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特征

来源 :作物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统计数据,分析河南省主要气象因子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变化的影响,为气候变化条件下作物适应性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数据(1960-2018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1985-2018年),分析了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雨量和年均相对湿度4种气象因子,及小麦、玉米和水稻3种典型粮食作物单产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特征.结果显示,1960年以来河南省年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0℃,豫西和豫中地区年均气温升高幅度略小于其他地区,豫东地区年均气温升高幅度最高.年降雨量整体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以豫南地区变幅最高.年日照时数随时间显著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122.8h.除豫西地区外,其他地区年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全省小麦和水稻单产均随时间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1158kg/hm2和1 050kg/hm2;而玉米单产随时间上升趋势较平缓,平均每10年增加670kg/hm2.年均气温对3种作物单产影响最大,而年日照时数和年均相对湿度次之,年降雨量因不同区域灌溉条件不同,对作物单产影响较小.总的来说,河南省各区域年均气温明显上升,而年日照时数和年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降雨量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但年际间浮动较大.小麦和水稻单产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玉米单产趋于稳定.年均气温和年日照时数对3种作物影响显著,年降雨量和年均相对湿度在豫北、豫中和豫东地区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种植模式优化是挖掘农田高产潜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于2017-2018年在湖北省江陵县三湖农场开展了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早稻-晚稻(DR,对照)、春玉
为探讨烟草对镉(Cd)胁迫的耐受性,以湘烟5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镉一次性灌溉施入对烤烟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期内,随着有效态Cd浓度的提高,
化学打顶对于抑制棉花顶端的无限生长和实现轻简化栽培具有重要意义,而合适的打顶剂则是简化栽培管理的关键.采用自主配制的3种化学打顶剂(Z1、Z3和Z4)和市场上购买的氟节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