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实验教学实践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w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课程能够积极创设核心素养培育的氛围。而实验是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素材。基于实验,学生能加深对结构与功能观的认识,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形成关心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等。文章以“解剖和观察鸡全翅”为例,以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为切入点,浅要阐述了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验教学实践。
  关键词:全面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实验教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教育部组织课题组研制育人目标体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解决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为基层教师,我们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切切实实做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机缘巧合,我校今年工作部署中的重点工作“向教学教研常规要质量”中,明确要求“开足开够实验课”。于是在开学初,八年级生物备课组就策划好,学完第15章《动物的运动》后,要给以为上了八年级就无缘实验室的同学们,一个重新走进实验室的机会。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运动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也为了深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在原有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解剖观察鸡翅”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改编与创新,融入了骨、关节、骨骼肌和躯体运动的解剖观察。那么如何在保证分数的同时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经过查阅文献、磨课评课、课后重构,以下为笔者及备课组的同仁们在“解剖观察鸡全翅”一课中进行的尝试。
  一、 德——生命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这堂课一开始,教师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中的一个小片段,借助视频中医学院师生在解剖课前对遗体捐赠者的哀悼展开生命教育。让他们明白,当今手术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这些的捐赠者。同时也应该以端正的态度来对待面前的鸡全翅,认真操作、大胆假设、细心求证,像医学生对待他们的大体老师一样,认真从面前的鸡全翅中学到应有的知识。
  讲到这里,教师也以钟南山院士为例,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争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从“下医治病,中医救人,上医治国”的三个层次,介绍了学医历程中所要承受的压力和将来行医生涯中将获得的成就,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有效的素材。
  二、 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八年级的学生很久没有进实验室了,好奇心旺盛且专注力较差。为了落实好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在课前教师预先安排了阅读任务,让学生从形态特征、颜色、分布3个方面,列表比较了肌腱、肌腹、关节囊等10个结构,为实验打好了知识基础。进入实验室后,先明确实验目的,提出具体实验要求——请同学们取下鸡全翅上相应的结构,放在自制表格对应的名称旁。有明确的任务驱动,在实际动手操作时学生活动才能更有序地进行。
  借助视频,教师指导学生熟悉从外到内的解剖步骤。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剥完皮,分肌肉,肌腱肌腹比一比。挑血管,找神经,两侧肌肉拉一拉。去肌肉,留关节,囊腔头窝对一对。破骨质,撕骨膜,内部结构戳一戳”的顺口溜,以自己的语言描述解剖骨骼肌、关节或骨时,应进行哪些实验操作。
  通过任务驱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胜负欲,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在实际解剖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观察关节的结构时,有的学生发现关节囊很难剪破,就想到使鸡翅折叠起来,绷紧关节囊更容易剪开。也有的同学在尝试拉动鸡翅中两侧的骨骼肌观察躯体运动时,尝试性地拉动了其他的骨骼肌,发现有的骨骼肌会使翅尖侧向移动,有的会让翅尖向上翘起……此时,学生对于结构的认识才会更加丰满,才能真正体会到为何“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连在相邻的骨上”,事实加上适当引导,知识才不是教师传授给他们的苍白无味的文字,而是丰满具体的认知。
  教师在走动巡视过程中,可把学生的优秀操作直播到屏幕上,增强其学科自信心。也可展示出错误的操作,通过有层次的追问,引导学生形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乐思乐做。只有感兴趣了,那么当遇到问题时,学生才能迎难而上克服挫折,才能发展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成為新一代的“我不行”“我不会”。
  三、 体——适度运动健康成长
  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关的,那么解剖鸡全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有同学就提出,学好解剖学,以后自己能够“庖丁解牛”,同学们哄堂大笑。教师及时引导,“职业无贵贱。牛也有类似的运动系统,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才能在分解食材的时候更游刃有余。”
  也有用蛮力把鸡翅的关节扯开,导致关节头上的关节软骨剥离的学生提出,“认识了关节的结构后,我知道它的灵活性是有限的,过大的力量会导致脱臼,甚至整个关节软骨断掉,所以以后打篮球有的动作我要考虑一下再做。”教师及时纠正其中的科学性错误,并对他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表扬,同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健康生活。
  更甚者已经有学生初步形成了整体观,“以后如果要健身,不能只锻炼一块骨骼肌,控制同一个运动的相关骨骼肌都要练到,身体才不会畸形。”
  四、 美——和谐平衡之美
  经常有人说,生物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有什么可“美”的?其实不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要带领学生发现美,首先,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美的素材。其次,教师要勇于接触新事物,拓宽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藏在客观事实背后的美丽图景。最后,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引导他们感受欣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求“真”的欲望。   在本节实验课中,充斥着各种美育素材。翼是鸟类飞行特有的器官,其截面是一面凸起的水滴型,人们依据此结构研究出了飞机。这就能很好地挖掘结构和功能之美。骨骼肌协调配合完成屈肘伸肘动作,这难道不是一种协调和谐之美?动物的运动通过运动系统实现,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来提供,通过思维导图,学生逐步形成整体观,领悟人体各系统和谐之美。
  五、 劳——教室卫生我有责任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这一点也不会改变。通过劳动教育,可促进学生精神和道德上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感,体会生活的意义、磨砺顽强的意志、锻炼优秀的品德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将来的社会中自强自立。
  初入实验教室,教师就与学生约法三章——上课期间,实验台就是他们的“责任田”,同学们在“田地”中努力挖掘的同时,也要保证“肥水不流外人田”。即学生要做好自己实验桌面、地板甚至水槽三处的卫生,体谅辛苦的实验室老师,不给他人制造麻烦。
  桌面、地板同学们很快按要求整理好了,但是在水槽这里,大家犯了难——过滤网上挂满了各种鸡翅的残骸。大多数同学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够克服心理障碍,用镊子或手指对其进行了清理。有些急性子的同学,拉起滤网倒扣在垃圾桶上方一顿狂甩,利用离心力取出不少残渣,但也有部分飞溅到了地板或桌脚上,只得重新再打扫……是否有更高效的清理方法呢?同学们做了各种尝试,最后发现了最优方案——将几个过滤网取出集中在一个水槽中,利用水流冲刷掉过滤网上的残渣,等污水滤过后再清理这个水槽的过滤网。就这样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各个班级在实验室的清扫整理工作,由最初的13分钟缩短到了7分钟!
