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忧伤激发灵感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838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郁,意味隽永,文辞优美,通过对故都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这些景物分别為清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并能集中体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学生在阅读此篇文章时也很容易找到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是这却不能解决本课的根本问题——郁达夫先生怎么会喜欢带有这种悲伤调子的秋呢?
  而本文却恰恰相反是在对秋的清、静、悲凉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家乡的爱,对自身经历的体悟,对家的安全、舒心的体悟,这对于高一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才是最大的难点。
  下面就我的两次授课情况来谈一谈我的体会。
  第一次授课。我采用了传统的教学设计,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找出文章的文眼。②文中描写了几幅图景,有何特点?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三个问题就好像简答题一样,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一堂死气沉沉的课,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更不用说体会郁达夫的散文中的美和散文的风格了。这种教学使学生不能体会作者饱含浓厚思想感情的心灵独白,这节课失去了意义,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次授课。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脑中听到了《梦驼铃》这首歌,让我找到了讲授《故都的秋》的灵感,屏幕上的画面以暗色为主,一条黄沙的土道,两旁是只剩树干的老槐树,有两个人在这萧条、苍凉的环境中缓缓地走着,其中一人手里拿着行李,我明白了这是在送别,而耳畔也响起令人伤感的调子“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生生敲心坎。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了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立刻,我明白了,人在思乡的时候,家乡再破旧再丑陋也是最美的,因为那是“家”,这不正是《故都的秋》作者的感受吗?此时我才真正地理解了郁达夫为何喜欢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是因为故都的秋给他一种“家”的味道。这样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不解自通了。我要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也真正地体味本文的情感之源。
  这样,刚上课,我就放了这首歌曲,可苍白的画面,陈旧的曲调并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我知道学生一定会喜欢它,于是,我把这首歌给学生又放了一遍,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这首歌的歌词,这次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也明白了这是一曲思乡之歌。我趁机提出了几个问题。①这首歌画面美吗?(学生:不美)②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学生:喜欢)③画面不美为何喜欢?(学生:饱含情感)④什么情感?(学生:思乡)⑤这样的环境离开不是更好吗?(学生:不,那是家)由此看来,每个人对“家”都会有一份深深的眷恋与难以割舍的爱。紧接着我让学生阅读《故都的秋》,并让学生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郁达夫为什么会对故都的秋清、静、悲凉寄予很深的情感。
  这堂课上得很轻松,并且很成功。这使我认识到教学的设计和引入是很重要的,任何华美的词语都比不上一个朴实无华但却能深入肺腑的感悟更能唤醒一个人的真实感受、更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抛开言辞的说教,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情境,给学生一个能够自己去理解和感悟的空间,改变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的现状。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在平时不断地充实自己,更多地探寻能够贴近学生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体悟。
  (辽宁省瓦房店第八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校大学生管理活动中,如何准确判定大学生的责任心水平,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心,是当前高校教师进行管理工作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责任心与其时间管理倾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性别上的差异也较为显著。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责任心及性别差异进行探讨,可以为大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工作提供有益指导,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性别差异;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教学的形式在不断变化。幼儿教学中加强游戏的利用,对于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多,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提高,是幼儿教学的重要目标。将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中,是满足幼儿学习需求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幼儿教学中游戏应用的几点方法进行分析。  一、将戏剧表演游戏融入到幼儿教学中  戏剧表演游戏对于幼儿的学习情境创设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戏剧表
摘 要: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尤为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是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以恰当的方式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不仅意味对学生的爱、期待,还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人才;德才兼备;尊重  一、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英国学者洛克认为:“唯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这深刻地揭示了育人先育德的
摘 要:低年级语文教学,第一课时要着手解决生字、词语的认读和书写;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能了解课文大致内容。采用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地逐层推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关键词: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层推进  《海上气象员》一课课文相对简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容易理解。而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制定的教学重点有以下两点:①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②学习本课的两个生字“员”“贴”,并能正确地
初中生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学习生活,在学习的这条道路上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一些学困生形成自卑心理这是在所难免的。这种自卑心理如果不能排除,就会加重他们的厌学思想,甚至导致逃学等现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们心理最高需要。”当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获取关注和赞扬的时候就会用错了方式。例如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名教师的成长需要同事的帮助,一所学校的发展则需要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后,围绕目标的各项工作是需要每位教师的团结与协作方能完成的。韦伯斯特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完善团队建设,形成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如何做好团队建设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好团队的内涵建设,构建团队的内驱力,将团队力量最大化。通过
随着独生子女普及,随之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色各样的挫折。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学会如何战胜挫折,也就是要培养幼儿的一种耐挫折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既要高度重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要培养幼儿独立的性格。”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非常关键的时期,其生理、心理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
高寒地区中小学冬季体育教学的研究,是针对高寒地带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我们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确定了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立项课题《高寒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的开发研究》,初步构建了具有高寒地区特点的体育课程教材体系。那么,如何完善这样地域环境的体育教学,又是摆在我们面前急于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相关理论、气候环境、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等内容的探索研究,有针对性地研究了高寒地带冬季体育教学
摘 要:全面了解行业人才需求新动向,科学分析中职园林栽培养护课程实训项目内容设置现状,进一步研究、设计和开发出以就业为导向,栽培养护课程项目内容结构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训项目,更好地培养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中职园林;栽培养护课程实训项目开发;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国际花园城市”杭州城市绿化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这归功于优秀园林设
摘 要:面对高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教师如何在最后冲刺阶段有效提高写作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教师思考的课题。在英语课堂中,通过“说”的书面表达,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书面表达;作文评分标准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要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高三的学生在经历了一轮复习之后,基础知识的掌握已有较大提高,教师势必会将重点有意识地放在学生的写作上,以求最后阶段提高学生成绩。然而,事与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