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与框架眼镜效果对比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f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与框架眼镜对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矫正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3~12月龄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46例(7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佩戴RGPCL者,20例(31只眼);B组为佩戴框架眼镜者,26例(41只眼)。术后进行视功能训练,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12个月视力较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提高(A组:Z=-6.791,P=0.000;B组:Z=-7.427,P=0.000),术后12个月视力A组较B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96,P=0.000)。A组的眼球震颤缓解率为54.55%高于B组的25.00%,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5,P=0.144)。A组建立的双眼同时视者占55.56%高于B组的21.43%,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94)。术后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因佩戴而出现与视力相关的眼部并发症。

结论

RGPCL用于矫正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效果优于框架眼镜,能更好地改善患儿视力,有助于视功能的重建。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式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取40例要求静脉分娩镇痛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例。分别静脉自控式给予瑞芬太尼剂量0.80 μg/kg(R1组)、0.67 μg/kg(R2组)、0.56 μg/kg(R3组)、0.47 μg/kg(R4组)、0.39 μg/kg(R5组)。运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式分娩镇痛的ED50及95%可信区间。记录
21世纪以来,随着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不断进步,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与治疗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外AP指南不断更新。本文结合2018年的AP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经验教训,以便给临床医师就AP诊治过程提供经验和建议。
1例72岁男性抑郁症患者应用奥氮平(7.5 mg/d)合并氟伏沙明(125 mg/d)口服治疗2个月后出现发热、意识障碍、肌强直、多汗、心动过速,WBC 12.3×109/L,血清CK 737 U/L。停用所有口服药物,给予持续吸氧、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感染等处置,并静脉滴注氯硝西泮1 mg/d,口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100 mg/d。3 d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