  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克服困难,体会了清扫的不易,这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尊重他人劳动和爱护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懂得感恩家人的付出,学会团队的分工与和合作,实现自我价值。“思”则“变”,“变”则“通”,在遇到困难时,学生能积极思考、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制定了解决方案,这很好地促进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
  全国教育大会上,代表委员们提出:“好的教育,不仅仅有分数和升学率,更要有完整的灵魂和坚定的价值追求;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堆叠的厚度,更关注体质意志品质和涵养的高度。这也是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回答的课题。”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很喜欢听到学生对自己说,“老师我用你课上讲的方法帮妈妈解决了家里的一个问题!”“原来生物是这么有趣的!”“老师你教了我好多生物之外的东西!”……教师是学生成才路上至关重要的引路人。苏霍姆里斯基有言:“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師对上课时所讲的教材和所要分析的事实所抱态度。”为了成为一个“四有”好老师,在未来的岁月里,我还需不断探索、修正完善、有所创新,才能让生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有趣、有用、有所成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黄维.指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设计:以“观察和解剖蝗虫”为例[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4).
  [2]何郁郁.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教师,2020(1).
  [3]邵和义.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9(21).
  [4]杨晓澜.智美课堂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教学科研,2017(47).
  [5]康钊,祝蜜,万龙.劳动教育与“三生教育”关系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9).
  作者简介:
  江沄,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不自觉得成为课堂上的裁判,把学生当做被动地接受裁决的对象,只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做出对或错的评判,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做出适时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理性思考的赞赏。而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如果多元化,就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深度思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逐渐开始得到相应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针对性教学。作业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业布置上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快作业优化设计。文章主要以物理学科为研究对象,谈一谈在“互联网 ”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个性化作业。  关键词:高中物理;互联网;个性化作业  一、 引言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已经成
摘 要:甘肃省是黄土高原文化、敦煌文化和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和红色经典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在常规育人活动中,这些经典的民族区域文化可以作为学生学科教学中的宝贵资源来渗透到常规的学科教学中,而地理学科是一个融合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天文地理等为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科目。尤其面对实践探究性比较强的内容,就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研学模式来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鉴于此,文章将以区域文化为核心,试图构建依托区域文化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中国强大的后备军,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关乎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未来的发展。一直以来,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都是中国教育部门关心的重点话题,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中国相关部门更加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发展,在此影响下,青少年身体素质及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工作
摘 要:文章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以《红楼梦》为例,通过泛读、精读、研讨等方面,简要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期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红楼梦  一、 引言  整本书阅读自古就是中国先贤的学习与阅读的方式,但在教学实际中,整本书阅读却面临着许多困境。由于课本教材篇幅的限制,精简的单篇文章成了语文教学的
摘 要: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家风教育和富有内涵特点的家规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中小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而言,除了利用较好的学校德育课堂资源以外,要善于挖掘一些经典的家风文化要素,而家规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育人素材,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和启发性与启智性强的家规作为中小学生道德文化案例教学的主要素材,对于学生的立德树人而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区域活动不但能让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更能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数学区角是教师根据幼儿“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与幼儿共同创设的能激发孩子数学兴趣,习得数学操作方法的活动天地,在自由探索、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操作、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使数学区和其他区域一样走进孩子们的心理,真正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数学”,提升
摘 要: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倡导寓教于趣,寓学于乐,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游戏教学要求。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将数学游戏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体验游戏,获取数学学习乐趣,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文章从挖掘游戏资源、应用游戏资源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游戏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游戏教学;教学策
摘 要:南京外国语学校以外语为特色,同时理科竞赛特长显著,信息学学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际金牌总数6枚,拔尖人才成为科技栋梁;近四年每年都有学生保送清华北大,为未来科技发展输送优质人才。文章总结了信息学培养人才的独特课程模式、学习平台,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信息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简称南外)提倡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要旨,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对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仍然与新课改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以及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为此,文章在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的一些教学措施,用以提高学生古诗词的人文素养,进一步促进初中学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