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景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方式的具体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善于采用相应的情景创设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景教学的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情景教学 情景创设 情景选择
情景教学已越来越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情景教学不同创设途径,不同文体、内容对情景教学的不同选择,对情景教学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总结,使语文教师在利用情景教学时,做到有选择、有“花招”。
一、真材实料“现情境”
说明文因体裁的限制,大多内容平实、语言朴素,较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这类文章多是对事物或事理的说明,尤其是在教学事物说明文时,如果教师能够找到具体实物进行演示讲解,就会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事物的特征和写作技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说屏》一课,这是一篇介绍有关屏风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现在的学生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少见过屏风,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事物,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我特意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屏风,让学生对这一事物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再配合从古至今各种屏风的图片,结合文中的精美语句,让学生既弄清事物的特征,又得到美的熏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妙语生花“借情境”
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尤其是在诗词的教学中,诗词短小精炼,但背后的意蕴却很深厚,课堂上如果教师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把某种情形、某种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既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道,在教学时,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我的话语想象:“黄沙漫漫,浩瀚无边,孤烟一缕,由烽火台升起,直上青天;长河似带,大漠尽头,一轮红日,坠落天边……”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王维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三、形声兼备“赏情境”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迅猛发展,也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如在教学相关课文时, 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 在课前放映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录像,让学生先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大脑中形成该文较为完整的印象,再加上教师对课文重点、疑点的分析,就会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熟悉课文内容。
如教学《安塞腰鼓》时,课前先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在漫漫黄沙之上,那极具震撼力的鼓声、跃动的红绸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而这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冲击也是不言而谕的,有了这样的感受再走进课堂,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魅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声情并茂“诉情境”
语文教学的内容大多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它能够使阅读者获得内心情感上的美感体验。而音乐也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重要载体,如果这种体验能够与音乐融为一体,将很容易使这种感情达到共鸣,阅读者就会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既而犹如身临其境而大受感动,直至产生移情。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一篇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感情含蓄深沉,语言却很朴素,情感的流露蕴含在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这种课文如果单凭课堂讲解,学生不一定都能体会个中深情, 更不定会产生激情。因此,我通过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一种母爱情境,唤起学生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将学生带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通过我与学生的共同解读,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以后,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进行拓展升华,使母爱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学生的感情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直击他们的心灵,渗透了德育教育。
五、活灵活现“演情境”
课本中的寓言故事、戏剧或小说的某些片断,很适合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根据课文体裁及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走进课本,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所要反映的主题。戏演好了,人物的形象、作品的主题等就勿需多讲了。
如学习《扁鹊见蔡桓公》时,我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预习,在学生粗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准备的过程就对扁鹊与蔡桓公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品位,熟知了故事发生的经过结果,这篇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他们解决了,老师无需多讲,效果还很好。
六、走进生活“感情境”
语文教学中,作文占很大的比重。那么,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创设情景呢?其实“生活中处处皆情境”,学生每天置身其中,但往往缺少认识,如果教师能在合适的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去唤醒学生的这些日常的积累,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鲁教版初一语文第三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课上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大讲如何构思、怎样布局,而是带领学生游览了校园,和学生一起观察落叶并回忆它们往日的繁华,一起仰望柿子树上红彤彤的柿子,聆听冬青丛中鸟的鸣叫声……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在他们眼中突然变得不寻常了,回到教室,我没有做过多的交代,只是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学生完成的出奇的快,质量也较高。
情景教学,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只要语文教师勤于钻研、善于选择、精于设计,一定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德育的天堂、学生的乐土,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关键词:情景教学 情景创设 情景选择
情景教学已越来越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情景教学不同创设途径,不同文体、内容对情景教学的不同选择,对情景教学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总结,使语文教师在利用情景教学时,做到有选择、有“花招”。
一、真材实料“现情境”
说明文因体裁的限制,大多内容平实、语言朴素,较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这类文章多是对事物或事理的说明,尤其是在教学事物说明文时,如果教师能够找到具体实物进行演示讲解,就会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事物的特征和写作技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说屏》一课,这是一篇介绍有关屏风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现在的学生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少见过屏风,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事物,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我特意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屏风,让学生对这一事物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再配合从古至今各种屏风的图片,结合文中的精美语句,让学生既弄清事物的特征,又得到美的熏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妙语生花“借情境”
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尤其是在诗词的教学中,诗词短小精炼,但背后的意蕴却很深厚,课堂上如果教师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把某种情形、某种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既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道,在教学时,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我的话语想象:“黄沙漫漫,浩瀚无边,孤烟一缕,由烽火台升起,直上青天;长河似带,大漠尽头,一轮红日,坠落天边……”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王维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三、形声兼备“赏情境”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迅猛发展,也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如在教学相关课文时, 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 在课前放映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录像,让学生先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大脑中形成该文较为完整的印象,再加上教师对课文重点、疑点的分析,就会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熟悉课文内容。
如教学《安塞腰鼓》时,课前先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在漫漫黄沙之上,那极具震撼力的鼓声、跃动的红绸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而这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冲击也是不言而谕的,有了这样的感受再走进课堂,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魅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声情并茂“诉情境”
语文教学的内容大多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它能够使阅读者获得内心情感上的美感体验。而音乐也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重要载体,如果这种体验能够与音乐融为一体,将很容易使这种感情达到共鸣,阅读者就会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既而犹如身临其境而大受感动,直至产生移情。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一篇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感情含蓄深沉,语言却很朴素,情感的流露蕴含在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这种课文如果单凭课堂讲解,学生不一定都能体会个中深情, 更不定会产生激情。因此,我通过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一种母爱情境,唤起学生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将学生带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通过我与学生的共同解读,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以后,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进行拓展升华,使母爱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学生的感情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直击他们的心灵,渗透了德育教育。
五、活灵活现“演情境”
课本中的寓言故事、戏剧或小说的某些片断,很适合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根据课文体裁及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走进课本,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所要反映的主题。戏演好了,人物的形象、作品的主题等就勿需多讲了。
如学习《扁鹊见蔡桓公》时,我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预习,在学生粗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准备的过程就对扁鹊与蔡桓公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品位,熟知了故事发生的经过结果,这篇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他们解决了,老师无需多讲,效果还很好。
六、走进生活“感情境”
语文教学中,作文占很大的比重。那么,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创设情景呢?其实“生活中处处皆情境”,学生每天置身其中,但往往缺少认识,如果教师能在合适的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去唤醒学生的这些日常的积累,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鲁教版初一语文第三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课上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大讲如何构思、怎样布局,而是带领学生游览了校园,和学生一起观察落叶并回忆它们往日的繁华,一起仰望柿子树上红彤彤的柿子,聆听冬青丛中鸟的鸣叫声……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在他们眼中突然变得不寻常了,回到教室,我没有做过多的交代,只是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学生完成的出奇的快,质量也较高。
情景教学,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只要语文教师勤于钻研、善于选择、精于设计,一定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德育的天堂、学生的乐土,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