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描述了一种基于惠特曼干涉理论,采用步进扫描方式工作的连续太赫兹波频谱测量方法。对所提出的连续太赫兹波频谱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计算机对频谱及能量密度分布进行
【机 构】
: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71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描述了一种基于惠特曼干涉理论,采用步进扫描方式工作的连续太赫兹波频谱测量方法。对所提出的连续太赫兹波频谱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计算机对频谱及能量密度分布进行实时采集。根据该方法搭建测量光路采集太赫兹波频谱及能量密度数据。将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了良好的一致性结果。采用镀银反射镜、热释电探测器与斩波器构建测量光路,对干涉强度进行单点探测,利用扫描步进方式获得了频率为210 GHz连续式太赫兹波源返波振荡器(BWO)及400 GHz耿氏振荡器的频谱和能量密度分布,测量精度为1 GHz。结果
其他文献
求解出了部分相干环状光束在非Kolmogorov湍流中的瑞利区间解析表达式,并研究了湍流参量(广义指数α、内尺度l0、外尺度L0)和光束参数对光束瑞利区间的影响。研究表明,湍流中瑞
利用计算成像的方法得到不同方向、位置、景深处的图像以满足不同需求,实现先拍照后对焦的功能,克服了传统相机机械式调焦带来的缺陷,但其子光圈图像空间分辨率受微透镜数目的限制,成像质量相比传统相机有所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数字对焦方法,即先提取子光圈图像,然后采用小波和插值相结合的算法把每个子光圈图像的分辨率提高一倍,组成高分辨率子光圈图像阵列,再对该子光圈图像阵列做傅里叶切片变换重聚焦处理。通过
为了解决机动车尾气监测系统中所监测尾气红外图像的配准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重尺度搜索遗传算法的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以互信息为相似性度量,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概率公式进行调整,利用所提出的双重尺度搜索遗传算法作为优化算法,实现了机动车尾气红外图像的高精度配准。采用该方法进行配准实验得到的横向平移量、纵向平移量和旋转角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949、0.0447和0.0000,优于其他方法。相对于基于
基于机器视觉的疲劳检测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快速、准确、全天候可操作等特点,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该方法容易受复杂光照、驾驶员位姿变化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对复杂光照和位姿变化对驾驶员疲劳检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基于实时增强约束局部模型的多信息疲劳检测方法。对采集得到的图像进行实时高动态范围增强处理;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驾驶员人脸建模,提取驾驶员的视线、眼部PERCLOS特征;最后建立基于贝叶斯
以磨损失效扁平链为研究对象,采用铁基合金粉末对基体进行了激光熔覆试验,在不同的熔覆工艺参数下,进行了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功率1600W、扫描速度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