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人物的戏谑人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dan718121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韩国黑帮电影是韩国类型电影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韩国黑帮电影在吸收了好莱坞、香港电影制作上的经验之余,体现出了本土化的独特内涵。在人物塑造上,关注黑道人物身上的普通人的情感描摹;在影片主题上,放弃了对黑社会组织活动的描述,而选择突出人物特色;在镜头运用上,更是体现出了黑色暴力的舞台特征。这些特点对韩国黑帮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黑帮电影 普世化 黑色暴力
  
  一、韩国黑帮电影概述
  
  黑帮电影,作为一种剧情片类型,内容往往涉及邪恶、罪行、有组织的犯罪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类型电影所表达和涉及到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韩国黑帮电影具有很强烈的韩国特色。在好莱坞和香港黑帮电影的影响下,立足本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自韩国电影振兴以来,黑帮电影也成为韩国类型电影中的主要类型之一。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制作出了像《老男孩》、《坏小子》这样艺术气息浓厚的黑帮电影,同时也制作出《朋友》、《野兽》、《卑劣的街头》这些叫好又叫座的商业类型电影。
  黑帮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分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其类型本身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与强盗片,警匪片、动作片等类型形成交叉。所以,在很多黑帮片中,往往具有警匪片和动作片的典型特征,比如说由一个离奇的案件开场,中间充斥着暴力和残酷的屠杀场面。但是,在韩国的黑帮电影中,对韩国当代黑社会生存状况的描述,以及对黑帮人物的形象塑造,都体现出了作为黑帮电影的主要特征。
  
  二、韩国黑帮电影的独特魅力
  
  (一)以小人物命运展现影片主题
  在韩国的黑帮电影中,往往不具有像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中的对黑社会帮派的仪式化描述。而是截取混迹于社会底层、在黑帮中勉强度日的小人物身上发生的小故事。影片的主题突出人类的欲望和劣根性,展现兄弟情谊以及现代社会中人生的无奈。似乎仅仅是依托一个黑社会的宏观背景,集中展示的是普通人在人生中无法抗拒的命运。
  黑帮电影自产生以来,就引发了多方争议,对于其可能诱发犯罪的批评声从没有间断。黑帮电影中对黑社会人物的某种正面描述可能对观众造成误导,而其中展示的有组织的犯罪、帮会制度等内容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诱发犯罪。然而,在韩国的黑帮电影中。影片往往避重就轻,既没有类似好莱坞经典黑帮电影《教父》中对于意大利黑手党内部组织的详尽描写,也没有类似香港黑帮片《古惑仔》焉毛列中。对群殴、打斗的不厌其烦地表现。而仅仅是以一种普世化的主题取而代之。甚至将其与爱情、喜剧元素融合在一起。实际讲述的是一个黑帮人物身上的普通人情感。
  在影片《甜蜜人生》中,主人公是组织里一个精明能干的灵魂人物,然而,在他为帮会付出了一切以后,却因为一时的心软和同情,私自放走了背叛老大的情妇,被组织追杀。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才能生存下去,一点点地同情和自作主张都会使自己陷入危险的深渊。影片从这个混迹在黑帮中的小人物身上,描述出了一个充满背叛、谎言的残酷世界。人类的欲望和劣根性在影片中暴露无遗。
  而影片《朋友》则讲述了两个一同长大的朋友最后反目成仇的故事。本来的纯真被现实的欲望湮没,随着主人公人生命运的改变,曾经坚固的友情土崩瓦解。然而,影片还是表现出了温情的一面,善良战胜了欲望。在失去朋友以后,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尽管为时已晚。相较于影片有限的黑帮火拼场面,兄弟之间的真挚情意给观众留下了更深的印象。情感在现实的诱惑里拉扯,兄弟情谊似乎不堪一击,结局也全凭个人的选择。
  应该说,在主题上韩国的黑帮电影。和传统的黑帮电影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其偏向呈现普世化的主题策略也有着充分的理由。首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影的生产越来越倾向于商业考虑,好莱坞的电影生产就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而韩国,基于将电影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动力的考虑。也同样偏向于制作出口型的电影。所以,在主题的选择上,倾向于制作一种容易被世界各国观众接受的题材,选择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其次。韩国社会和美国这个世界大国不一样,其现实中的帮派组织和大国中的帮派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电影呈现的过程中,必然不会将帮派组织的复杂结构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
  
