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校弘扬人文精神、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和永恒主题。当前,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普及化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爱国主义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究。笔者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几点策略。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实施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国高校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给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个领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少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有所淡薄和弱化。纵观高职院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其核心是以高尚的精神去塑造人,这种高尚的精神,首要的就是指爱国主义精神。
一、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已经在各大高职院校普及,但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成果来看,效果仍旧不理想,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没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尽管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他们普遍的认可。每年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还有一些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新闻事件中,高职学生都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民族认同感,并且表明自己鲜明的爱国主义的立场。但是结合笔者近年来的体会,发现当前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陈旧
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仍旧是传统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甚至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体制长期以来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形成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影响了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一旦形成思维定势,或者对灌输式教育产生厌烦情绪,那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被积极的调动起来,爱国主义的自我意识也就无法形成。
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往往是通过爱国主义题材的书籍和爱国主义影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学生都表示平日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是通过书籍或影片来实现的,也有将近二成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爱国主义观念,是通过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中被激发的,将近一成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听取讲座的方式来完成的。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同时,调查中普遍表示,对传统的灌输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抱太多的兴趣。
(二)爱国主义意识淡薄
传统的教育都将知识文化的学习,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这样也直接导致了不少高职生对爱国主义意识的淡薄、弱化。一方面,高職学生经历过高中考大学的升学压力,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重视片面重视学习成绩的思想观念,到了大学,他们传统的重知识轻教育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无法迅速转变。另一方面,高职校园在短时间内的教学任务重,这也加剧了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在观念上的弱化和淡薄。
此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社会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稀少,这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影响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广泛传播缩短了空间距离,削弱了地域国家的观念,这也影响了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
二、策略和途径
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青年时期,这个时期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出于信息爆炸十大,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高职院校的学生此时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良莠不齐的外界信息无法一一甄别清晰,加上缺乏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青年学生很容易感到迷茫甚至迷失方向。
(一)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性
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所谓教无定法、因材施教。也可以利用团日活动、党校理论学习的契机,并开展相关的国情知识比赛、红歌演唱活动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校园活动中达到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个体爱国主义教育
一要转变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中重知识轻德育的观念,要把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贯彻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职院校日常管理中,时时刻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积极引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生存和国家发展问题上的矛盾。只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结论
目前来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来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坚信,通过高职教师、高职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努力,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会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俊,《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
[2]孙章陆,《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趣味性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7(15)
[3]许秀群.《高职院校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价值的途径》[J].《资质文摘(管理版)》,2010(02)
[4]李国英、谭矛盾.《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在内容上的创新》[J].《学理论》,2010(16)
[4]寇丽.《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实施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国高校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给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个领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少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有所淡薄和弱化。纵观高职院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其核心是以高尚的精神去塑造人,这种高尚的精神,首要的就是指爱国主义精神。
一、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已经在各大高职院校普及,但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成果来看,效果仍旧不理想,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没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尽管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他们普遍的认可。每年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还有一些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新闻事件中,高职学生都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民族认同感,并且表明自己鲜明的爱国主义的立场。但是结合笔者近年来的体会,发现当前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陈旧
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仍旧是传统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甚至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体制长期以来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形成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影响了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一旦形成思维定势,或者对灌输式教育产生厌烦情绪,那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被积极的调动起来,爱国主义的自我意识也就无法形成。
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往往是通过爱国主义题材的书籍和爱国主义影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学生都表示平日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是通过书籍或影片来实现的,也有将近二成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爱国主义观念,是通过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中被激发的,将近一成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听取讲座的方式来完成的。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同时,调查中普遍表示,对传统的灌输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抱太多的兴趣。
(二)爱国主义意识淡薄
传统的教育都将知识文化的学习,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这样也直接导致了不少高职生对爱国主义意识的淡薄、弱化。一方面,高職学生经历过高中考大学的升学压力,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重视片面重视学习成绩的思想观念,到了大学,他们传统的重知识轻教育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无法迅速转变。另一方面,高职校园在短时间内的教学任务重,这也加剧了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在观念上的弱化和淡薄。
此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社会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稀少,这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影响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广泛传播缩短了空间距离,削弱了地域国家的观念,这也影响了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
二、策略和途径
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青年时期,这个时期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出于信息爆炸十大,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高职院校的学生此时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良莠不齐的外界信息无法一一甄别清晰,加上缺乏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青年学生很容易感到迷茫甚至迷失方向。
(一)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性
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所谓教无定法、因材施教。也可以利用团日活动、党校理论学习的契机,并开展相关的国情知识比赛、红歌演唱活动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校园活动中达到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个体爱国主义教育
一要转变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中重知识轻德育的观念,要把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贯彻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职院校日常管理中,时时刻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积极引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生存和国家发展问题上的矛盾。只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结论
目前来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来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坚信,通过高职教师、高职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努力,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会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俊,《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
[2]孙章陆,《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趣味性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7(15)
[3]许秀群.《高职院校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价值的途径》[J].《资质文摘(管理版)》,2010(02)
[4]李国英、谭矛盾.《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在内容上的创新》[J].《学理论》,2010(16)
[4]寇丽.《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