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孩子背诗词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3岁男孩的母亲,我非常排斥填鸭式教育。Johnson快一岁的时候,母亲便总对我说,对面家比他小几天的孩子,又会背哪首唐诗了。我每次的回应都是,唐诗也好宋词也罢,我都不打算让孩子过早背诵,我要把“不学无术”路线至少走到上小学。
  是的,我那个时候,总觉得从小学开始,孩子就要读那么多年那么多年的书,中间再无喘息之机。在这之前,让他尽情玩就够了。唐诗、宋词,家里书柜倒是不少,但从来没有起过让孩子背的念头。回想起来,从小深受背诵之苦的我,可能确实有些矫枉过正了。

我不教,他却想学


  有次在超市买奶粉,厂商促销送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机,上面写着“诗歌乐园”。我觉得这和家里那些会说“well down”的玩具比起来简直弱爆了,于是随手放在一边。
  没想到那个不起眼的“诗歌乐园”,竟成了儿子的新宠。大人忙自己事的时候,他便去按小按钮,让盒子开始唐诗朗诵。第一次看到他一脸认真听《相思》,我哑然失笑,一岁多的小屁孩懂什么叫相思啊。但他坐在旁边,表情很是投入,听多几次之后,竟然像和音一般,除了标题和最后一句,每句都能跟读最后面的一个字或词——相思,国,枝,撷,相思。
  母亲说快叫你儿子学背诗,我说他有兴趣自己听就是了,不要刻意逼他。于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的和音慢慢变成了半句,再慢慢变成只听到第一个字就背出全句。当有一次,他吃完饭跟我们散步,看着路上的小树枝,忽然将整一首《相思》背出来的时候,我确实惊讶了。
  他稚嫩的小脸上,竟闪现出那种欣赏、惬意的柔光,而不是我小时候被逼着背诵时的不满和委屈。说他体会到语言之美肯定有些夸张,什么是相思估计他也要很多年后才真正知道。但我相信,那小小的人儿,肯定在那个时候,隐约感觉到了,什么叫琅琅上口,什么叫意犹未尽。

我捧书,他又拒绝


  我确实是个容易走极端的人,回家后马上把书柜里的唐诗三百首翻出来,iPad上也迅速下载了数量惊人的诗朗诵APP。但每天晚上固定的诗歌朗诵时间,我费力地一篇篇通读,他却兴致日减,甚至有了那么一点的不耐烦。
  恰逢周末带孩子去母亲家,家里的客人便召唤孩子说:“听说你会背诗啊,给我们表演几首吧。”孩子一开始还饶有兴味,背了两首,便有些不愿意了,扭着小脑袋撅嘴看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我都觉得枯燥无味的模式,何况孩子。

