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的“主角”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学科在高中的各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同学反映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感觉比较混乱,并没有一个明了的知识脉络,那么如何在学习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呢?笔者将以自身的学习经历为例对于高中化学中的关于水知识网络构建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为其他同学的化学学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水;反应方程式;探讨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水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多的化学反应中都能够看到水的身影,是化学里比较常见的物质。在平时的化学的学习中几乎每个章节都会涉及到水,可以说水是高中化学中的“主角”,接下来将对水进行深刻的探讨,以充分了解水的不同性质。
  一、 水的分解反应
  水的稳定性比较好,要想将水进行分解,温度达到2000℃时也只能将分解率提升到0.6%左右。一般可以采用电解的方法来促进水分解,这是最常用的水分解的方法,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 O2↑,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通过电解最终形成氢气和氧气,如果处于实验室的环境之中可以通过加入电解质NaOH来提高电解水的速率。在关于盐溶液的章节学习时有关于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通过实验的最终结果可以得出方程式为:2NaCl 2H2O电解2NaOH Cl2 H2↑,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含有氯化钠的溶液经过电解后也会出现分解反应,因此,这个方程式也可以看成是水的分解反应。在这两个实验中通过对温度的测试可以看出水的分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二、 水与单质的反应
  一般来说水与单质反应,单质指的是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接下来以金属单质为例进行讲解。水会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能和水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物质包括Na、K、Ca、Mg等物质。这些金属元素中有一部分与水反应的比较缓慢,如Ca与水反应过程中会生出氢氧化钠,影响反应的进行。有的物质与水反应得比较快,如Cs与水反应会产生爆炸。在金属与水反应时不一定会置换出金属离子,如CuSO4溶液与Na的反应中,Na与H2O反应时会生产H2而不是Na离子。
  由于与水进行反应的单质比较多,为了加深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将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金属单质中也可以依据不同的反应条件进行划分,并总结出水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共同特点。此外,需要针对其中一些特殊的地方进行详细记忆,因为,这部分往往是学习的难点,也是最容易出题的地方。
  三、 水与氧化物的反应
  水与氧化物的反应主要包括与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两种。在水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最容易与水发生反应的是CaO、Na2O、K2O,这些都是比较活泼的最高价氧化物,这几种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后会生产强碱或者中强碱。以Na2O2与水的反应为例,在水上放置脱脂棉,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漂浮在溶液上的脱脂棉燃烧起来,说明这种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完全之后经过测试溶液呈现强碱性,可以印证以上的说法。
  而水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会生成强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也越容易与水反应,其反应的产物为强酸。以光合作用为例,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形成碳水化合物与氧气,正是有水参与到光合作用之中,才使得地球上的植物能够不断生长。
  四、 盐类的水解
  盐类的水解反应主要包括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无论哪类盐的水解反应都是中和逆反应。下面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盐类的水解反应,强酸弱碱盐与水反应之后,水内的离子发生变化之后逐渐形成弱电解质,通过酸碱测试之后,检测出水解反应之后呈酸性,而弱酸强碱与水反应之后呈现碱性,而弱酸弱碱盐则会出现双水解现象。因此,在这类溶液的配制过程中,要加入一些酸类或者盐类来抑制水解。
  在盐类水解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别按照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的水解进行分类,详细地了解几类分解的特点,为了方便记忆笔者总结出盐类水解口诀: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来判断酸碱性:一般来说,分解出阳离子,则呈现酸性;分解出阴离子,则呈现碱性。最终可以全面了解盐类的水解方面的知识。
  五、 水与有机物的反应
  水雖然是无机物,但是在有机化学中水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与有机物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方式,包括加成反应、水解反应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糖类、蛋白质等物质都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例如,蛋白质都是由大量氨基酸缩合脱水得到的,水解反应就是它的逆反应。蛋白质的典型一级结构(化学键)就是肽键R-CO-NH-R每个肽键水解后生成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如果蛋白质完全水解,则得到氨基酸,因而可以看出水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原因。在学习水与有机物的反应时要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以提高对相关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能力。
  六、 盐的水合
  在盐溶液结晶过程中会析出一定数目的水分子晶体,出现盐的水合现象。以硫酸铜的水合为例CuSO4 5H2OCuSO4·5H2O,在加热之后CuSO4·5H2O会出现分解。在2011年高考中给出了CuSO4·5H2O的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说明盐的水合这一部分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需要进行深刻的理解。
  七、 小结
  以上对高中化学中的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简单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将各部分关于水的化学反应知识学习之后,可以和笔者一样按照水的分解反应、水与单质的反应、水与氧化物的反应、盐类的水解、水与有机物的反应、盐的水合等几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在了解不同反应共性的基础上,详细地掌握各部分反应的个性特点,因为这些个性部分往往是考试的易考点。同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详细地划分,总结反应的特点,深入理解水的性质,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与水相关的化学反应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光生.高中化学学法指导[J].才智,2014,(26):65.
  [2]王传安.水——化学中的“主角”[J].理科考试研究,2014,(09):90-91.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教师尤其是工作三年内的教师对教育工作是充满激情的,但也最容易因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导致自己的课堂教学停滞不前。本文通过一个新教师三年内成长轨迹的分析,结合课例探讨了新教师应如何摆正自己的课堂教学地位,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审视自己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教育事业焕发生命的光彩。  关键词:评价;定位;蜕变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成为一名教师,我与孩子们已经度过了三个快乐而充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开拓学生语文视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引领;情境交融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阅读教学也是为小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打下基础。教师要不断更新阅读教学的理念
摘 要: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课程资源能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本文对甘南藏族饮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在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以期对本地饮食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藏族饮食文化;应用;案例分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
摘 要: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然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为了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从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喜爱阅读;二是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 传授方法  近年来,课外书的重要性日
摘 要: 要弥补语文教学“低效”的缺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语文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求知欲;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便可得法于课内,增效于课外,让自己终身受益。  关键词: 自学能力 自学兴趣 自学方法  语文自学能力指的是中学生在已有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独立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重视培
摘 要:在旅游酒店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不仅能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有效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本文通过具体论述、专业情境再现的教学模式在当前旅游酒店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全面提升旅游酒店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专业情境;旅游酒店管理;教学模式  专业情境再现主要是以科学的理论内容为主要的基础,紧密依托真实的工作环境,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旅
摘 要: 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在注重传统内容的同时,实现形式上的创新。做好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评价,在评价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评价多元化。结合历史课堂的实际,阐述分析“死去活来”的课堂教学评价新形式,希望能对当下课堂评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结果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不足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太过注重对学
摘要: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的重要基础必修课,为了适应国家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需要,应恰当地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合理地进行大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通过课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的能力、课下数学建模的组织与培训、数学建模实践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性与实践性,并给出通过具体实践得出的效果,为新形势下本科人才
摘 要: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课前有效预习,重视新课导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双向双赢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双向双赢;数学思想;效率  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基础的形式,而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初中生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电脑、手机的诱惑,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厌学情绪,上课走神,再加上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少年,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跟不上
摘要: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错误”,但错误是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良好契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数学教学在“错误”中构建高效。  关键词:错误;数学教学;合作探究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面对错误,我们教师不能埋怨学生,应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