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发酵法L-丙氨酸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清洁级ICR雌雄小鼠各10只,以最大耐受量(MTD,15.0 g/kg)经口灌胃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分别设8、40、200、1 000、5 000μg/皿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自发回变)、溶剂对照组(纯净水)和阳性对照组(TA97a-S9、TA98-S9、TA102-S9均采用50.0μg/皿敌克松,TA97a+S9、TA98+S9、TA100+S9均采用10.0μg/皿的2-氨基芴,TA100-S9采用1.5μg/皿叠氮钠,TA102+S9采用50.0μg/皿的1,8-二羟蒽醌),采用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将5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和1.25、2.50、5.00 g/kg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及阳性对照组(0.04 g/kg环磷酰胺),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间隔24 h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将25只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和1.25、2.50、5.00 g/kg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及阳性对照组(2 mg/kg丝裂霉素C),每组5只。采用连续5 d灌胃方式进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发酵法L-丙氨酸对雌、雄性小鼠的MTD均大于15.0 g/kg。在加或不加S9的情况下,各剂量发酵法L-丙氨酸对TA97a、TA98、TA100、TA102菌株均无致突变作用。各剂量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NCE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剂量发酵法L-丙氨酸染毒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常染色体单价体率、性染色体单价体率及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酵法L-丙氨酸急性毒性属无毒级,未见其明显致突变作用或遗传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