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顿村的笑容(外一篇)(散文)

来源 :西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唱的歌有种忧愁,把思绪又拉回了那个清晨。犬吠声、布谷鸟的歌、小孩子的嬉闹声,把太阳逗得很开心,从云层中露出笑容。远处的鸡鸣声把我从床上拉了起来,狭小的床位上,我的身体格外迟钝。我起身拿起手机,试着寻找着连接过往记忆碎片的事情。果真一切又这么熟悉地开始了。
  拎着我的洗漱包,缓缓地走下楼梯,楼梯是木制的,有点陡。每当我靠近楼梯,不由自主地就会放慢脚步。扶着梯子走下去,看着他们早已起身正有说有笑,看到我便招呼着我吃糌粑,我笑了笑拿起手中洗漱包走向外面的水龙头。当我走出大门,阳光的炙热瞬间让我睡意全无。看着门口嬉戏的孩子,电线杆上的布谷鸟,听着躲在某处的雄鸡歌喉……是的,我可能是宾顿村中起得最晚的那个懒虫了。这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不过空气中弥漫的泥土气息和夹杂着牛粪味的风,让我不得不用力吸上那么几口,心中的那些躁动不安消散。嗯,非常舒坦的清晨。我飞奔向水龙头,拿出牙具刷牙,此时隔壁家的阿佳啦出门接水,在我的身后放下水桶等待着我,我听见桶的声响后,立马让开位置,帮她拿起水桶接水。她笑着对我说感谢,我只是挠挠头让开位置。对于我来说是村庄的清晨的现在,对于她们来说或许是已经忙完了许许多多事情的中午了。
  在布谷鸟的伴奏下,我跟阿佳聊着天。这村里的井水其实没有那么冰冷,甚至让我感觉很温暖。阿佳面带笑容说:“我们村的水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冷。”看着她的笑容,想起他们所有人的笑容,这是我能感受到的村里人的真诚和质朴。我们习惯了城市的喧哗,变得有点冷漠,似乎也忘记了对陌生人微笑,我们更愿意用沉默去证明什么。而我所认知的冷漠,和那些看似疲惫冷漠的脸,这一切的一切在我走进这个村的时候就烟消云散了。我漫无目的走在村间的小路上,遇到的每一张脸都是从微笑开始。那种微笑让我很安心,仿佛我遇到的每一个村民都是我许久未见的故人。我们可以欢快地交谈,有说有笑,没有任何年龄段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一颗温柔的心。就像此刻在水龙头旁的我和陌生的阿佳,有说有笑仿佛像是一家人。这种温暖的感受深深地感染我每一个细胞,让这个看似平凡的早晨也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收拾收拾行装踏上了采风的路途——琼结宾顿藏戏。这对于我来说完全是知识盲区,鼓钹的声音响彻云霄,那些前一分钟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父亲、大夫、儿子角色的他们立马变得庄严起来。在鼓声中舞蹈的那些白色面具下的他们,让我心中充满着敬畏之心。那一刻他们仿佛幻化成了蓝天上的白云,缓缓地随着鼓声在巨大的唐东杰布唐卡前舞动着。我坐在年迈的老艺人和百姓身旁,一切都显得那么庄重安详。在长达几十分钟的表演里,观众席里的我也被深深地吸引。
  忘记了拿出手机记录这一切,我被这样的演出和观众吸引了。我的心也平静了下来,随着舞动的节奏仿佛看见了千百年来的阿吉拉姆走过的每一个足迹。这场演出让太阳都来凑热闹,炙热的太陽把云都推到了天边,欣赏着那些渺小却生动的白色面具。似乎面具也望着天上的太阳露出微笑,这一切让整个村落变得格外美,一直到鼓钹结束的那一刻,我还沉溺在这一片美中不肯醒来。当村民们摘下面具后,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日常。田间地头畅聊着生活的过往,小孩子们又开始嬉戏打闹。太阳不知何时躲进了云层中不肯出来,我也被这一切拉回了现实。当我走出场地时,我突然失忆般不知道在这里真正看见了听见了什么。我只知道这里有一片净地,和一群平凡人的坚守。在我走过的天地中,有无数留在角落的微笑,有我这一生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我把自己留在了那里,那个土堆上和老人们一起享受安详的清晨。那个村间的小路上踩着羊粪走向远方的少年,你会不会和我有过千年的约定,是否前世也曾擦肩而过。在此刻,这里不再陌生,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们的笑容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阿吉拉姆的微笑是平凡人的坚守,是千百年的传承,更是让我找回自我的力量。
