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塑造健康人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结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积极的班级文化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产生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 健康人格 班级管理
  一、“硬文化”的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建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作用。对班级“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法则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1.注重教室的卫生。
  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教育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小黑板、扫帚、水桶理整齐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地基”我们就可以添砖加瓦了。
  2.重视教室的布置。
  两侧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字画、人物等(由学生选出);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书法角等;后面的黑板报应经常更换,由学生自己排版、策划;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挑选一句整个班级的座右铭。教室的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先确立班级的主旨,如布置一个热爱自然的班级环境,我们就可以以四季的变化布置,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讲究座位的排列。
  我们可以根据班级教学和活动的需要,学生的座位可由过去单一的“秧田式”,排出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形”,或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等。
  实践证明,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二、“软文化”的建设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
  1.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在设计它们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人人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设计完成后,应通过各种活动、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三者”作为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2.“班风”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这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要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班风”,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参与了多种力量,是众多因素的有机反应,但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当前,大多数采用都是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丧失了自觉性,阻碍了学生的主动行为。
  所以,我建议采用一种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或是一种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制订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计划或是对某事进行集体的裁决;在学生做出选择时,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时,教师要注意对语言的使用,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消防队员。
  (2)学生方面。学生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所以,我在我班里常常组织“传帮带”,就是优秀的学生影响特困生,促进特困生的进步。
  3.制度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班级公约》是我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为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每天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在的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使班级中的每个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班集体与学生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因此,班集体成了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多方面联系日常生活和临床知识,如在绪论教学中、每节课导言中联系日常生活和临床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理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和临床知识相互渗透,既可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又可培养学生运用生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生理学理论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理学教学 日常生活 临床知识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是一种能引起禽类多种类型肿瘤的反转录病毒,包括A-J等10个亚群。其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是
随着全球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网络社会”。网络利用便捷、快速的优势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它把人们带入了一个虚拟世界,从而形成了对社会良好道德的冲击,但某种意义上却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威胁。特别是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辨别力较差,在虚拟世界里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如何在抓住网络带来机遇的同时抵制其消极作用,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快乐的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政治教学 课堂气氛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快乐地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现,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摘 要: 在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电算化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各学校会计专业中,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构建会计电算化教学新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明确界定本课程的内容、理顺结构、分清主次、掌握方法、完善条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重视一体化教学,追求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将单项任务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在循环往复的学习中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关键词:
摘 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让学生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一代,不仅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炼意志。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创新素质 教育方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现在,有部分教师还在坚持使用题海战术,认为熟能生巧,导致了学生厌学的不良后果。而我国的中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应摒弃题海战术,通过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练习题、作业题、试卷等教学活动,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材知识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