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重庆沙坪坝高铁枢纽TOD综合体是我国首例特大城市核心商圈高铁“上盖”TOD,从最初规划策划到全面建成落地历时十年,实现了从铁路客站到城市“客厅”的跨越,是从老旧商圈变成城市新中心的“质”的提升.当前,TOD模式下高铁枢纽综合体地区的全过程交通规划设计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沙坪坝高铁枢纽TOD交通规划与实践的十年历程,总结了规划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规划难点,提出“品质提升、站城融合、公交优先、交通一体”的总体目标及相应的规划策略,形成了独具特点、效果显著的全过程交通规划设计方案.
【机 构】
: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道路交通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沙坪坝高铁枢纽TOD综合体是我国首例特大城市核心商圈高铁“上盖”TOD,从最初规划策划到全面建成落地历时十年,实现了从铁路客站到城市“客厅”的跨越,是从老旧商圈变成城市新中心的“质”的提升.当前,TOD模式下高铁枢纽综合体地区的全过程交通规划设计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沙坪坝高铁枢纽TOD交通规划与实践的十年历程,总结了规划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规划难点,提出“品质提升、站城融合、公交优先、交通一体”的总体目标及相应的规划策略,形成了独具特点、效果显著的全过程交通规划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米勒循环通过改变配气策略实现膨胀比大于实际压缩比的效果,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并降低燃油消耗率,因此被认为是改善小型GDI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关于米勒循环对汽油机燃烧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并不明确,因此利用一维仿真软件GT-POWER和三维CFD软件CONVERGE,针对不同米勒循环策略对GDI发动机的进气以及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低转速时,进气门早关策略在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方面要优于进气门晚关策略,同时不会对扭矩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而进气门晚关能够显著提高燃
低成本空间作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对低成本空间的认识不充分,更新改造多以拆除重建模式为主,导致改造后的空间丧失低成本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城市低成本空间形成的驱动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四可两有”的低成本空间更新改造目标,构建以量化工具为核心以实现低成本改造的空间优化模式.以广州市某“城中村”为例,借助多源数据识别并盘活存量土地420公顷;利用无人机巡航监控,及时拆除违法建筑209万平方米;依托遥感图像反演识别黑臭水体、治理河涌污染,新增公共空间152公顷;基于时空圈模型测
针对中小排量缸内直喷单缸汽油机,通过台架试验数据与一维工作过程仿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冲程缸径比(S/B)变化对缸内传热功率、传热损失以及指示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S/B变化对传热功率的影响因素不仅有面容比优化带来的收益,还有活塞运动速度增加导致的缸内对流强度的变化,两者叠加的结果是S/B并非越大越好,试验结果表明缸内直喷汽油燃烧系统,在常用的中等转速工况范围内,S/B的推荐值为1.2左右.
采用ANSYS Icepak对某汽油机电子水泵散热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水泵控制器中主要发热器件的发热机理并通过公式推导计算其损耗值.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其散热性能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仿真验证内部冷却流道散热设计在电子水泵中的可行性,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内部冷却液流道散热设计的电子水泵可满足其对散热性能的要求.
从纤维新材料、非织造材料类型及应用三方面综合介绍近几年医用防护非织造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功能多样化和高性能化将是医用防护非织造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历程呈现出实用主义路线,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是近几十年城市实践的典型代表.各地的新城新区建设实践,既有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吸收与借鉴,又有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创新,极具哲学智慧.本文运用哲学思维,总结、梳理新城新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重点从规划的变与不变、建设的快与慢、形象的表与里、土地的公与私、人口的流与留、产业的博与专六大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结合利弊关系剖析,论述城市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希冀为相关城市新城新区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也希望为正在变革的规划事业提供
县域是紧密联系城乡的重要空间单元,县域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别从县域城镇化的水平、要素、主体和配套等方面着手,系统分析了《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以来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和城镇化动力转型趋势,对江苏省“十四五”期间的县域城镇化提出体系、动力、内涵、政策等方面的优化建议,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差异化的策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