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杂种优势的解剖学分析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湘杂棉3号、南抗3号和鲁棉研15等3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势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及其亲本为材料,剖析盛花期主茎功能叶(倒4叶)的叶片结构、叶表皮气孔特征以及主茎功能叶的叶脉、叶柄、铃柄和对应的果枝叶叶柄等器官的维管束组织结构。结果表明,3个F1及亲本共9个材料的主茎功能叶(倒4叶)主叶脉中的维管束形态有三分支型、两分支型和无分支型3种,杂种及亲本之一的维管束都为三分支型,说明三分支型的维管束是显性遗传。F1功能叶主叶脉、功能叶叶柄、果枝叶叶柄、铃柄的维管束性状(导管总数、单个导管面积、维管束总面积、维管束
其他文献
1923—2005年中国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其中东北育成682个品种。选用大豆基因组64个SSR标记分析东北169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变异,探讨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时
以新疆4个主栽棉花品种新陆中20、新陆早24、新陆早33和03298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成功地诱导获得了体细胞胚并进一步发育成苗。研究发现,所用的4种激素组合均能有
持续性枕后位( persistent occipito posterior position,POPP)是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部内回转受阻,持续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后方,以枕额径通过产道,与骨盆诸径线不相适应而致梗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癌组织及细胞株中IL-7mRNA的表达,探讨IL-7是否参与了卵巢癌的局部免疫调节,为IL-7用于卵巢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6例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采用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