  他是一个酒鬼
  我听着骰子的声响透过迷醉的神经传达到我的脑海,我一直都认为此时我是快乐的。但是每次深沉的思绪总会干扰我迷醉的神经。告诉自己什么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或许此刻的我正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身体和思绪。让我显得更加正常,哪怕这一切都是徒劳。我能感觉到酒精开始侵袭着我所有的细胞,似乎每一个情绪和状态都被无限放大。到底什么才是我认为的真实,此刻一切都开始变得朦胧,变得越发地膨胀。灯光朦朦胧胧得跟酒精一样让人上头,心中那些潜藏的欲望此刻突然躁动了起来。
  在一群看似快乐的人中,又有多少恶欲情仇呢?随着阵阵的骰谣飘荡在冰冷的寒风中,他叼着一支烟,嘴里碎碎念着骰谣。那双满是血丝的眼晴里,写满了宿醉的痕迹。或许在我们看来他是一个酒鬼,一个毫无追求的人。一个看似只会醉生梦死的人,一个或许被生活遗弃的人。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悲伤,他的言行举止都和酒精息息相关,或许我们都曾在一个深夜试着将自己灌醉,让自己迷醉在酒精中不肯醒来,可是总有清醒的时候。当我们一次又一次醒来面对现实,不得不重新认清心中那些伤痛和快乐,这一切痛楚慢慢撑起了我们的人生。
  某个清晨,因为一碗热粥而感动得痛哭流涕,认为一切都是一直所坚信的爱情。一切发生得太突然,让他不知所措。他原本暗淡的人生,开始走向另一个方向,他开始拼命地努力,朝着美好未来的方向前进。但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一个玩笑,就在他努力时,突然逝去了这一切,一切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一切他追求的,顷刻烟消云散。寒风吹得他头痛欲裂,他试着理清自己的所有思路。一声声骰谣让他回到了这个迷醉的空间里,一切都那么地苍白而熟悉。
  多少个看似平凡的黑夜里,星辰想要照亮每一个人的心。却又有多少人能静静地仰望星空呢?而我却迷醉在这个世界不肯醒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在装睡。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是一场梦境,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我的。包括我所认知的这一切似乎都属于万物,我不知何时开始让自己变得如此荒凉。缘来缘去终归不过是一场梦境,我突然醒了过来。看着身边嘻嘻哈哈的人群,他们还在喝着酒唱着歌,我拿起了酒杯加入他们。
  在那些我看不见的深夜发生了多少故事,在那些我听不见的地方有多少撕裂,在那些我说不出话的角落又有多少无奈。这一切的一切都如眼前酒杯中的泡沫一样化成了虚无。到底什么才是我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诉说。因为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的无常,黑夜和白天没有相遇。就像我们都醉在这个世界里不肯醒来。
  责任编辑:索朗卓嘎
其他文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重庆科技学院实践教学大讨论的相关要求,和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重庆科技学院专业特色和办学实
虔敬的心   巨大的悲悯捧在你掌心  走过千万重山,你忧伤地看着河水遁形  河床裸露,誰来洗刷污垢累累的灵魂  矫饰的赞美诗涌向你,抵挡不了饥饿  风已经习惯了跟细沙调情  狗最多跑向旷野偷猎命中的激情  只有虔敬的心是寂寞的,高过了悲悯  低呵低,低过了祖祖辈辈唇边的祷文
