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时性激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心衰)时相关体液因子及性激素水平变化与心衰程度及类型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包括慢性心力衰竭组(47例病人,术中男26,女21)和正常对照组(53例健康人,其中男24,女29).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男女心衰者与健康者血雌二醇(E2)、睾酮(T)、醛固酮(Ald)水平.结果:男女心衰患者E 2、T平均值均较对照者高,但除男性E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外,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男性心衰者E2升高水平与Ald明显升高结果相一致.结论:雌激素与男性心衰关系密切,血浆E2浓度升高可能影响男性心衰发生发展过程,其含量变化与A1d含量变化具有良好相关性,对于判断心衰病情及探索心衰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EG4细胞是由10.5 d胎龄的129/svJ小鼠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培养得到的多能干细胞系. EG4细胞的发育多能性使其可作为研究细胞分化的体外模型. 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获得能表达胞
线粒体通过控制释放促凋亡因子对细胞凋亡的调控起决定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Caspase-3是细胞凋亡级联反应下游的一个关键的凋亡执行蛋白水解酶,但同时也有对线粒体的反馈作
构建了一系列携带有人凝血因子Ⅸ突变衍生物基因(hⅨR338A)及不同调控元件的腺相关病毒 表达载体,并经体外转导不同的细胞系,筛选、优化,挑取高表达质粒及其转导稳定细胞克隆,然后, 以一个
1998年3月~1999年2月,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羚牛、鬣羚、斑羚春冬季对生境的利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它们在生境选择上有
通过对侏罗纪扩散能力较强的海扇类双壳类分布历史的追溯发现:双壳类 Chlamys(Chlamys)valoniensis(Defrance),Camptonectes(Camptonectes)auritus(von Schlotheim)和Chlamys(Chlamys)t
植物胚性细胞定量分析研究需要首先将其切片图像分割处理,然后进行大分子量化分析.但植物细胞切片图像上表现出来的植物细胞特有的复杂属性,使得一般图像分割分析方法很难奏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缺血预适应诱导第二心肌保护窗口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肌缺血预适应及心肌梗死模型.斑点印迹法测定心肌热休克蛋白72含
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N)被认为在突触可塑性及在海马长时程增强(10ng term potentiation,LTP)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两种整体LTP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了CN特异性抑制剂
用PCR法扩增并克隆了profilin2全长启动子 (1667 bp), 经5′端不同长度缺失, 与gus (uidA)基因连接,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转化伽蓝菜, 证实在转基因植株中全长启动子Pfn1.7呈
安徽繁昌孙村镇癞痢山人字洞发现的貘化石,是迄今我国所报道的更新世早期此类材料中相对丰富和保存最完整的,不仅有部分头骨和完整上、下齿列,而且有大多数头后骨骼.这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