  (二)颠覆性的人物设置:戏谑与虚构的人生
  韩国黑帮电影中的人物。多是处于黑白之间的灰色人物,在他们的人生中。世界观价值观是扭曲的,没有谁是真正的朋友,友情、亲情、爱情并不是必然的存在。然而,就在他们灰色的人生中,往往因为一时的脆弱和同情使自己精心保护的生命瞬间消失。也正因为他们并不是完全的黑色,在他们内心的最深处,同样渴望着一种平凡的充满爱的人生。所以,在韩国的黑帮电影中,主人公本身的人生存在就是一个矛盾体。他们的人生就像是一场荒诞的表演,当他们的生命如鸿毛一样悄无声息的消失以后,我们甚至怀疑这个人真的曾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吗?
  影片《没有礼貌的家伙》的主人公是一个失去说话能力的杀手,在他的人生中,只有杀人,然后用杀人获得的金钱生活,在他看来,杀人和杀死一只苍蝇一样并没有什么区别,那只是他谋生的手段。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而已。影片用一种戏谑的口吻描述,影片主人公大段的内心独白,将一个杀人如麻的杀手内心中真实的情感世界呈现出来。影片《我要复仇》则讲述了一个连环复仇的故事。故事里的每个人都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行为准则生活着,然而。事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难以控制。每个人都被一种无形的命运的力量操纵着。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果说行为原则导致了严重的恶果,那么人本身的行为就是一种不应该的存在,人生也只不过一个卑微的玩笑。影片《卑劣的街头》描述了一个帮派小混混的悲苦人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贫穷的家人活下去,为此,他可以抛弃一切自尊和同情,伤害善良的人,被老大利用。然而,被出卖是他们必然的结局。最终,他的朋友——一个看似拥有正当职业、拥有良好信用和社会地位的导演,出卖了他。在欲望的面前,背叛是必然的结果。在韩国黑帮电影中,没有渴望拯救世界的“英雄”,因为他们连自己都无法拯救。“英雄”是一种缺席的状态。神话被解体。“消费主义时代的黑帮片则常常是一群想入非非的小人物在充满幻象的七彩舞台上盲打误撞的滑稽表演。”
  
