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析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的中介作用,为缓解其疲劳状况提供理论参考。选2020年10月—2021年4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23例ICU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疲劳评定量表(FAI)进行调查。223例ICU患者家属中,155例有疲劳状态,发生率为69.51%。比较ICU患者家属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居住地、付费方式和人均月收入等方面疲劳总得分,
【机 构】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无锡 214125;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无锡 214125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的中介作用,为缓解其疲劳状况提供理论参考。选2020年10月—2021年4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23例ICU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疲劳评定量表(FAI)进行调查。223例ICU患者家属中,155例有疲劳状态,发生率为69.51%。比较ICU患者家属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居住地、付费方式和人均月收入等方面疲劳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对重症产生了新的思考与认知。我们将重症理解为损伤或疾病发生发展为致命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桥梁是广泛的机体失调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机体反应是重症病理生理学的要点与重点,血流动力学是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与重心,两者形影不离,相互关联。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宿主/机体失调反应”和“重症单元”两个新概念,并强调制定血流动力学干预措施的新要求,从而突出了机体反应与血流动力学对于重症的关键作用,亦丰富了重症体系化认知的内涵。
当前,数字化变革给医学领域带来巨变。但同时,如何合理利用海量复杂的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及创新突破的技术手段提升患者诊疗和科学研究,亦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升临床工作者的数据素养已成为迫切需求,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密切结合我国的医学教育现状和继续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及本土化设计。此外,培养具备学科交叉能力、能够连接健康数据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实践的临床医生,即“临床数据科学家”,对深度挖掘健康医疗数据价值、赋能健康医疗领域将起到重要作用。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PTPBD)是国内新近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优势。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推广PTPBD技术在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组织国内胆总管结石治疗领域的多学科专家讨论、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PTPBD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和并发症处理原则。
膜性肾病是一种具有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病理组织学类型,典型特征为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蛋白尿。利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针对B细胞表面抗原CD20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近年来,利妥昔单抗逐渐用于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规范国内利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践指导,北京大学医学部肾脏病学系专家组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中英文相关医学文献,并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形成本共识。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高达11.9%。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全国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8.0%、34.1%和33.1%,基层糖尿病防治任务艰巨。为了指导基层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中华医学会指导下,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组织糖尿病相关领域及基层医疗卫生专家共同制定了《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本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实践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旨在进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机制复杂,预防和治疗亦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为提高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认识,规范其诊断与防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专家组基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制定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内容包括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诊断标准、临床管理及防治流程。共识形成后计划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并在适当的时机升级为指南。
目的评价NeuroformEZ支架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NeuroformEZ支架进行治疗的36例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资料(规范药物治疗下仍有缺血性卒中发作),所有患者术前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以明确诊断,术后30d、6个月随访,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术后30d内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
目的全面评估蓝激光内镜系统在早期胃癌(EG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的68例连续性EGC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18例,年龄45~78岁,中位年龄64岁。从主观和客观分析2个角度,以及放大和非放大状态2个方面分析。6名内镜医师先评估在非放大状态白光模式(WLI),联动成像模式(LCI)和亮蓝光成像模式(BLI-Bri)下EGC的可视性(RSC)并计算EGC与周边黏膜的色差(ΔEC),然后评估在放大状态(×80倍)WLI、LCI和蓝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曲线下面积(AUC)的列线图预测重症患者万古霉素相关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经静脉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重症患者。收集万古霉素治疗开始时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谷浓度和峰浓度)。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万古霉素相关肾损伤的预测模型和列线图。结果纳入64例静脉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重症患者,16例(25%)发生万古霉素相关肾损伤。将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中心2013年3月至2020年11月行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234例,按照术后是否并发颅内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纳入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34例接受125I粒子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颅内出血者共计22例,颅内出血发生率为9.4%。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