我背诗,他来领悟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要孩子能体会到生活之美,首先自己要有能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要孩子能体会到语言之美,也要自己先有能读出语言之美的唇。想通了这点,我发现,与其要求孩子背诗,还不如自己多阅读多朗诵,真正记住其中有语言美感的,为孩子背出美妙的诗词,才能将其中的美传递和延续。
  于是,我自己拾起荒废已久的唐诗宋词,偶尔在家朗读,但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相似的意境。
  去农家乐看到小鸭子的时候,我来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儿子哈哈大笑后,竟会接上一句“红掌拨清波”。工作繁重的时候,我说妈妈今天有事回家晚了,但以后会带你去“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他会想起来说,妈妈你上周带我去“春游芳草地”了呢。
  再之后,齐整的唐诗已不能满足妈妈矫情的需求,觉得带他去花城广场的桃花林看小鸟时来一句“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或是催他换掉汗湿衣服时来上一句“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更加有意味呢。
  我心尖上的这棵小树苗,应该不会成为诗人,可能也不会成为学霸,日后也许还会是个不喜欢语文的孩子,但做妈妈的还是尽量希望,能让他多体会一些语言之美。就像我上次看到,有人讨论起,为什么要让孩子背他根本不懂的诗词。其中的一条回复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因为长大了以后面对三千世界里的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某些恶俗的网络词汇,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没那么执拗,不需要让孩子为我背多少诗词,我背,他听,这就够了。如果能够记下其中一些美句,让他小小的心灵受到一点点模糊的涤荡,就已然让我心满意足。
其他文献
女儿就要上学了。周围和她一起玩的孩子们,渐渐摆脱幼儿期,出落为有能力、有胆识的样子:小丽,能独自拿钱下楼去小卖部帮父母打酱油了;小华,早上常一个人从家走路去幼儿园;小强,放学回家就自个儿在院子里骑车,父母径直回家做饭,直到做好了才来找他……  我也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勇敢独立,但落到自己身上,却始终不敢让女儿尝试。比如,她晚上常常去同单元而不同楼层的猫猫家玩,见到小朋友们都独来独往,女儿也想要大胆一次
春夏季节,正是带孩子出行的好时机。给孩子扮靓怎么能少得了一些小配饰呢?比如可爱得小鹿胸针,它可以为衣服增添新元素、新色彩,普通的衣服也能穿出孩子的个性品味。如果将胸针扣在皮筋上,还可以当头花戴呢。扣在包包上,或其他生活用品上做装饰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材料:不织布,针线,剪刀,棉光,热熔胶枪,胸针扣。  1.用不织布剪出小鹿的各个部分。  2.取一片小鹿头,用贴边缝的方式,缝上眉毛。  3.取小
“孩子被欺负了?”  这念头一旦出现,几乎每个父母头脑中都会拉响警报。  接下来就会想:“谁干的?”  再接着也许就是:“打回去!”  这“护子三部曲”虽可以理解,却可能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比如让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恶化,或者产生“我软弱无能”的心理暗示。  更要命的是,它还剥夺了孩子必须通过不断的冲突、对抗、欺负与被欺负才能学会的那个无比重要的课题:掌握合理的相处界限。  而如果你允许他们学习,鼓励
吃饭时妹妹Keira问哥哥Marcus:“如果我最爱的人是你,把你排第一名,你会怎么样?”哥哥Marcus说:“排第几都行。如果你最恨的人是我,我可能会有点生气;如果是爱我的话,排第几我都不在乎。”  妹妹说:“妈妈,我想当一个有用的人,我怎么一点儿用都没有呢?”我听了很想安慰她一下,可花了好几秒也没想出她到底有什么用。哥哥在一边慢悠悠道:“你很有用,你陪小雄玩的时候让他很高兴,你们班冬季演出的时
看到女儿躺在地上,双腿僵直,两手握拳,并且发出急促的喘息声,琳达脑海里顿时浮现“癫痫”二字。她尖叫一声冲过去,紧张地抱住女儿。但就在她尖叫的那一刹那,女儿立刻“醒”了过来,继续玩玩具,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你刚刚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妈妈焦急地问。  “没有。”女儿回答。  可两天后,琳达又看到一样的情景:这次女儿是坐在安全座椅上。琳达再次被吓到:女儿到底怎么了?  这叫做“婴幼儿的自慰动作”
这次宝宝发烧,一度烧到41℃。在附近医院验血时,医生说白细胞高,应该是细菌感染导致喉咙发炎,开了抗生素,吃了2天,一点都没见效;去了第二家医院,没验血,医生根据上次的验血报告开了类似的药,吃了1天,不仅烧没退,还开始咳嗽了;后来又去了第三家,再次验血,医生说中性粒细胞偏高,是支气管炎和口腔溃疡,打完针,当天晚上烧退了,第二天咳嗽也基本好了。  每次验血报告一出,我都会先看那些有箭头的指标项,看是高
痱子是怎么来的呢?汗腺孔或者导管被汗液堵塞,汗液滞留于皮内,汗液在皮肤停留的时间长了,刺激汗孔,使汗孔发炎,堵住汗腺,就会长痱子。宝宝汗腺发育不完善,再加上活动量大,容易出汗,所以更容易长痱子。  在多数情况下,痱子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在处理时,还存在许多误区,值得年轻家长注意。  洗澡水不要过凉过热  虽然痱子是由于天气炎热、出汗太多而引起的,但如果直接洗冷水澡,皮肤会因为凉水刺激,使毛细血管骤然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将来更容易成功。  跆拳道作为兴趣班,在我身边也是日益风靡。没想到被邻居拽着去上、无意之间发现的跆拳道课,竟然收获了比早教班更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惊喜,尤其适合那些规矩不完善、意志不坚定、被惯坏了的孩子。建立规矩意识  第一次上跆拳道课我们就小小地吃了一惊。  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迟到了10分钟,跆拳道的助教老师委婉地对她说:“抱歉,您不可以进了,课程可以下次再补。但是必须让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后问题多多,归纳起来就落实到两个方面:心态和技能。  心态是指同家长的分离焦虑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技能则包括吃饭、穿衣、解决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  心态和技能存在逻辑关系:技能好,会带来成就感,促进心态好;反之则会带来挫败感,导致心态差。  心态篇 如何让妈妈的爱延续到幼儿园  对处于陌生环境里的宝宝,熟悉的玩具、布偶用品,具有绝对的心理寄托与安慰的意义。可是大部分幼儿园老师不喜
宝宝的脸粉嫩嫩、肉嘟嘟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捏一捏。但这种表示亲昵的动作,却会给宝宝带来不少的健康隐患。读完下面的内容,以后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别人捏宝宝的脸了。  隐患之1 损伤腺体,口水长流  成年人很少流口水,因为我们会下意识地将分泌出来的唾液吞进肚里,口水不会流出嘴角外;但是宝宝口腔容量小、深度浅、舌短而宽,闭唇和吞咽动作尚不协调,不会调节过多唾液,所以口水经常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外界的刺激会加