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虚拟编组列车快慢车组织方案研究

来源 :都市快轨交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编组技术的发展为改进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组织提供可能,有望缓解传统模式中慢车旅行时间增加、线路通过能力损失等问题.分析虚拟编组技术下列车运行的典型作业过程,给出虚拟编组条件下车站间隔时间的计算公式.提出虚拟编组技术下无越行和有越行两种快慢车的运行组织策略,对比不同组织模式下列车的开行效果,并进行案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虚拟编组有越行条件下的快慢车运行,可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一定客流条件下缩短乘客旅行时间;虚拟编组无越行条件下的快慢车运行相比有越行条件下,可进一步缩短慢车的停站时间与快车的旅行时间,但列车服务频率有所降低.
其他文献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下白垩统清水河组辫状河三角洲碎屑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等方法分析成岩作用特征;根据岩心成岩相测井响应关系,进行测井成岩相识别和储层评价.结果表明:四棵树凹陷清水河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丰富,非均质性较强,既存在粗孔喉、连通性较好的粒间孔隙,为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也存在细微孔喉、低渗透率的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属于特低孔—特低渗、超低孔—超低渗储层.研究区识别4类成岩相,其中强压实致密相多见蚀变凝灰质充填,发育于河道边缘
结合广州地铁10号线广钢新城车辆段的设计实例,讨论盖下车辆段和上盖二级开发统筹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提出地铁车辆段与二级开发一体化设计,应结合地形、用地条件、城市道路、河流水系、地块功能及用地完整性等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重点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二级开发与盖下功能紧密结合的方案,应落实车辆段与城市既有和规划边界条件,以保证和提升城市地块规划功能的完整性;应符合规划、合理布局,结合边界条件,为车辆段创造附加价值;应根据车辆段运用库、检修库、镟轮线、试车线等建(构)筑物的特点,合理设计柱网和线间距,做到盖
数据中心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为保障设备平稳运行和引导绿色健康发展,数据中心散热问题成为重大挑战.液冷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机房高密度部署和机房局部过热的问题,其中浸没式液冷因突出的散热和节能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对单相和相变两种典型浸没液冷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围绕两种方式下的冷却液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碳氢及有机硅冷却液和碳氟冷却液的性能和应用差异,及其对安全和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