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许多教师也喜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因为其有着很强的发散性特点,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通过思维导图把地理课上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从而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因此,分析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再深入探讨在高中地理中的具体应用成为当下众多教师选择的主题。
  [关键词]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大意义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不再只是讲解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填充式教育。教师不但要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还要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缺乏自己的思考,而通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思维導图对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找出知识的核心点,与前面学习的知识点相联系,形成一个知识架构体系,非常有利于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和提升学习能力。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师生关系也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点燃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要想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那么学生应该如何进行预习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必须要自己确定要预习的内容,通过快速阅读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中心词语。先在思维导图的中间写出这个关键词,然后再找出下一级词语,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习集中精力阅读,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去学习,确定目标,思路更加清晰,印象更深。
  例如,在学习“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相关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先梳理一遍内容,找出课本的核心词跟次级词。不过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之前,应该先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提示,避免学生因找不到思路而丧失信心。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主要是通过内力和外力的作用来实现的,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这两个板块中,前者的教学重点是“形式”而后者则是“地表形态的塑造”。通过对这两个板块的分析理解,确定了核心词,再应用思维导图去延伸,就可以更加完善对知识的学习。
  2.数形结合,促进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统筹与理解
  高一学生与初中生相比,在地理学习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导致部分学生在刚进入高中学习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难以接受。高一地理是整个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在往年高考中,这部分知识也是占有较大的分值的。由此可见,高一地理教学非常重要。在学习海水运动、大气运动、地球运动、地表形态的形成等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就会觉得比较难。教师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从教学内容中的某一核心点出发,逐步分散,结合初中的知识,慢慢深入引导,使学生能通过联想,独立地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比如,在学习大气运动这个板块时,教师把赤道地区的大气运动划为主干,再以南北纬方向为延伸分支,通过思维导图不断扩展,把低纬、中纬和高纬地区之间的大气运动联系起来,再结合图像加以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3.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巩固
  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因此,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出现学了新的知识,就忘了旧知识的情况。这样一来,我们前面的学习就白费了,那么教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又能学好新知识呢?仅通过多次复习的方式很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学习效果也不好。此时,教师就应该借助思维导图,列出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先把若干的知识点分类进行筛选,选出中心词,如同先画树枝一样,周边延伸,把小知识分析归类到树枝上,形成一棵“知识树”,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另外,每一次修改思维导图或者重新绘画,都相当于对知识点的一次重新记忆和理解,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课后学生去回想这棵“知识树”,所有知识点就会涌现在脑海,进一步加深印象。
  但是,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我,尝试更多的教学方式,把思维导图研究透彻。借助思维导图,完善教学体系,使思维导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兴葛.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15-116.
  [2]张正勇.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9):269.
  [3]徐淑伟.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7(3):105.
  (作者单位:安徽濉溪中学)
其他文献
提出了基于负荷监测系统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负荷测录系统所采集的杆变和配变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为状态估计的量测量,将馈线上所有节点的电压、相角作为状态估计的状态量。使用基于牛顿法的状态估计算法求得配电馈线的运行状态和馈线上所有节点的电压、功率信息,这些信息可帮助调度员了解配电网的整体运行情况并协助决策。以装配有负荷测录系统的一条实际的10kV馈线网络为例来说明该方法
将光伏电站的无功功率作为无功优化的控制变量,研究了含光伏电站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由于光伏电站出力的随机性,使得含光伏电站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也具有随机性,所以传统无
对智能调控一体化系统在河北南部超高压电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系统以IEC 61970系列标准为基础,用分布式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中间件CORBA作为系统的通信和集成框架,以实时数据库构筑基于CIM/CIS的开放式统一支撑平台,在此平台上集成SCADA、DTS、可视化调度、智能化调度辅助决策等应用系统。针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将变电站一次设备监测纳入调度系统可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提出一种利用相量测量单元(PMU)采集的机组及其励磁系统动态电气数据量实现励磁系统动态调节性能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与提取机组扰动及其励磁系统响应的过程,并结合相关励磁系统性能参数的工程化处理方法实现对励磁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同时基于WAMS系统结构还设计和实现了完整的软件系统功能。通过对该分析方法的阐述及实际工程应用的效果可以看出,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
针对Sagnac型光纤电流互感器进行了数据同步方法的研究。根据Sagnac型光纤电流互感器数字闭环信号检测原理,确定了基于插值的数据同步方法。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实时性,提出了基
利用2002-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农村居民牛肉消费特征进行了总结:农村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总体上不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占人均猪牛羊肉消费量的比例持续波动,农村居民牛
通过对黑龙江省5个城市7所有集中用餐食堂的市区寄宿高中学校学生连续3d每日三餐食盐和烹调油脂的实际消耗量进行称重调查(共计23667人次用餐),计算得出每所学校学生的盐油日平
江西将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  江西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出台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支持各地通过设立聘用人员控制数等途径,缓解编制紧缺矛盾;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县(市、区)在现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建立编制周转池,用于保障临时急需和阶段性用编需求。  江西实行教师编制
针对目前小水电励磁装置的情况,专门提出了一种可靠的经济型小水电励磁装置。这套装置采用双通道冗余结构,在以往小水电励磁装置智能化的基础上,更注重经济性、可靠性。在正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