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抗生素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保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妊娠中期发生先兆流产的孕妇1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连续使用3天抗生素安胎治疗,对照组,未使用抗生素安胎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3天后两组孕妇血中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一方面,组内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对比WBC,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CR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WBC和CRP方面均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组间对比,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WBC和CRP,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安胎成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抗生素应用至晚期先兆流产保胎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抗生素 晚期先兆流产 保胎 价值
近几年,早产发生率呈现出逐渐增长趋势,成为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性因素。据相关研究资料得知,羊膜腔感染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因素,且以中期妊娠潜伏感染为显著代表[1]。为研究抗生素在晚期先兆流产保胎中的价值,本院以140例妊娠中期发生先兆流产的孕妇为对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妊娠中期发生先兆流产孕妇1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19岁至38岁为孕妇年龄区间,(27.32.84)岁为孕妇平均年龄。对照组,20岁至39岁为孕妇年龄区间,(26.43.12)岁为孕妇平均年龄。所有孕妇中,包括78例腹痛、41例阴道出血和21例内分泌增多。同时,所有孕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实验组:入院后,连续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间为3天,使用青霉素或头孢噻肟钠,其规格分别为480-560万U/d和4-6g/d。与此同时,通过硫酸镁静滴,使用硫酸舒喘灵或氨茶碱、止血药等解痉、止血对症安胎治疗。(2)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采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安胎治疗方式。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WBC、CRP值对比
一方面,组内对比。治疗前后,实验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WBC和CRP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组间对比,治疗前,对比两组孕妇WBC和CRP,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安胎成功率
对比两组孕妇安胎成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起初以阴道少量出血为主要症状,继而演变为阵发性下腹疼痛或腰痛现象,基于盆腔检查,宫口未打开,胎膜处于完整状态,不存在妊娠物排出,且子宫大小与孕周相一致。若症状呈现出不断加重趋势,将可能导致孕妇流产[2]。流产,即妊娠于28周前终止。若妊娠12周前自然终止,则称之为早期流产,妊娠于13-27周期间自然终止,则称之为晚期流产。据相关数据统计,15%-40%为自然流产发生率,且妊娠16周前的包括75%,而妊娠12周前者约占62%。流产从最初发展直到终结,以不同阶段为依据,可给予不同的名称,即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以及过期流产[3]。
针对先兆流产的病因,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因素,即染色体异常和母体因素。(1)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孕妇流产的关键性因素,其中数量异常和结构异常是染色体异常的两大类型。据研究显示,染色体异常在早期自然流产中占50%-60%。一对夫妇,若其中一人存在染色体异常现象,可传至子代,造成孕妇出现流产或反复流产现象。(2)母体因素:母体因素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因素。第一,全身性疾病,若孕妇患有全身性疾病,在感染的基础上,出现高热现象,致使子宫收缩,进行诱发流产。同时,某些已知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孕妇流产,例如,弓形虫、人支原体、巨细胞病毒等。另外,孕妇若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严重贫血、心力衰竭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流产。第二,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异常也可能致使孕妇流产,同时,若孕妇生活习惯不好,且营养不足,均可能导致流产[4]。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5]。本研究对实验组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CRP值和保胎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将抗生素应用至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有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娟娟.影响晚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
[2]张莉.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盐酸利托君的临床价值探析[J].医药与保健,2014,03:90.
[3]杨艳霞.盐酸利托君在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0:98+148.
[4]任娟娟,于晓辉.晚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的关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03:342-344.
[5]曾银,肖琼.盐酸利托君在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1:4750-4751.
【关键词】 抗生素 晚期先兆流产 保胎 价值
近几年,早产发生率呈现出逐渐增长趋势,成为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性因素。据相关研究资料得知,羊膜腔感染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因素,且以中期妊娠潜伏感染为显著代表[1]。为研究抗生素在晚期先兆流产保胎中的价值,本院以140例妊娠中期发生先兆流产的孕妇为对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妊娠中期发生先兆流产孕妇1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19岁至38岁为孕妇年龄区间,(27.32.84)岁为孕妇平均年龄。对照组,20岁至39岁为孕妇年龄区间,(26.43.12)岁为孕妇平均年龄。所有孕妇中,包括78例腹痛、41例阴道出血和21例内分泌增多。同时,所有孕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实验组:入院后,连续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间为3天,使用青霉素或头孢噻肟钠,其规格分别为480-560万U/d和4-6g/d。与此同时,通过硫酸镁静滴,使用硫酸舒喘灵或氨茶碱、止血药等解痉、止血对症安胎治疗。(2)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采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安胎治疗方式。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WBC、CRP值对比
一方面,组内对比。治疗前后,实验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WBC和CRP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组间对比,治疗前,对比两组孕妇WBC和CRP,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安胎成功率
对比两组孕妇安胎成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起初以阴道少量出血为主要症状,继而演变为阵发性下腹疼痛或腰痛现象,基于盆腔检查,宫口未打开,胎膜处于完整状态,不存在妊娠物排出,且子宫大小与孕周相一致。若症状呈现出不断加重趋势,将可能导致孕妇流产[2]。流产,即妊娠于28周前终止。若妊娠12周前自然终止,则称之为早期流产,妊娠于13-27周期间自然终止,则称之为晚期流产。据相关数据统计,15%-40%为自然流产发生率,且妊娠16周前的包括75%,而妊娠12周前者约占62%。流产从最初发展直到终结,以不同阶段为依据,可给予不同的名称,即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以及过期流产[3]。
针对先兆流产的病因,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因素,即染色体异常和母体因素。(1)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孕妇流产的关键性因素,其中数量异常和结构异常是染色体异常的两大类型。据研究显示,染色体异常在早期自然流产中占50%-60%。一对夫妇,若其中一人存在染色体异常现象,可传至子代,造成孕妇出现流产或反复流产现象。(2)母体因素:母体因素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因素。第一,全身性疾病,若孕妇患有全身性疾病,在感染的基础上,出现高热现象,致使子宫收缩,进行诱发流产。同时,某些已知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孕妇流产,例如,弓形虫、人支原体、巨细胞病毒等。另外,孕妇若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严重贫血、心力衰竭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流产。第二,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异常也可能致使孕妇流产,同时,若孕妇生活习惯不好,且营养不足,均可能导致流产[4]。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5]。本研究对实验组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CRP值和保胎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将抗生素应用至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有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娟娟.影响晚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
[2]张莉.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盐酸利托君的临床价值探析[J].医药与保健,2014,03:90.
[3]杨艳霞.盐酸利托君在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0:98+148.
[4]任娟娟,于晓辉.晚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的关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03:342-344.
[5]曾银,肖琼.盐酸利托君在晚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1:4750-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