组成员的方向一致,才能使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具体教学中,也可以设立小组目标。例如,在语文学习中涉及到课文背诵、单词、听写、等内容,可以让小组内部进行任务检查,并且让其他小组进行监督。可以让各组小组长检查组员任务,课代表检查组长任务,并且两个小组之间进行相互抽查监督。这样,就能够有效保障小组任务的按时完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讨论式的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实践中,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大于实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完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在教学实践探索寻求一种让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的一条道路,让初中语文教学达到另一个高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初中的班级管理也应该随之改变,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存在班主任缺乏自我修养、班级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方法缺乏创新等现存问题,提出了提高班主任素质、建立完善管理模式、使用创新管理方法的对策,希望能为帮助展开新改革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字:班级管理 班主任 问题 对策  【分类号】G635.1  新教学改革就是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新班级管理模
针对油压机液压系统普遍存在震动大、回程速度慢和能耗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这几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论证和比较.
本试验旨在通过将单因素、Plackett-Burman(PB)筛选与响应面分析3种方法相结合来优化产纤维素酶菌株3X-10产芽孢发酵条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PB试验确定了影响菌株芽孢产量的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要通过营造浓厚的问题情境氛围,养成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变革的关键就是通过探究发现和自主学習来生成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 创设问题情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创设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24-01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多数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吃力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方式,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一般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 古诗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到学生整体成绩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主要介绍分析了情景教学法的含义及其特点优势,为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希望对于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情景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一、前言  古诗文学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