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敦煌藏经洞发现的22件汉、藏文宅经写卷,弥补了目前唐宋时代同类文献缺失之不足。敦煌藏文本P.3288V《宅经·五姓家宅图等占法抄》与P.T.127V《人姓归属五音经》均系依据汉文本《宅经》编译而成。它们的发现,表明宅经文献不仅在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长期流行,同时对吐蕃日常生活也有深刻影响,隐喻着归义军时期敦煌吐蕃移民转型发展、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的具体路径,成为唐宋时代汉、藏认同融合历史归宿的
内容摘要:敦煌莫高窟所见正卷立体化莲瓣纹样,以前端作三分弧形且翘起为特征。这种纹样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两京地区极为流行,武周及其以后逐渐减少。而在唐前期的敦煌,正卷立体化莲瓣呈现与两京地区同步发展的态势,自唐前期第二期开始广泛使用,进入唐前期第三期后以瓣代花形式不再流行,多作为卷草中的花瓣或草叶表现。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宝相花;卷草;正卷立体化莲瓣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
宋代笔记数量庞大、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史籍整理、文献研究两个维度。在宋代笔记的整理层面,点校出版的笔记数量明显增多;高质量的点校本为史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出版的笔记整理本不断更新笔记的定义和分类方式,推动“笔记”概念界定和分类朝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迈进,但在笔记校订和考证上仍有提升余地。在研究层面,相比文学领域的热烈讨论,宋代笔记的史学价值仍有深入挖掘的空间,其在补史、历史细节、区域史和民族史等方面的意义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