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政策的范式变迁、实践逻辑与未来指向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救助政策不断演化,在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政策范式的分析框架,以政策背景、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为分析维度,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政策范式的变迁历程。历经应急化、滞缓化发展、稳定化发展三阶段后,中国社会救助政策开始进入民生共享化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和依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之路是中国社会救助政策范式变迁的实践逻辑。社会救助政策民生共享化范式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使民生共享化范式得到更好落实,未来需要在政策理念上,坚持双重价值取向,增
其他文献
随着旅游逐步深入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成年子女选择父母作为旅游陪同人员,因此从成年子女的角度对家庭代际旅游行为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以与父母一同出游的成年子女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社交媒体的网络评论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进而厘清各主范畴和副范畴之间的概念关系以及它们的内在规律,最后构建成年子女视角下的家庭代际旅游行为模型。研究发现:第一,“家庭代际旅游行为”这一核心范畴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行为、旅游反馈四个维度,其下细分为18个副范畴以及45个初始概念。第二,在旅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