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后脑疝患者梯度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23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脑疝患者在梯度减压术前应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V-ICPM)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脑疝患者103例,根据减压前是否应用V-ICPM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49例,采用梯度减压术前联合V-ICPM治疗;对照组共54例,采用常规梯度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恶性脑膨出的发生率、远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颅内压(ICP)值将其分为正常或轻度增高(≤22 mmHg)、中度增高(23~40 mmHg)及重度增高(>40 mmHg),分析患者ICP值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恶性脑膨出的发生率分别为16.33%、2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观察组患者瞳孔恢复35例(71.43%),对照组患者瞳孔恢复28例(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术后24 h时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别为(8.43±2.56)分、(7.39±2.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5,P=0.039)。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5分7例,4分18例,3分10例,2分8例,1分6例;对照组5分12例,4分17例,3分12例,2分7例,1分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1,P=0.496)。(2)无论是初始ICP还是剪开硬脑膜时ICP,数值较高患者预后均较差。

结论

梯度减压术前应用V-ICPM未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但可为术者提供术中参考和预后预测。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手术时间对肿瘤切除术患者地氟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行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5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5岁,BMI 19~25 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肺功能未见异常。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和丙泊酚2 mg/kg,气管插管术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吸入地氟烷,调节挥发罐刻度至6%,新
期刊
目的探讨控制减压技术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160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0例采用控制减压技术(控制减压组),80例采用常规减压技术(常规减压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术前瞳孔大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头部着力部位及受伤距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圆锥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应力特点。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因疑诊后交通动脉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而发现存在后交通动脉圆锥的30例患者(观察组),应用DSA技术测量并结合计算机模拟血流动力学采线方法定量分析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弯曲角度、后交通动脉圆锥处血流动力学应力参数如总压力、剪切力等,以同期收治的后交通动脉正常的30例非颅
目的评价自噬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正常培养的对数期大鼠H9c2心肌细胞,以1×106个/ml密度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高糖缺氧复氧组(HG+H/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右美托咪定+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细胞密度达到50%时,使用含1%胎牛血清+1%双抗的培养基孵育24 h。采用高糖培
目的探讨颅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例颅骨LCH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16例患者中男13例,女3例;年龄1~31岁;临床上均表现为颅骨占位性病变,影像学检查显示颅骨骨质破坏,合并或不合并其他骨骼或器官受累。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LCH。术后常规全
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纹状体内囊梗死(SCI)后相关皮层功能区重组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卒中中心自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例初次发病的SCI伴单侧严重上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5例同期临床招募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于患者发病1周内、1个月及3个月时行偏瘫侧被动手指屈伸任务下BOLD-f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DRE)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至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接受VNS治疗的91例DRE患者的术前评估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VNS疗效相关的预测因素。结果91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McHughⅠ级20例(22%)、Ⅱ级37例(40.6%
目的明确直接皮层电刺激(DES)在定位前庭功能相关皮层中的应用价值及前庭功能皮层区域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0日收治的17例已置入立体定向电极(SEEG)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资料。根据患者DES功能定位结果,将引起前庭症状的刺激位点在MNI标准空间中进行重建并对其解剖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在群组中获得精准的前庭功能皮层图。结果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