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理论指导高三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d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创设人性化的高三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动参与者;给每个学生提供“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且学生乐意接受的具有挑战意义”的学习内容,将有些习题设置为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需求,探究不同的结论,从而享受数学、感悟数学。
  【关键词】差异教学;课堂教学;学生差异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那么如何运用差异教学理论指导高三数学课堂教学,使高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并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呢?结合高三教学实际,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人性化的高三数学课堂教学环境
  高考带给高三学生巨大的压力,因此,教师应该创造人性化的高三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很大的潜在的影响。民主、平等、宽容、合作、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的程度,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学生身心合一的最佳教育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要成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尊重学生。师生彼此尊重的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抱着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平等互助的态度,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才会有主人翁的精神,而不致消极、被动。
  (2)教学民主。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的情感最融洽。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达到师生间彼此尊重,教学相长。
  (3)关爱每一个学生,以情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以情动人,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学生喜欢数学老师,就会喜欢数学学科。
  二、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实现差异教学
  高三复习课如何上,才能既避免上成使学生昏昏欲睡的“剩饭课”,又避免上成让学生望而生畏的“题海课”,一直是高三数学老师苦苦思索的问题,笔者在进行立体几何的“线、面垂直的位置关系”复习时,为了发掘学生优势,给每个学生提供“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且学生乐意接受的具有挑战意义”的学习内容,将有些习题设置为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可以让优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示又给学困生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让学困生有梯子可以爬,最终也解决了问题,实现了差异教学。
  文科数学的立体几何教学中,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是重点之一,高考试题的第一小题都是证明此类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获,战胜高考。
  三、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需求,探究不同的结论,从而享受数学、感悟数学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灵活多变、思辨性强,成为历年高考中的热点问题,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束手无策。笔者所教的是文科数学,大多数文科生数学基础薄弱,缺乏函数思想,抽象能力较差,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不是一下就能掌握的,在高二学习不等式时就初次接触恒成立问题,如不等式ax2+bx+c>0对任意的x∈R恒成立型已有所了解,但当x2系数含字母时不能考虑全面。笔者就从学生熟悉的这种模型的恒成立问题着手,进行变式训练。
  例题:不等式x2-2ax+2>a对任意的x∈R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本例意图让每一个同学知道,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都与函数有关,用函数思想来解决问题,构造函数f(x)=x2-2ax+2-a,若f(x) >0恒成立,只需抛物线开口向上且△<0。
  变式1:不等式x2-2ax+2>a对任意的a∈[0,1]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变式2:不等式x2-2ax+2>a对任意的x∈[0,1]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本题也可以直接构造函数f(x)=x2-2ax+2-a,x∈[0,1],转化为函数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可得到解决,但过程较繁。最后,总结如下:
  一般情况,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都与函数有关,注意选择函数的自变量(对哪个字母恒成立,这个字母就是自变量),然后构造函数,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直接将不等式右边化为0,左边构造为f(x),进而转化为求f(x)的最大或最小值;二是变量分离法,将不等式中的字母分到式子左右两边,再构造函数f(x),此时的f(x)中已没有参数了,转化为求确定的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不同要求的数学,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变式中辨析本质,历练思维,演绎了一堂精彩的变式习题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差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方法的提炼,加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高三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数学课堂就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课堂,因而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能适应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社会要求,同时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以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出版
  [2]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出版
  [3](美)汤姆林森著.刘颂译.《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出版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安徽省桐城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随后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国并渗透到实体经济,中国也未能幸免。尤其对以出口为主的我国中小型企业而言,要在这场危机中化险为夷,还需从自身出发,立足国情,找出
【摘 要】该文结合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从创设教学情景出发,激发学生情趣;张驰有度,分层设计;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就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四维课程总目标。这就把2001实验稿中的双基目
理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理想二极管可以当成一个电阻,当在理想二极管上加上正向电压时,理想二极管的阻值为零,理想二极管相当于一根理想导线,理想二极管所在的位置相当于短路;当在理想二极管上加上反向电压时,理想二极管的阻值为无穷大,理想二极管所在的位置相当于断路。有些同学在遇到含理想二极管电路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着手分析,下面举例说明,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例1:如图1所示,一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
一辆红旗CA7220E型轿车,行驶里程30万km。该车在行驶中加速不良,特别是在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以上时,加速时出现类似“断火”的现象,车身一窜一窜地抖动,致使无法正常行驶。用元
随着电网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物资设备的采购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招投标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越来越希望建立一个电力物资招投标管理系统,以此来解决传统招投标方
传统的联合变换相关器一般为单光路反馈系统,体积大且运行速度慢.针对其缺点,根据光电联合变换相关器探测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具有双光路的反射式光电联合相关器,其由计算机控制的电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是高耗低效的,作文成了压在师生心中的一块巨石。究其原因,问题很多,但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的尝试和体会。  一、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难,首先难在素材上。突破写作的难关,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只有积累足够的素材,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迎刃有余。“问渠哪得清如许,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体需要而产生的内心深处的深层体验,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可让严肃的课堂沉浸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助推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蕴含丰富情感的学科,特别是初中语文教材,更是不乏讴歌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生活之美的名篇佳作。这些承载着人生哲理、
摘要:创建节约型企业是促进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节约型 企业建设 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关于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切实保证。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