一  蒙上口罩的,不止是被寒风吹碎的期盼。还没有来得及挥手,凶猛的病毒就撕裂了这个庚子的除夕。  春天转过身去,阴影落在大地。逆行者远去的路上,雪一直悬在空中。  二  寒风,让每一个火热的胸膛刺骨疼痛。为避开那一支藏在阴暗角落的毒剑,城市与城市、生命与生命、河流与山川、天空与大地、悲戚与悲戚、时间与时间都悲怆地抱紧了距离。  这一刻,抛家舍子的你正焦急前行,时辰看不清你的面容,在亲人还没有来得及
“瞒天过海”这个成语形容的是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更明显,就是瞒着老天偷渡大海。但所谓“苍天在上”,渡大海这事儿也能瞒得住天吗?如果天都可以瞒,那这个天到底又是什么天?  要搞清楚这件事情,还要从唐代名将薛仁贵说起。历史上在辽东一带出现了一个名叫高句丽的族群,建立了高句丽王国,对中原王朝表面顺从,暗地里却积聚实力与之对抗。到了隋唐时期,高句丽
胭脂花暗香浮动,鸟鸣声印在玉簪花绽开的簪瓣上。在黄昏一寸寸铺陈开去的万顷暖光中,嗅着从厨房中飘出的饭菜香,我回望过往,回味那些记忆中的美味……  五六岁时,我愛上了外公亲手做的豆沙包。  每次我独自乘飞机回老家时,外公外婆都会背着保温桶来机场接我。  在重逢的欢呼声中,外公眉开眼笑地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外婆小心翼翼地掀开桶盖,露出白白胖胖的豆沙包,瞬间点燃我的食欲。轻轻用牙齿咬开雪白柔软的面皮,香甜
有些累  窗外的绿却正盛  漫漶于艳阳下的爱  随风起舞  被炽热地烘烤  密如尘埃  把粉碎機放在心里  血液粘稠得像一种思念  种子从离别之前  就开始发芽  天空之上  彩虹敞开的那道门  逐渐清晰  心中离歌铿锵  有些想你  想那昏暗中的月轮  想那闹市中的歌声  离别于此刻  世界孤独如我
地狱的门槛在长高  高到众生不能拥挤而入  不  那不是门槛  是无数个身躯堆叠而成的隔离墙  2020年的人们  已经变形  变得没有翅膀  能白天行走的蝙蝠  比起夜里的那些  更惡心、更可怕  但还有许多人  不分昼夜  不畏艰险  与那黑夜的影子  拼死奋战  舍身相救  地狱的门槛还在长高  高到众生无法鱼贯而入  不  那不是门槛  是无数个纯洁的心灵凝结而成的堡垒  在疾病肆虐的今天
一艘航船  从嘉兴南湖启程  高扬救国救民的征帆  跨越千山万水  飞跃激流险滩  尽管几换舵手  依然不忘信念  二十八年峥嵘岁月  二十八载浴血河山  镰刀铁锤开天辟地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改写中华历史千年  一艘航船  沿着社会主义的航线  高举镰刀铁锤的旗帜  坚定大江东去的信念  不惧狂风恶浪  笑傲乌云遮天  让穷山恶水让道  让高山大河焕然  三十年大浪淘沙  三十载健儿争先  两
周伟团,男,陕西省乾县人,1969年10月出生。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西藏民族学院办公室秘书,后勤集团副总经理,对外交流处副处长,西藏申扎县副县长等。现供职于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兼任陕西省西成新区作协副主席。  拉萨的雨  拉萨的夏夜  凉爽宜人  静静入眠时  窗外常会响起  急促 轻柔的雨声  拉萨的夜雨  彻底洗净了喧嚣  清晨 窗外  朝阳冲淡了云烟  云烟里是翠绿的半山  拉萨的夏日  骄阳似
扎林·旺多,男,藏族,1934年出生于西藏江孜。出版长篇小说《斋苏府秘闻》(藏文、汉文版)、英译藏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藏译英作品《仓央嘉措情歌》《忆拉萨》、汉译英作品《西藏风土志》及英文作品《导游日记》等。  徐琴,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和“文化地理视域下的当代藏族文学研究”。  扎林·旺多先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