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通过创造、创意和创新性转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其主要途径包括:首先,要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的资源、技术、传承人和品牌优势,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市场经济的新结合点,用现代产业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进行开发,努力创建中华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品牌;其次,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元素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用现代审美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生产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为大众喜爱的产品;其三,大力开展文化科技融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原创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达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其他文献
为了阐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sp.zooepidemicus,SEZ)荚膜的致病机理,使该菌引起的猪、马、牛等多种动物的链球菌病得到有效控制,试验采用Real-time PCR技
二战结束后,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一度掀起建坝热潮,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今,很多大坝已经接近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隐患,为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安全隐患,部分国家已实施
教育理论界涉足异化问题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研究视角已由最初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延伸到教育的所有领域,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教育异化的
对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史的考察徐文俊,吴兴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不仅使中国人
目的了解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通过职业病卫生学调查,对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该家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