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它显而易见地告诉我们师生之间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期待与厚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师生间出现感情上的隔阂,则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
  (1)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把和谐的师生关系理解成就是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离”接触,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与学生越是亲近,学生越是不怕你,课堂上越容易扰乱秩序。老师的出发点与结果往往背道而驰,这就如同父母的溺爱,过分地纵容却害了自己。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需保持一定的“距离”。课堂上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很关心,学习上有困难时给予帮助,纪律上违反给予严厉教育。
  (3)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作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要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也会尊重、相信教师;只要教师向学生投之以桃,学生就会对教师报之以李。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没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乐清市北白象镇万家中学)
其他文献
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政治课不值得一学,理由是政治课听之无味,学之无趣,政治课理论听过忘记,考过抛弃。作为政治老师,这种说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目前政治课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如下。  1. 教材滞后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教材的变化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形成理论和实际脱节。教材的滞后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内容抽象  政治课教学没有数学的严密逻辑,也没有语文的优雅动人
翻开历史画卷,中国汉、唐、元、清历朝,均对西部尤其是现在的新疆、西藏等地区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活动。追踪先辈开拓者的足迹作一番历史的巡游,将给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带来一
我国体育教学原则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以学习借鉴为主到自成体系的过程,对推动我国体育教学乃至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要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增强身心的统一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应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