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缺四类食物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都讲究饮食多样化,但你吃得够健康吗?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月27日,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邀请权威专家,就《纲要》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和研讨。专家们对照《纲要》中的“食物消费量目标”和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现状,总结出现阶段我国消费者最缺四类食物。
  奶类
  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为26.5克,远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100克。奶类是营养比较全面的食品,其中钙含量很高,并且容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钙摄入不足,骨骼健康就得不到保证。研究显示,老年时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奶类消费频率和总量偏低有关。还有研究发现,给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少年补充奶类,有助于身高和骨量的增长。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每天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体重超重的人最好选择脱脂奶或低脂奶。
  豆制品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干豆类摄入量为4.2克,豆制品摄入量为11.8克,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30~50克干豆和相当量的豆制品。我们强调大家多吃豆制品是基于近20年来国人膳食模式的变化。调查显示,国人吃动物性食物越来越多,导致脂肪摄入量过多,是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大豆类制品的特点是优质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一定比例。增加豆类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带来的肥胖风险,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除了建议老百姓多吃容易消化的豆制品,我们也呼吁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出更多口味多样化的豆制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粗粮
  近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粮食吃得越来越少,特别是粗粮减少的明显,这导致国人维生素B1摄入量从每天2.5毫克降到了1.0毫克。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研究显示,粗粮的消费量和慢性病呈“负相关”关系,多吃粗粮,患慢性病的风险就会小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有效预防结肠癌。建议每天吃50-100克(1-2两,干重)粗粮,学会粗粮细做和粗细搭配。粗粮细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粗粮的口感。其中熬粥的方式值得推荐,将红豆、绿豆等豆子和高粱米、薏米、燕麦、小米、黑米、大黄米、大麦米、荞麦米等杂粮混在一起煮,既简单又好吃。还可以做些杂面食品,把小米、玉米、荞麦等杂粮磨成面,和白面混在一起,做成馒头、面条或煎饼,更容易让人接受。
  水产品
  我国居民的水产品消费量一直较低,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鱼虾类的摄入量为29.6克,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75-150克。水产品含优质蛋白质多,脂肪含量相对猪肉等红肉低,而且含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促进大脑发育,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建议大家经常吃些水产品,一个礼拜两三次为宜,最少也要做到每周吃一次,三文鱼、黄花鱼、小平鱼等水产品都不错。鱼最好的吃法是清蒸或炖煮,尽量避免煎炸。
其他文献
二十年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在有关领导同志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中国文联细致筹备和广大书法家的共同努力,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书法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如当一个人的情绪激昂,处于自信、兴奋、专心,并有明确动机的时候,学习潜能就会得到发挥和放大,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消极的情感。如焦虑、过度的自我保护和兴趣低下,师生关系不融洽等情绪会影响,甚至严重影响、英语学习的效率,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进而形成“情感障碍”。  学习中的情感障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生的个人因素,包
在20世纪末的两次大规模军事冲突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作战方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广泛使用巡航导弹。那么,常规轻武器能否对付巡航导弹?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从战术使用的可能性、有效性来论述常规武器如何对付诸如巡航导弹这样的尖端武器。    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巡航速度一直保持在320m/s左右。即使在若干年后,它能实现高空超音速,但在接近目标时,也只能是亚音速飞行。而且根据现有资料,其他型号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