  (三)冲击性的镜头语言:黑色暴力的眩目舞台
  在韩国的黑帮电影中,导演加入了很多黑色元素,与好莱坞和香港的黑帮电影不同,韩国黑帮电影中的火拼和殴斗场面中,很少出现群殴。而是多为边缘人物的独行侠式地表演。多使用冷兵器或者赤手空拳。由于电影在角色设置上和传统好莱坞黑帮片的不同,所以,影片的镜头语言很少涉及对黑帮成员仪式化的呈现。更多的是运用叙事本身突出人物命运。将小人物身上的那种对命运的无奈准确地呈现。
  在香港黑帮片中,吴宇森将暴力美学推向极致。在影片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黑帮之间的火拼和人物个人的拯救行为。韩国黑帮电影也试图在影片中加入视觉元素,服务于观众。体现电影的视觉美学,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韩国的黑帮电影中经常出现雨夜火拼的场景,并且喜欢对血液的红色做大量的表现。镜头剪接上,则汲取了好莱坞电影的精华,快速剪切。使得影片中的动作场面非常紧张。在电影《我要复仇》中,连续不断的拼杀场面,流血和杀戮的镜头几乎贯穿始终,只是没有永远也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如动物猎食一样的血腥残酷。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杀死,整个影片在观看的过程中,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因为杀戮不会停止,每个人都是困兽。韩国导演在拍摄黑帮题材的故事时,喜欢使用大量的红色,而背景多为黑暗阴森的场所,使得影片的效果更加炫目。
  韩国黑帮电影有着独特的韩国本土特色,当然,这与韩国本土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是相一致的。黑帮电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中的某种情况和状态,就如香港电影中那些经典的黑帮电影一样,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感触,更带给我们切实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它不仅是一场黑色的梦,更是一段极端的情感体验。韩国黑帮电影会在这条本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其他文献
摘要 人类进入新世纪后,数字特效在电影中的应用举不胜举。它已不仅仅是后期剪辑中的一个补充,而是掺入到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从剧本的创作、策划到前期的摄影、置景、道具,到后期的合成、剪辑,无处不发挥着巨大的功用,让电影创作超出了人类有限的视点和运动轨迹。  关键词 数字特效 电影 计算机 拍摄    电影特效自电影诞生起一直是电影语言不可缺少的创作手段,今天则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电影魔术”。数
[摘要] 电影相对于历史的价值,一方面是其可以利用自身的某些艺术特性为历史提供明确的佐证,另一方面亦可以被用来当作重建(或者改变)个人历史观的途径。电影在“南京1937”这个题材上大胆的选择“城”作为镜像的主体,是具有先锋性质的、勇敢的尝试。“城”作为镜像的主体,《南京!南京!》也许正开启一段全新的历史讲述的方式,这样一次对于沉重历史的冷静回望和全面审视,引领我们站在如此切近的现今的土地上深刻的求
[摘要]热播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故事的选编、人物品格特质的塑造和对时代精神关怀的深广度三个方面的把握,都足以称为一部长篇史诗。它既是山东人的一张名片,也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张新名片。  [关键词]《闯关东》 身份 新名片    新年伊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热播,已经成为文艺界一个重大事件。该剧以历史的厚度、文化的深度、社会的广度及平民话语、家国情怀、生命境界,表征着迷失主体性多时的文艺界,立足于
【摘要】  《五朵金花》以白族民间音乐为基本的艺术载体,以白族民歌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影片中阿鹏和金花在蝴蝶泉边的对唱中那优美的旋律,朴实隽永的歌词在充分展示了白族民间文化和白族民族风情的同时,更是成为了《五朵金花》艺术生命的重要载体,从五十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并将一直流传下去……  【关键词】《五朵金花》  蝴蝶泉边  白族  对歌    以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生活为题材的《五朵金花》是为庆祝建国10
摘要 电视连续剧《柳叶刀》,以某中心医院发生的一起驻院医药代表离奇死亡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为线索,从揭示人性入手,成功地塑造了张步高从天使到魔鬼的人物形象,从而告诚芸芸焱生:从天使到魔鬼,并没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进而警示世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关键词 天使 魔鬼 人性 善恶    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带着罪恶的,即原罪。因为有了“原罪”,才需要“救赎”,才需要“救世主”,才产生了基督教。
[摘要] 如果说《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是个来自伊甸园(弗吉尼亚号)的始终保持着纯洁_灵的天堂型人物形象,麦克斯则是一个来自世俗(现代都市)的、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世俗名利价值观、然而内心神性又没有完全泯灭的炼狱型形象,他的形象经历了由“约拿单”到“保罗”的变迁,其在作品中所起到的对1900的功能意义也由“世俗拯救”功能向“认同传道”功能转变。  [关键词]《圣经》 《海上钢琴师》约拿单 保罗
[摘要]《闯关东》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阐释了我们民族的传统。它注重正面民族精神的塑造,从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探寻全中华民族的生存历程,力求在小家之中寻找一种大智慧、大勇猛、大义气,支撑它的不是无聊的笑料,而是家族和时代的沧桑。在《闯关东》中,朱开山等人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传统儒家教化的力量和精神。  [关键词]《闯关东》 传统 民间    《闯关东》与很多投合西方审美趣味的影片不同,它注重正面民族精神的塑造
[摘要] 电影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主流,人们对于电影中广告的出现颇有争论,解读电影与广告之间微妙的联系,分析研究电影植入式广告的优势与不足,将会实现电影与广告的双赢。  [关键词] 电影 广告 电影植入式广告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35    有人说,如今的电影植入广告已经成为制片方和商家双赢的合作方式;也有人极其反感电影植入广告,认为广告植入
[摘要]读图时代,受众对传记作品的美学欣赏无疑是直接和感性的。影像传记作为影视素材,深受观众追崇,影片《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中凸现的暴力场面、婚外恋和主人公的“准则英雄”式悲剧命运的解构等为影像传记的美学批判提供了介质。无论读图时代目前如何繁盛,我们都要以理性的心理去洞悉个中的道德伦理,用美学批判的阳光审视读图时代的作品,而影视编剧和导演也应该在考虑商业性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影视传记作品的创作
[摘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迭九十多个,在这么多人物当中,林语堂最推崇的却是女主人公姚木兰,把她塑造成集美貌、贤德、聪慧,豁达包容、勇敢坚韧于一身的乱世中的佳人。  [关键词]美貌 贤德 聪慧 豁达包容 勇敢坚韧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浊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