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时期,道德与法治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重点学习的一门学科,学习此门学科不仅能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案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131
初中是學生学习生涯的一个过渡时期,学生在此时期的学习情况能直接决定他们今后的学习走向,并且初中也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因为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因此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叛逆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初中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且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本文中,笔者将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其中涉及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内容。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相关部门提倡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这是一门能使学生受用终身的学科,能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并不断探寻优良的教学方法教此门学科,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导航灯”,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执行效果,还能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虽然很多教师都尤为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但却不知道该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执行教学过程。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从字面上来分析,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并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诸多和生活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自于生活且反映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虽然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但由于很多学生的人生经验有限,所以他们并不能轻松且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
虽然和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案例有很多,但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案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友谊”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供和友谊相关的案例,为了促进学生对友谊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提供与友谊相关的正反案例,即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友谊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并由此珍惜自己的友情,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讲解友谊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案例,这样才能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使学生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友谊。据笔者观察,很多初中生都尤为看重和同学之间的友情,有些学生甚至还可以为同学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学生重视友情的确值得被表扬,但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在合乎情理且不违反社会规定的前提下重视友情,切勿为了友谊做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由于道德与法治本是一门具有强烈辩证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正反案例,让学生在正反案例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
二、教师可采用故事教学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其是一门教学内容丰富且灵活的学科,因此教师不宜采用古板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体现此门学科的教学意义。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很多教师都习惯完全依据课本内容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些教师甚至一字不落地给学生念教材中的内容,虽然采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长久下去不仅不能保证教学效果,还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只有学生具备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他们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而据大多数学生反映,他们都认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都表示他们并不能体会到学习此门学科的乐趣。基于此,教师应不断地探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而就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而言,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故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以讲解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内化需要掌握的内容,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
据笔者观察,虽然初中生年龄渐长,但很多学生仍然对故事有较浓的兴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听故事是一种良好的放松方式,而且故事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卸下沉重的包袱进行学习,这样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讲到“以礼待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讲“程门立雪”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杨时虽然在仕途和学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他仍然恭候闭目养神的陈颐。听完这个故事后,很多学生都会受故事主人公态度和行为的感化,使学生渐渐形成彬彬有礼的态度并以礼貌的方式对待其他人。相比教师一遍遍地给学生灌输以礼待人的重要性,给学生讲解故事的方式更加直观且形象,让学生通过故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师可采用角色体验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在涉及和生活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体验法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尊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邀请四位学生并将其分为两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让第一组的学生扮演相互尊重的角色,他们相互握手,有说有笑,礼貌相对,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都显得非常开心;而让第二组的学生扮演反面角色,他们互相不尊重,恶语相对,互相指责,两人都呈现出面红耳赤的面貌。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笔者相信很多学生都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必要性,从而学习到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并且明白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尊重的道理,这样的角色体验教学法能达到传统教学方法不能达到的效果。
以上就是笔者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学方法的介绍,不论教师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旬刊,2017(2).
[2]杨晓莉.试论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011):20-21.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案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131
初中是學生学习生涯的一个过渡时期,学生在此时期的学习情况能直接决定他们今后的学习走向,并且初中也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因为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因此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叛逆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初中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且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本文中,笔者将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其中涉及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内容。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相关部门提倡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这是一门能使学生受用终身的学科,能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并不断探寻优良的教学方法教此门学科,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导航灯”,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执行效果,还能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虽然很多教师都尤为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但却不知道该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执行教学过程。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从字面上来分析,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并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诸多和生活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自于生活且反映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虽然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但由于很多学生的人生经验有限,所以他们并不能轻松且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
虽然和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案例有很多,但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案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友谊”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供和友谊相关的案例,为了促进学生对友谊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提供与友谊相关的正反案例,即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友谊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并由此珍惜自己的友情,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讲解友谊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案例,这样才能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使学生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友谊。据笔者观察,很多初中生都尤为看重和同学之间的友情,有些学生甚至还可以为同学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学生重视友情的确值得被表扬,但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在合乎情理且不违反社会规定的前提下重视友情,切勿为了友谊做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由于道德与法治本是一门具有强烈辩证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正反案例,让学生在正反案例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
二、教师可采用故事教学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其是一门教学内容丰富且灵活的学科,因此教师不宜采用古板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体现此门学科的教学意义。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很多教师都习惯完全依据课本内容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些教师甚至一字不落地给学生念教材中的内容,虽然采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长久下去不仅不能保证教学效果,还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只有学生具备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他们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而据大多数学生反映,他们都认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都表示他们并不能体会到学习此门学科的乐趣。基于此,教师应不断地探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而就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而言,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故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以讲解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内化需要掌握的内容,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
据笔者观察,虽然初中生年龄渐长,但很多学生仍然对故事有较浓的兴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听故事是一种良好的放松方式,而且故事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卸下沉重的包袱进行学习,这样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讲到“以礼待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讲“程门立雪”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杨时虽然在仕途和学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他仍然恭候闭目养神的陈颐。听完这个故事后,很多学生都会受故事主人公态度和行为的感化,使学生渐渐形成彬彬有礼的态度并以礼貌的方式对待其他人。相比教师一遍遍地给学生灌输以礼待人的重要性,给学生讲解故事的方式更加直观且形象,让学生通过故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师可采用角色体验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在涉及和生活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体验法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尊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邀请四位学生并将其分为两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让第一组的学生扮演相互尊重的角色,他们相互握手,有说有笑,礼貌相对,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都显得非常开心;而让第二组的学生扮演反面角色,他们互相不尊重,恶语相对,互相指责,两人都呈现出面红耳赤的面貌。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笔者相信很多学生都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必要性,从而学习到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并且明白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尊重的道理,这样的角色体验教学法能达到传统教学方法不能达到的效果。
以上就是笔者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学方法的介绍,不论教师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旬刊,2017(2).
[2]杨晓莉.试论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0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